【留白】留白处,自有生活的小确幸和小欢喜-退隐“江湖”100天。

留白,是绘画和写作中一种常见的手法,能够让整幅作品更加具有张力,留给人们遐想的空间。

留白,有无之处,虚实之间,尽显无穷意蕴。

留白,就是允许人生留有遗憾。

花未全开月未圆,就是人生最好的境界。

“满则溢,盈则亏”,物极必反,这是万物发展的自然规律。

人生处处需留白,简单是复杂的留白,停顿是重复的留白,空闲是忙碌的留白。

水墨“留白”,可得磅礴之气。人生“留白”,可以充实生命。生活“留白”,可以淡定从容。爱情“留白”,可以让爱走得更长远。

留白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就是做人做事,话不能说满,事不能做绝,要学会给他人和自己留有一定的余地。

聪明而且有大智慧的人,都懂得留一个空白,给他人,给自己。比如父母和子女分开住,比如周末夫妻,比如给朋友的某些建议点到为止……这些看上去似乎有点疏远,实则这是一种恰到好处的给彼此放空的机会。

我们的世界太过拥挤喧嚣,人潮涌动,车辆川流不息,让我们没有办法喘息。事业和生活总是需要我们去衡量,却又始终难以寻觅一个平衡点,让我们能够好好休息。若继续以这样的方式生活下去,恐怕过不了多久,我们就会不堪重负,被彻底压垮。所以,在我们的人生中也需要把握这种智慧,要懂得留白,给自己留一点余地。

爱情,也需要留白。

给自己的感情留白,才能守得住细水长流。

人们总是用尽天下一切缠绵的词语来形容爱情,好似爱情真的就是每天黏在一起。

但是,能够天长地久的爱情,依然是有一点留白的爱情。

若是两个人的感情是稳固的,又怎么会在乎要每时每刻都在一起呢?

有的时候,纵然不舍,我们也要学会给彼此一点空间,这样,才不至于在漫长的岁月里相看两生厌。

有人说:“你若爱一个人,隔着千山万水远远的欣赏总是最美的,如此这般,就够了。”

有一种浅浅的爱,不是爱到荼靡,亲密无间,而是彼此留有空间。

没有空间,没有自由的爱情就像一盘沙,抓的越紧,反而漏掉的越多。

最好的爱情便是:心有灵犀,亲密有间。两个人保持不远不近的距离,相互牵挂,彼此关怀。但不过分干涉对方,允许对方有自己独立的空间。不打扰,不侵犯,保持尊重和理解。

有时候,我们都会害怕孤独,渴望用爱来填补。结果,爱抓得越紧,越容易受伤,反而会陷入到更深的孤独。

在爱情里,我们相互依恋,也需要相互独立,给予彼此留白的空间。


学会在人际交往中留白,保持一份令人温暖的距离感。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在其书《人生的智慧》中提到了一则寓言故事。

森林中的刺猬在天冷时彼此靠拢取暖,但又要保持一定距离,以免互相刺伤,以此形成了独特的心理距离效应理论。

所以叔本华说人就像寒冬里的刺猬,互相靠得太近,会觉得刺痛:彼此离得太远,却又会感觉寒冷。

良好的人际交往需要保持相当距离,在保障正常的情感交流的同时,彼此不至互相侵入对方的私密空间,既能感受到对方的体温又不挨扎。

距离产生美,生活中把这种距离称之为朦胧美、和谐美。

你得学会在人际交往中适当的留白。

不管关系多好的朋友,我们都要给彼此一点距离和空间,才能坦坦荡荡地交往下去。

孔子曾说:“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如醴”。所有长久的友谊,都有一点留白和距离。你顺利时为你开心,你难过的时候给你安慰,你低落的时候给你鼓励。


给生命留白,有所为有所不为。

俗世复杂,尘世喧嚣,选择留白,是舍弃一些无用的欲望,断绝一些无谓的杂念,让生活变简单,让心境更纯然。

物质越丰富,内心却越孤独,现代人的生活大都如此。

当身边到处泛滥着非必需品的时候,也就是我们的心灵被堵塞的时候。

在欲望中不断索取,得到后又患得患失,最终在生命循环往复的内耗中,消磨了对生活本真的纯粹欢喜。

给生命留白,有所为有所不为,生命才会有缓冲的余地。因为留白,我们才能从容地进退,才能有更多的回味和留恋。

林语堂说:“看到秋天的云彩,原来生命别太拥挤,得空点。”

留白,摒弃生活的繁琐冗杂,简单一点。凡事留有余地,不刻意追求完美,允许遗憾的存在。

留白,是还人生一份最初的简单。舍弃掉一些无用的东西,给自己一点从容,才能自在地活着。

人生的留白,是懂得放下繁华,为心灵寻一处宁静之地。以清净心观世界,以欢喜心过生活。

活在这繁华的世间,我们不是只为了追名逐利,还可以静下来,感受生命的温暖和美好。

让自己慢下来,聆听花开花落的声音,欣赏云卷云舒的姿态。以风的执念求索,以莲的姿态恬淡,盈一抹微笑,将岁月打磨成人生枝头最美的风景。

好的人生就要学会给生命一点留白,浪费一点时间,做一些“没有必要的事”,闲一点,心态也会好一点。


留白的时间里,藏着人生新的可能。

有人曾言:“不要只想着填满,而要懂得留白,空荡的地方,才能听见灵魂的声音。”

留白,是给自己喘气的机会,反思的空间,让你可以重整自我,更新自我,开发自我。

伊曼纽尔·康德,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德国古典美学的奠定者。

一生创作哲学巨著数不胜数,但无论每天学术创作,讲课多忙,每天下午四点,他都强制留下一个小时要去哥尼斯堡城郊散步,他沿着同样的一条路走了一辈子,走出了一条“哲学家小道”。

在康德极为简单刻板的生活中,他建立了自己的保持健康的理念,学会有节奏有规律的生活,在工作期间保持空窗期。

也正是因为康德的生活方式是简单的,所以他的有充分的精力去思考创作,直至他去世为止,创造出令人叹为惊止的哲学花园。

村上春树每天即使再忙,他都要空出1、2个小时给自己。

拒绝所有无效社交,没有任何刻意安排,或是跑步,或是心无杂念读书,或是放空心神听音乐,全凭心之所向。

看似孤独,然而正是在这段空白时间里,他高效率地写出了无数名作。

你可能感兴趣的:(【留白】留白处,自有生活的小确幸和小欢喜-退隐“江湖”10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