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14 Guan读-人格心理学

#乱说心理,通通没道理# by 小冠

人本主义-3

1. 人本主义很难得也有一些实证的研究。比如:自我表露对生理、心理健康有益——这是心理治疗可以发生作用的理论基础之一。

当人们把模糊/复杂/强烈的情绪言语化的时候,这本身就是在接纳和梳理情绪,倾诉和树洞之所以有用,就在于此。

2. 当他人把个人信息表露给我们的时候,我们会对其产生信任感,通常也用自我表露作为回应,这样形成了「表露的相互性」。当人们在关系当中体会到对方是开放的,自己也可能更开放;而当自己更开放的时候,也会让对方有信任感。

这也是为何两个人初识的人聊天,由无关紧要的话题逐渐进入到个人话题时,两人关系也在走向深入。反之亦然,如果无法进入个人话题的表露,多半停留在acquaintance阶段。

自我表露也不仅限于人际之间,能够写出/说出自己的情绪,也会促进身体健康、情绪改善。

咨询室里有更安全、更深刻的自我表露环境。同时,咨询师「有意识的」自我表露,也会起到建立关系和提供示范的作用。

3. 「孤独」与「独处」,既有关联也有本质区别。

孤独者常常带着消极预期进入社交环境,自我评价低也常预期他人对其评价;他们在谈话中,对他人的兴趣显得冷漠,自我表露通常也更少。有时他们想进入关系,但不知道如何进入关系,或是因害怕负面评价而害怕进入关系。

「适度独处」却是人们的心理需要。有时独处被视为「自我恢复」,把自己从社交情境当中暂时剥离,重建自我的感觉;或被视为一种「情绪的更新」。

个体对独处也有偏好差别,有些人更偏向于独处,并不是简单地逃避社交焦虑。习俗观念认为独处不愉快、不令人满意,但事实上,不少人希望自己独处的时间再多些——想想那些开车回到家门口却迟迟不愿从车里出来的中年人呢。

温尼科特讲,独处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恰恰是从相信始终有人陪伴当中发展而来。从小就「感受到」孤独、没有重要他人陪伴的个体,反而很难因为「习惯了」而发展出感到安全的独处的能力;他们可能渴望/或害怕更多陪伴,但再多陪伴,好像也没法驱散孤独。

4. 跑步,也是独处。有人说跑步孤独,但更多「选择」了跑步的人,选择的是大概在独处中接近自己,又在路上收获陪伴。

5. 80/90后一代的许多冲突焦虑,我想部分地来自于他们从小受集体主义影响,但成长期又伴随个人主义价值观兴起。幼年时,被教导需要寻求他人认同,所以「遵从/依赖/被评价」,是他们熟悉的方式,要么因此获得赞赏,要么未能习得这些品质而受挫。

长大后又发现其实无从依赖,不再有可靠的集体、组织、确定的生活,社会又要求他们去自我实现。于是那些从小被灌输集体主义的人,成年后又被抛入到要求自我实现的个人主义洪流当中。

你可能感兴趣的:(Day14 Guan读-人格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