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工业的产品周期

我们像工业一样去看待和思考我们所处的养殖行业的时候,有一个问题需要我们首先思考和解决。

养猪行业的产品是什么?养猪产品细分产品及细分市场下产品各自具备什么特征?养猪产品遵循什么周期?产品周期带来怎样的市场价格波动?通过什么手段可以改变这个周期?

以上,我们要通过不停地思考和回答这些问题调整经营方向,自己围绕经营结果而设立的育种,生产管理。

养猪行业最主要的终端产品,猪肉。严格意义来讲,应该是屠宰后的白条猪。从市场盈利的角度来讲,白条猪会看中两个指标,屠宰重和屠宰率。屠宰重在国内不同区域市场上有明显的不同,那么适应全国市场的指标只剩下一个,屠宰率。战略的意义上讲,屠宰率上的研发投资的边际效益应该是最高。越集中,越看中指标,尤其是有经济效应的关键指标。从成本管控的角度来讲,关键指标应该是饲料转化率和达100公斤体重日龄,这两个指标相比,饲料转化率又可以直接度量到位成本,是更为直接的指标。

从终端产品回溯,在单价恒定不变的情况下,我们期待着向市场售卖的是“多仔多肉低成本”,所以构建公司繁育体系时必须有不同的功能到位分别承担以上三种特性。而以上特性均可以成为细分市场上的优质产品,而产品的类型又可以继续演进。在种质资源的细分市场下,高产的母系母本种猪,F1代LY杂交母猪;饲料转化率高和屠宰率高的终端父本公猪或精液,是在种猪这个细分市场上释放持久生命力的产品。可以问问自己,我们的战略在这些产品的研发上进行了多少有效的投资。相形下,投资的形式就显得不重要。种猪改良的效率问题,是育种工作人员的核心价值,而不是个经营问题。

中国因为区域广袤,区域间市场有很大的差异,区域间市场自然形成细分市场。这个细分市场,有人口越集中的区域,对瘦肉率这个指标有越高追求的趋势。或许,这个趋势其实并不是终端销售需求,而是养猪工业化进程中,管理效率追求形成。所以,养猪企业的真正客户,不是消费者,而是消费场景。依照消费场景的不同,做细分市场产品,也是一个战略问题。

生产猪产品,不了回避的就是猪的两个重要的产品周期。一个是一年一个世代:出生—150日龄选后备—240日龄配种—360日龄分娩;也就是说,种猪的更新最快也需要一个整年。5个月一个销售周期:114天妊娠+21天哺乳+7天哺乳=142天;也就是说,如果行业内所有企业为了抢占市场先机,在同一时间培育后备入群扩大生产,每隔5个月就会有一次产能的集中释放,从而带来猪肉价格的下降震荡。而把握好这个周期震荡,确定好扩大生产的时机,在时间上可以争取到一些盈利的机会。有一种方法可以改变这个周期,可以是囤积,而猪肉品的囤积方式有两个:一个是冷冻鲜肉,等2-3月市场价格回弹;一个是猪肉制品,延长产业链获得产品附加值。

任何产品都有产品周期,研究产品的固有周期是必须的,也是帮助我们在战略布局上更胜一筹的机会。很多时候,上天的公平真就是时间的公平,人和人,企业和企业走着走着就不同,不过是因为战略上选择的勤奋和懒惰罢了。

总之,真要避免战术上的勤奋,战略上的懒惰。

你可能感兴趣的:(养猪工业的产品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