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机|帝都漂泊的简单生活

01坐公交,只为多看看街景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每天的上班路线是这样的。从住处到公司所在的大楼,先需坐一段公交或者地铁,车程不到15分钟。然后步行一段路,时间看天气也看路上的心情。

刚开始上班的时候,只知道地铁的路线。于是乎,每天都坐地铁。这样,来回不操心,3分钟一站,即使坐过了或者方向错了,也不用担心。

后来有熟悉地形的同事给我出了两个点子。来回本可以步行,时间只需要40分钟;或者骑自行车,30分钟也能到公司。这样,时间和现在相差不大,而且坚持久了能达到健身的效果。

我听完想了几秒,不免咋舌:

如果改为步行的方案。一方面,我每天需要早起约10分钟,并且使用脚力行走40分钟。这对贪睡的的我来说无疑是个挑战,我估计自己坚持不了多久。另一方面,我一直体态匀称,BMI指数适中。所谓的健身效果,对我没有任何诱惑力。

如果改为自行车出行的方案,我又懒于为选购车辆和停车防盗等后续的繁杂事务操心,自然也没有什么可行性。

于是,仍旧执行原方案:地铁/公交+步行。渐渐地,好多充满阳光和花香的日子在上午9点后拥挤的或晚间22点后空旷的地铁中流逝了。

偶尔因着和同一段路的同事一起下班,坐了几次公交。在体会到公交车旅程中开阔明亮的视野和原始的机械的嘈杂后,我便不愿天天地铁来回折腾了。

坐公交,一路上总有些景致。

那些或随机而来的巴士,间或些的士,来回奔跑在高楼夹道的马路上,像极了小时候巷子里奔跑着的少年,散发着青春的活力,让人精神振奋并且充满期待。

遇到有同行的,还能神侃一会儿,多了一些趣味;或者,在起点与终点之间,碰上几个有意思的断章,可以任由思绪游走。比如车上母子俩的一段小对话,或者路边停着的一辆后窗一个大窟窿的公交...

坐公交,只为看街景,还原真实灵动的生活感觉。你是否有同感呢?

02 线上线下,两个世界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刚来北京的时候,在一家位于中关村附近的互联网公司上班。

工作日上午10点到晚上20点,是我正常的上班时间。

上班时间里,一些紧张而有序。

RTX(内部沟通工具)始终保持在线状态,随时准备接入各项相关的讨论组;Foxmail(邮件客户端)处于打开状态,以便随时收取往来邮件;耳机一般是不戴的或者仅插上一边,随时准备接受其他组同事的来询。

而手机,则处于WIFI状态,准备接收各种推送来的信息。这些,与它基本的通话功能几乎没有任何关系,除了偶尔朋友的来电和短信(那时推销电话和垃圾短信尚未如此猖獗)。

虽然整天在线,但仅限于工作内容相关。印象中,我几乎从不用百度去查天气或者日期。我只用手机来查日历看星期,因为日历软件翻页时有小时候翻阅日历的感觉;也只用手机来查天气,只因为那天气软件可显示穿衣指数和紫外线指数,在有雷阵雨的天气会用动画显示,而且让人看起来有现场感。对于这两点,当时线上的体验确实满足不了我的这些小需求。

说起手机,不免联想起手表。在手机已经高度普及的今天,同龄人中很少有人使用手表。而我,就是这少数人之一。

我以为,手表看时间一目了然,既不用担心没电,也没有过载的信息量。此外,滴答滴答的走时声音,是幼年时的我对时间最早的记忆。手表于身处异乡的我,有一种莫名的亲切与温暖。

线上,我们作为服务器,不间断地处理繁杂的信息;线下,我希望自己做一个简单的网络结点,简单随心出发。

03简单的空白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最后,留一片空白,让眼睛和大脑都歇一歇。放空自己,重新出发。

2013写于北京海淀,发布时有改动。

你可能感兴趣的:(时光机|帝都漂泊的简单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