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的《虞美人》:人生最悲愁处,或止于此了。

   

图片发自App

   

    若问南唐后主李煜一生最具影响力的作品是什么?可能很多人一下就会想起他的那首《虞美人》。不错,这阙词亦是他的绝命词。据说是在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也就是公元978年,正当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这天,李煜因为思念家乡,思念亲友,而写下了这阙《虞美人》,遂命歌伎弹唱。琴音凄厉悠扬,歌曲呜咽如泣。一时传出墙外,被巡逻的士兵听到了。很快,就有人报告给了赵光义。太宗听闻大怒,加上他素来对李煜的怨恨,便命人赐以“牵机药”鸩杀。

    李煜虽死,但他那千古不朽的词却因此成为了经典,而他也被冠以“千古第一词帝”的称号。那么我们接下来,就一起来看看李煜的这阙千古传诵的《虞美人》吧。词云: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

    春花秋月什么时候能了呢?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春去秋又来,花谢花又开。那么李煜又为何要这么问呢?因为啊,当一个人的愁绪堆积到一定程度,那美好的春花秋月于他都没有倾恋了。哀莫大于心死。可对于世间最至情至性的人来说,却偏偏做不到心死。而既然他做不到心如死灰,那么就只能和黛玉一样洒泪成诗了。

图片发自App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昨夜,又吹起了东风。东风一来,万物娉婷,百草丰茂。而李煜的心又被故国牵萦住了。他在想什么呢?或许是“船上管弦江面绿,满城飞絮滚轻尘。”抑或者是“还记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可是,不管是那种情景,在此刻,都被天上那轮寒冷的明月代替了。

    他不忍去看月亮,仿佛从月中看见了江南的景象,看见了自己的故国。月色最能伤人,就连豪放不羁的李白也“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而在他之后,又有那豁达超然的东坡居士,对月写下“明月几时有”,不禁声泪俱下,感慨人生离合。所以,我们很快就会知道,不思而思,是一种多大的悲痛?!然而,既然已经不由自主地想起,又怎能罢休。他对月思国,不由感慨: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他说,曾经的那一切或许都还是老样子,只是朱颜华发已经变为白发苍苍了。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这里的“朱颜”承上句而来。一是指往日宫中的那些红粉佳人,二则指词人自己。他整日饮酒沉醉,郁郁寡欢,焉会不老?既思及此,下面两句便是如此地自然了。

图片发自App

    问君能有几多愁?李煜说:“恰似一江春水向东。”多么地深情,多么地生动。让我们不禁想起李义山的“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还有“相恨不知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虽然都是描写相思,但李煜的思念较前人更甚。他并非单纯的“花间词派”,而是已经发展成了一种兼带白描色彩的自白诗。他继承了韦庄等人的传统,又受到了其父李璟同冯延巳等人的影响,因此才创作出了这种以境界为主题的亡国词。而王国维的评词之论,也是和李煜的作词之法同出一脉,都是从境界上出发的。

    所以,“问君能有几多愁”问的到底是什么?我以为应是对生命的叩问,对人的灵魂与自然万物联系的探求。他在探求灵魂最深处的哀愁,又为这哀愁撒下了一层血色的花瓣……

你可能感兴趣的:(李煜的《虞美人》:人生最悲愁处,或止于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