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实战课心得(三)

图片发自App

                                    (一)

莫愁前路无知己

“面质”,第九次实战课学到的新方法。随着咨访关系的建立,咨询师和来访者的关系趋于稳定,面质的技术可以开始运用。面质可以揭开来访者的面纱,看到被掩盖的那部分自我。但面质技术是我不敢去轻易尝试的方法,一不小心会损坏慢慢建立起来的的咨访关系。

在第八次实战课的实践作业部分,我的无力感又慢慢袭来。来访者现实层面的冲突往往会让我觉得无能为力,总感觉心理层面的支持不足够强大,会让来访者无可奈何。但老师的解读让我豁然开朗,现实层面的冲突的根源往往来源于心理,如果心理层面的问题慢慢清晰,得到妥善的处理,来访者的现实层面的问题便会不攻自破。

实战课接近尾声,我的实践部分有不少遗憾。我想我仍旧需要不断地充实自己的理论,修通自己的情绪,然后精准地面对来访者的问题。让自己趋于宽容、稳定、平和,咨询师这样的人格会带给来访者莫大的支持。

第九次实战课,也开始预告分离。

习惯了每周三的早出晚归,累却充实;习惯了和这样一群小伙伴一起探讨,共同进步;习惯了听老师的悉心讲授,细细引导。 所以不愿意去想这样的分离,还做不到欣然接受,或许等到不得不分开便会被迫接受。

我想我是一个害怕分离的人。读书时,每次和母亲分开都伴随着眼泪,知道要分开,也接受这样的分离,但每每情不自禁。近到几十公里的距离,远至几百公里,几乎次次如此。 后来经历了和父亲的死别,七年的时间不能释怀,所以更是对这样的分离噤若寒蝉。

看着大家谈到分离,有不舍,有遗憾,更多的是期待。分开也许是另一个开始,就像心理咨询,一次咨询目标的达成预示着一个阶段的结束,更代表着另一个阶段的开始。我想我该像同期的小伙伴那样去想:这次分开未尝不是另一段开始,我们将踏上一段新的旅途,但是我们不孤单,我们背后有了这么多双手的支撑,足以勇往直前。

诗人高适在《别董大》中写到“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多么响亮又有力的鼓励,我想我也要把这两句诗送给同期学习的小伙伴,给我和大家信心与力量,激励我们抖擞精神去走的更远。

                                  (二)

柳暗花明又一村

第十次实战课,给三个多月的学习画上了句号。完美与否,交给时间去证明。

“重构” 是第十次实战课的主题,在最后一次实战课安排这样一节内容,也可以看出老师的良苦用心。

重构自己的认知层面其实也是我自己目前要做的事情,而且也是必须要去做的事情。持续的学习首先要修通的是自己,其次再去帮助别人。也只有让自己的人格变得稳定、完善,才有可能去感染别人。

细细想想自己接触心理学的初衷,有一直以来藏在心里的喜欢,也有和孩子、家人相处中的困境需要去破除,还有各种琐事带来的急躁、焦虑的情绪需要去疏通,更有帮助需要的人的一腔热忱,一路走到现在只想去风雨兼程。

依稀记得第一次上课时的情景,大家都带着满满的期待和渴望走进教室,陌生又新奇;转眼已经是第十节课,同期的小伙伴已经变得稳定又自信,彼此之间也充满了信任,无话不谈。回顾时也发现自己已经学习了这么多的实战技巧了,我想我有足够的信心在实际咨询中加以运用。

服饰从短袖、裙子变成了厚厚的羽绒服,天气从燥热的夏季到了寒冷的冬季,心情从忐忑、焦躁变得稳定、平和,我知道这样的变化来之不易,也有可能倒退、反复,但这一路走来慢慢变得强大到可以支撑这样的螺旋上升。

“柳暗花明”,老师给了“重构”这样的形容词,我也觉得很是贴切。其实分别亦是,这样的分别何尝不是柳暗花明,就像那句“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相信经历过寒冬,我们都会迎来生机勃勃的春天。

体会分别之余,心里变得有些空洞,十周的学习给了星期三另一重意义,不知道下个星期三我会有怎样的感受:失落,轻松还是茫然。十周的持续往返让陌生的环境变得熟悉,陌生的人变得亲切,也让自己变得“强壮”无比,失去了这样的支撑我是不是可以独立成长呢?

接下来要好好的把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一次复盘了, 让自己小心翼翼封存起来的知识和技能慢慢的内化,真正的为我所有。

你可能感兴趣的:(心理咨询师实战课心得(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