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心理学》读书笔记

在学习的过程中,有第一个直观的感受:心理学是一门分支庞大的学科。有意思的是,心理学中的术语体系常常潜伏了一系列“生活中是这个意思,但在学术体系里是另一个意思”的名词轰炸。例如“气质”,在生活中,常常表示人体现出来的精神风韵。而在心理学中,“气质”表示心理活动表现在强度、速度、稳定性和灵活性等方面动力性质的心理特征。

1 心理学不是什么


如果说起心理学家,估计大家和我一样第一反应都是:“弗洛伊德”,这位奥地利的大胡子擅长用“泛性论”解释一切。多少人和我一样,以为他肯定是心理学界地位等同于牛顿在物理学界的大神了吧?结果,并非如此。弗洛伊德现在在文学界的地位要远高于心理学界了,例如宇文所安的《追忆》便用其理论来解释中国清代文人沈复的文学创作背后的渊源。而在作者斯坦诺维奇看来:


如果弗洛伊德本人是一名科学家,那么他所宣扬的是一门很奇怪的科学......精神分析包括理论和假设,但是缺少实证观测的方法。弗洛伊德的工作中最大的问题是理论和研究数据的联系。对于一个科学理论来说,理论和研究数据必须满足一些标准,而弗洛伊德的数据不满足这些标准。简而言之,弗洛伊德根据他得到的数据(个案研究和内省)建立了一套精细的理论,而这些数据并不足以支撑此理论;他专注于构建复杂的理论架构,但没有像许多现代心理学家那样,保证这些理论建在可靠、可重复的因果关系之上。

斯坦诺维奇关于弗洛伊德的看法,似乎给心理学和伪心理学、过去式的心理学指出了一个关键:科学的研究方法。


如果说,现代心理学不是什么?我们当然可以举出很多的例子:星座、血型、九型人格、灵异事件、超感官的内容。这个是和不是背后的分拣器就是科学的研究方法。


2 现代心理学已经是一门科学,那意味着什么


在我学习心理咨询师课程的过程中,我除了清楚的了解到,自己不适合做心理咨询师,还收获了对“基础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的浓厚兴趣。在脑海里有一个立体的十字架构,其核心是基础心理学,在这里研究基础的心理活动(知情意),十字架构的纵横两块分别是社会心理学(个体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发展心理学(个体在时间的维度上心理发展)。我以为这就是全部了。。。


看来这本书才知道,心理学的分支之多,令人咋舌。美国心理学会(APA)有56个分支机构,每一个分支都代表了一个特定的研究或应用领域。有一个心理学分支是:和平心理学(Peace Psychology),还有独立从业的心理学者(Psycholigists in Independent Practice)这样的分支。更不用提每个学科内部还有各种理论学派。所以我的第一个疑

惑,“有没有一套宏大而且准确的理论体系,就像牛顿的三大力学定律一样,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能解释人类行为和意识的一切” 注定是个美好的愿望而不是科学的。因为从这本书看来,科学就是不断试错,不断改正的知错能改好青年。


如果说现代心理学如此松散,每个理论仅能解释行为的有限方面,那么究竟是什么能把他们聚拢在一个房间?----科学,从研究的方法而非研究的内容上进行统一。这里引出了心理学的首要特征,它是有关行为的,以数据为基础的科学研究。


这意味着,从单一个案的事后解释,而非基于一定数据基础对行为进行预测的心理学研究不在是现代心理学了。


所以,再见了,弗洛伊德。


3 什么是科学


虽然读了很多年的书,以为自己至少不是不“科学”的。但其实,还真的说不清楚区分科学的特征是什么。科学就是理论是来自实验室的吗?科学就是有“科学家”头衔的人嘴里说出来的话就是吗?


好吧,让斯坦诺维奇来告诉我吧。三个特征:


应用系统的实证主义。这里,“应用”是个动词。系统意味着结构化的,实证主义意味着“基于观察的实践”。书里有一个非常有趣的例子,类似于我们常常突然发现的“世界真理”。有位叫弗朗西斯科的学者试图反驳伽利略的一些关于木星的卫星的理论。他的理论大意如下:人的脑袋有七窍,一周有七天,有七种金属。看来,“7”真是一个伟大而神秘的数字。所以,天上肯定只存在七个“天体”(五颗行星、太阳、月亮)。这类理论的特点就是,不是基于观察的实践,而是基于我们“聪明”脑袋里的灵光一现呀。


产生公共的知识。公共在这里,既包含了公认--共同认可,也包含了可检验--实验的可重复并获得相同的结果。公共可检验的知识指的是,可以将研究发现递交给科学团体,进行重复检验、批评或拓展。这里的最低标准是经过同行评审后在科学期刊上发表成果。看到这里,以后任何新的发现,都不应只听媒体上的报道,至少应该上科学期刊上询证。如果科学期刊上都没有相关成果,妥妥的伪科学了。

实证可解的问题。首先,得是问题,问题的属性之一是有可能找到答案的。而玄迷,是连答案是什么样子都无法想象的。不过很多问题也是逐步由玄迷转化而来的。对于科学家来说“可解的问题”意味着“可验证”。在这里,不得不提及一个科学进步的方式:“理论-->预测-->检验-->修正”。如此反复,才有今日的科学发展。


4 心理学:“传递坏消息的信使”


我们常常有很多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世俗智慧,例如“福兮祸所倚,祸兮福所倚”,“欲速则不达”。而有趣的是,关于同一件事情,我们常常可以在行为结果预测上的正反两面都能找到类似的真理。这些”的世俗智慧如弗洛伊德一样----“事后诸葛亮”。还有一位邓肯沃兹写了一本《一切都显而易见:一旦你知道了答案》。


有意思的是,心理学研究表明,在接受实证检验后,许多行为的普遍文化信念都被证明是错误。被证明是错误的:“人的大脑只有10%被利用了”,“人分为左脑型人、右脑型人。左脑型人罗辑思维更强”。想一想吧,多少教育机构打着上述旗号,宣称可以通过他们的培训开发全脑、开发左脑。


现代心理学通过对常识进行检验,不断的推翻昨日的“常识”,反而充当了“传递坏消息的信使”(想象一下,早教机构看到上面的话会怎么想)。我反而觉得这正是现代心理学有趣的地方。


5 对我来说,这章意味着什么


这一章,对于我来说,是鸿蒙初开的一章。关于心理学与世俗智慧的界限逐渐清晰。也建立了对一项信息是否属于科学建立了确切的判别标准。


关键词:“实证主义”、“公共知识”、“实证可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这才是心理学》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