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奇峰:如果父母什么都替孩子作主,无异于是在杀死孩子的生命

文/霓裳

这一代的父母比任何一代都难。

因为这一代的孩子太难教育了,他们的需要似乎很多,他们的想法又太难以捉摸。

父母自己本身的压力就已经很大,还要花大量的精力来面对外星人般存在的孩子,这常常令他们心力交瘁。

孩子又处于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而我们过去的很多成长和教育经验却在失效。因此,许多父母焦虑也是难免的。

对于许多家长而言,他们所能做的事,就是尽量让孩子努力学习。而他们自己尽量多赚钱,这样就可以送孩子参加各种学习和培训,以此来缓解自己的焦虑。

但焦虑就能因此而缓解吗?

并没有。相反地,还可能因此又滋生了许多问题。

其中最大的问题是,孩子的童年被剥夺了,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孩子因为缺乏正常的生活,因为感受被长期隔离,而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

这些问题,又反过来阻碍着孩子的学习,加深了家长的焦虑。

当孩子体会到学习带来的是痛苦而不是快乐,他们就会厌恶学习。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他们的生活又被剥夺得只剩下了学习,那么,这个世界对他们而言,就是绝望的。

这是十分可怕的。

这也从一个方面解释了为什么自杀的孩子越来越常见。

当我们抱怨今天的孩子心理脆弱的同时,我们似乎忘了这一点:孩子与我们是生活在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里。

用我们成人世界的习惯和思维来要求孩子,并让孩子被迫去长期适应这样一个并不属于他们的世界,他们的心灵是很难得到营养的。

因为没有营养,所以生命力也容易枯竭,变得脆弱。

孩子是活在感觉中的。

他们是通过自己敏锐的感觉来与世界进行连接和互动的。忽略和剥夺孩子的感觉,就是在摧毁他们的生命力。

人之所以会有存在感,是因为他们能够拥有自己对生命的体验与感受。

当一个人内在的感受总是被一股强势的外在声音所掩盖,所吞噬,就失去了自己的存在感。生命也就变得索然无味。

活在成人世界中的孩子,就很容易处于这样的境地。

虽然孩子有他们自己的生活重心与生命节奏,比如他们爱玩、好动,对一切充满了好奇;他们很容易接受新事物;他们既自我中心又充满想象与创造力;他们有着各个阶段的成长敏感期;他们对大自然和科技都拥有着天然的热爱。

但在当今的社会,许多父母却对这一切视而不见,甚至根本没有意识到。

我们只看到成人世界里的压力与激烈竞争,只看到自己的焦虑,然后把压力与焦虑投射到孩子的身上。

于是,我们不允许孩子玩,因为玩是在浪费时间;我们给孩子各种各样的安排,因为我们认为只有这样才是对孩子负责,才能保证孩子在将来不被淘汰。

如果孩子总是这样被父母安排着,遵从父母的意愿与节奏,他们的自我就找不到了。

到了青春期,他们的自我意识觉醒后,就会报复性地反抗父母,产生各种各样的行为问题。

压抑越严重,他们的叛逆越强烈。

这些行为,其实是孩子在寻找自我的体现。他们在以这样一种特殊的方式来证明自己的存在,来宣告和维护自己的独立与主权。

毕竟,每个人都希望是自己生活的主人,是自己人生的主宰。

可以说,那些青春期叛逆越严重的孩子,他们从小感受被压抑和忽略的程度越厉害。

为何我们的爱会变成伤害?

当我们在爱孩子这件事上,总是用力过猛时,爱就变成了一种强加,孩子感觉到的就是伤害。

心理学家贺岭峰说:

翻开家庭教育史,古今中外,从来没有哪一代父母在家庭教育上花费如此多的时间精力和情感。但是,如果再过几十年或上百年,再写中国家庭教育史的时候,回顾二十世纪末二十一世纪初中国曾经出现这样的批父母,他们用这样的方式对待孩子,我相信那个评价保证是负面的,就是觉得这一代家长是非常不合格的。

爱与伤害之所以同时存在,是因为我们忘记了:我们与孩子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人,是活在两个时代和两个世界里的人。

当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旧的经验反而是适应新环境的阻碍。如果我们还在以自己以往的经验来对待孩子,把我们的感受嫁接到孩子的身上,这种情况下,很可能我们越是用力,反而越是一种反作用。

从前,我们的人生几十年都没有多大的变化。只要孩子努力学习,考上大学,长大后就可以拥有一份能够养活他们终身的稳定工作。

但现在,孩子上了大学也不一定有一份好工作,有一份好工作也不一定就能养活终身,因为这份工作随时都有可能失去。

学习成绩也不再是唯一重要的东西,比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健全的人格、适应变化的能力。

过去,物质十分匮乏,我们总是吃不饱饭。我们给孩子最好的爱就是让他多吃东西,吃好东西。

但现在,我们孩子更多的是营养过剩,可能给孩子吃得太多,反而对身体是一种负担,甚至是伤害。

去年,有一则这样的新闻,一位妈妈在给她的宝宝喂食时,总觉得宝宝没有吃饱。

她给孩子喂食了大量的玉米,最后,竟然把孩子的胃给撑破了!

医生在给孩子做手术时,孩子的胃里还有许多没有消化的玉米。

我们的许多人对亲人的伤害常常是因为爱,许多父母因为把自己的感受强加到孩子身上。他们越想爱孩子,这种强加越明显。

对于孩子而言,最无奈的处境可能是,“有一种冷叫做妈妈觉得我冷”和父母无处不在 “为你好”逻辑。

因为在这种逻辑里,如果孩子反抗,就会被贴上“不懂事”、“不可理喻”、“不知感恩”、“不识好歹”等标签。

如果孩子不反抗,就会产生内心冲突。这种冲突对生命力是一种消耗,孩子也因此而感觉痛苦,许多心理与行为问题也往往产生于此。

因为真实的他们并没有被看见,所以感受不到自己的存在价值与意义。那些“问题行为”,其实就是在向父母提醒自己的存在感。

把感受还给孩子,他们才能走好自己的人生。

一、孩子的精神生命,是从感受开始的。

婴儿一出生,就有了非常丰富的感受力,他们便开始用自己的全身心来感受这个世界。

他们通过各种感觉器官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从而形成自己的智慧。

在这样的过程中,他们的精神胚胎得以滋养,渐渐形成了自我的概念,他们的认知也在不断的感受中日渐丰富,人格塑造也这个过程中悄然完成。

二、感受是一切智慧的来源,更是一个人成就自己的前提。

心理学上有个说法:“语言不及体验的万分之一。”

为什么我们读了那么多书,常常过不了多久就忘记了内容,但一次体验却能记住一辈子?

因为只有经过了自己的感受、思考和感悟的东西,才能真正内化成自己的智慧。

为什么我们喜欢与自己有共鸣的东西,对那些与我们经历相似和渴望的事物特别感兴趣?

因为这些都是我们曾经拥有过、体验过,或见过却求而不得的东西,它们有我们的生命印记。

三、把感受还给孩子,他们才能活出真实的自己。

武志红说:

如果你是一个不能够展开你自己感觉的人,你会真切的感觉到你好像活在头脑中,你和这个世界有一种隔离。这不算活出你自己。

这是一个感受的时代。

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尽量丰富孩子的感受与体验,帮助孩子与这个世界建立生动饱满的连接,在他成长的不同阶段,配合并帮助他完成自我塑造。

在孩子感受最丰富的精神胚胎期,最好的教育就是给他尽量多的体验空间,不干扰、不打断,不过度保护。

3岁前,妈妈为孩子所做的最重要一件事,是对孩子的及时回应与积极互动,这会让孩子感觉到自己的真实存在。如果妈妈总是忽略孩子的感受与需求,孩子就体会不到自己的存在感,内心就会产生巨大的空洞。

很多人长大后感觉到自己活得不真实、没有意义,感受不到内心的快乐,往往源于此。

3岁后,父母要懂得渐渐放手。给孩子尽量多的自由活动空间与体验,让孩子渐渐学会独立与分离。

父母不要总想代替孩子做事和做决定,而是给予孩子自己动手和亲身体验生活的机会,让孩子渐渐学会为自己做选择。

曾奇峰说:

如果父母什么都替孩子作主,那么就无异于是在杀死孩子的生命。

四、让孩子学会表达感受。

当两岁的孩子,开始说“不”的时候,就是在表达自己的感觉和意愿,也是在发出自己的内在动力。

如果妈妈的反应是“不什么不,小孩子懂什么,听话!”,那么这个孩子的真实感受就被忽略,他的内心力量被贬低,甚至被淹没。如果总是这样不让表达,那么这个孩子会无数次体验到自己的动力被杀死的感觉。

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很难感受到生命的激情。他们的生活模式因此变得僵化而疲惫,做什么都觉得很被动,没意思,也很难活出自己真正想要的人生。

如果妈妈的反馈是“你有自己的想法了,真为你高兴”,这个孩子就拥有了表达自己感受的欲望与能力。当他经常这样表达自己后,他的感受也因为被看见,而变得越来越清晰。

这样的孩子,会拥有更多为自己人生做选择的机会,他们强大的生命力也因此得以激发。

当他们长大后,就会一路遵循内心的声音,最终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关注@成长视觉,与你长期分享点滴感悟与智慧,一起共同成长。

你可能感兴趣的:(曾奇峰:如果父母什么都替孩子作主,无异于是在杀死孩子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