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耿耿于怀的一件事

其实嘛,说实话,舅舅对妈妈,舅舅家的表哥表姐对妈妈、对李晓姐妹三个,真的是挺好的。李晓第一次吃皮皮虾,是舅舅买的;李晓有一把同学都羡慕的可折叠成竖条的、带吊坠的、古风小圆扇,是表哥买的;李晓二年级时第一次去北京,是大表姐带她去的,在她们班上,李晓是第一个去北京的人……舅舅、二姨、还有舅舅家的哥哥姐姐们,在李晓贫困的童年里,给了她和他们家莫大的帮助,清贫的生活里,鲜有的物质上的满足和自豪,都是他们给的。所以,李晓知道,自己要一生铭记。

但是,有一件事,李晓觉得自己特别委屈,至今都有怨恨。李晓其实爱读书,读书是李晓擅长的事,学校里的老师和同学也都喜欢自己,从事自己擅长并喜欢的事,是每个人的心愿,乐此不疲。

李晓大三决定考研,要考她心心念念的北师。寒窗苦读了一年,李晓在数百上千的人中,笔试第三。李晓太傻太单纯,来自农村,没有过多的弯弯绕,不了解社会。当时,秦钟说面试要找找人的,但是成功保研去北师的学姐告诉李晓,北师的老师不看这个,所以不用,所以李晓就坚定地信任学姐啦。

后来的后来,李晓面试没过。当然,说实话,也得怪李晓自己实力不够。一年考研,压力肥+爆痘,李晓又不会打扮自己,也不知道面试要穿正装,整个就是一个村姑,问题答得也不好,人家不要也是正常。可是的可是,李晓的哥哥有个同学在北师工作,如果当时学姐告诉李晓有关系就要找,那么李晓应该是可以去北师的。后来,李晓了解到学姐有个亲戚在清华,所以学姐的成功保研可能也有点门路。可是,也许是为了维护自己在李晓心目中的光辉形象吧,所以学姐所以就啥都没说。借此机会,告诉大家,考公考研考编,大家要一定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学习和找门路。没门路是没办法,有就一定要找,甚至没门路也要想办法创门路,这就是社会规则的一部分,也是面试准备的一部门。不然,一定会有你肠子悔青、痛哭流涕的时候。

其实吧,真正有能力的人,无论身处何种情况,都会脱颖而出,他们不需要门路,凭借自己就可以青云直上。所以,虽然欧洲谈阶层固化都已经谈了老辈子啦,但是,每段岁月,总会有那么几个凭借自己能力而实现阶层跨越的人。

可是除了少数精英外,还有剩下的绝大多数,这些可上可下的人,有点门路,有人拉一把,他就会上去,反之就是下来。所以,“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无论在哪个时代,都是至理名言。每个人都站在原生家庭给的起跑线上出发,一样的资质,不一样的家庭,结果就是不一样的人生。或者,换句话说,一个村二代跑到城里,想要获得和城二代一样的东西,就要自己付出加倍的努力。而且,原生家庭给的绝对不只是金钱这么简单,还有看问题的角度、为人处事的方法、应对风险的底气以及格局、视野等等等。

扯的有点远,再说回来。虽然李晓没面上北师,但是因为李晓考研的分数的确高,还有老师也知道李晓是个朴实的傻孩子,所以把本院唯一的一个调剂名额给了李晓。所以李晓还是顺利的读了研究生。虽然当时也有好多的意难平。

妈妈是在李晓大四,考研冲刺的时候病倒的。大姐怕李晓考研受影响,所以是在妈妈病发后一个星期、考研结束时告诉李晓的。妈妈心血管堵塞,要做支架手术。李晓妈妈血管本身细,而且12年那会儿也没什么像样的国产支架,所以只能进口。李晓爸妈是没什么积蓄的,赚的为数不多的钱都给李晓和姐姐上学了;李晓在上学,自然是没钱;大姐和二姐那时虽然工作了,但那会儿也没啥钱。妈妈那一年手术,花了十万。两个姐姐,真的是把自己积蓄都搭上啦。

看病看病,不光是手术费,还有后期的维护——大把的吃药也要花钱。李晓村子里的邻居,心血管堵塞,做了支架后只吃了半年的泰嘉,后来人就没了。还有一个人的丈母娘,直接没做支架,没的更快。虽然现在看来,十万块不多,但是当时,李晓觉得是天大的数字。对他们家,负担真的不小。也正巧啦,第二年,就是李晓大四那年,爸爸给奶奶浇地时,脚踝骨劈啦,李晓大四没事端午节就回家啦,要看看家里需要帮忙什么。

那个端午假期的一个下午,舅舅家三个表姐一个表嫂,外加自己大姐,她们一起在大娘家聊天。舅舅家的二表姐嫁给了李晓大爷的孙子,两家离得近,所以表姐表嫂们看完姑姑就去大娘家了。好像是妈妈让李晓去大娘家借点东西,拿完东西李晓要走,应该是大表姐叫住李晓,先开的口,“晓啊,别上了。”只一句,李晓的眼泪刷地就下来啦,“我是公费研究生,我不用花家里钱”,李晓哭着说。

“现在家里不是你不花钱就行,你得挣钱。也不是不让你上学,可是你没考上北师,如果考上了北师,好学校咱就去上。现在你们学校也不好……”三个表姐,一个表嫂,李晓忘记是谁说的了。

后来大姐也说了,李晓和二姐不在身边,爸爸妈妈生病,不能让她一个人照顾。她有孩子还有厂子,忙不过来。

李晓本来就不会说话,那时还在上学就更不会说话。她什么都说不出来,只有眼泪哗哗地往下掉。天知道,李晓特别讨厌在别人面前哭。李晓的学校是985,怎么就不是好大学啦,全国有多少所985?一个985的研究生,李晓那么努力得到的,现在却不让上了,换了别人家,肯定是敲锣打鼓欢迎啊。表姐的第一句话,李晓的眼泪鼻涕就哗哗地往下掉,一直到她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说完,李晓一直在哭,心痛。

后来,李晓就回去了。不能让妈妈看到哭,就自己去东边墙角哭啦。所以,后来李晓想,让她读研就不错啦,博士是不敢想的了。所以后来,李晓读研没花家里一分钱,过年时还会给妈妈一些钱。可能,对李晓而言,家并不是一个温暖的怀抱,爸爸妈妈也不是坚强的后援,所以她毕业后选择离开。

李晓不想放弃,她也没做好工作的准备,后来二姐说支持李晓,所以李晓还是读完了书。

这次的集体劝退,是很长很长一段时间内,李晓不能忘怀的事。所以有段时间,她内心始终怨这些姐姐。还有,权利和义务是对等的,她们之所以可以插手,是因为对李晓家很好,出了力就有发言权。所以后来李晓想,以后绝对不能让自己的孩子受这个气。

你可能感兴趣的:(五 耿耿于怀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