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早2-启蒙我阅读的作家是谁?

看到今天的题目有一点蒙圈,一看到题目之后我的大脑就像是想要打开搜索引擎一般的去搜索着脑海中的记忆,却发现自己完全是一团浆糊,根本一点点映像都没有,只能搜索到一些我对读书相关的​记忆。

记得在小学的时候家庭条件不是特别好,也没有想过要买多少的课外书,但是老妈是一直鼓励我跟姐姐要多读书,多看书,上了大学之后老妈也一直强调让多去图书馆看书。

记得老妈虽然只有高中文凭,但是在她们那个年代的农村,高中文凭已经很厉害了,起码比我爸的初中文凭要厉害许多。虽然老妈不是给我启蒙的作家,但是老妈给我心里种下了一颗读书的种子。甚至是上一次回家,想把之前读过觉得一般,并没有留着价值的书二手卖掉,老妈也是老大不舍的,说就放那吧​。

九零年代的我们这一代的孩子在那个时候最多能追到的小说应该就是郑渊洁了吧,我对一本书的名字映象特别深刻叫做《皮皮鲁与鲁西西》,但是里面的内容过了这二十多年几乎已经想不起来了,但是内心当中就记得一个感觉就是想要把他写的书全部都看一遍,他写的这些书​太有意思了。他带给了我很多的欢乐​还有美好的记忆。

小时候关于书的记忆,还有就是特别期待老爹带我和姐姐去"进城",我记得是要坐车到下元,然后再坐一趟809到肿瘤医院的车,在宽荧幕那一张下车,具体那个书店的位置还记得清清楚楚的,但是那个书店的名字我却怎么也想不起来了 ​。"进城"对于小孩子来说往往都是欢乐开心的,逛书店也是我们特别期待的时刻之一,不过我的映像当中,那个时候就对家庭条件不好是有印象的,不会蛮不讲理的缠着爸爸去购买需求以外​多余的课外书。

第二对读书的记忆是在初中,那个时候从《那小子真帅》开始风靡网络小说,上课的时候不好好听讲的时候,都躲在厚厚的书摞当中刷着全班传读的课外闲书。

那个时候还有一部分最爱的读物应该就是《读者杂志》​了。

后来上了大学,确实有听老妈的话去图书馆看书,不过出勤率依旧并不高,那个时候开始在各个书架前游荡,并且开始看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书。到现在寻记忆搜寻出来那会儿读过的书影响最深的一位作者是日本作——岩井俊二的书,他的《蛇舌》、《燕尾蝶》等小说中带给我的感觉压抑,孤独,他把很多作品都拍成了电影,去更细腻的表达他的情感​。

在之前的《你好,之华》的电影中,在我现在所处的大连拍摄,在这部电影中,我看到他的作品与大学时期留给我阴暗晦涩的印象完全不同,他的表现手法和光影的处理,是那样的温暖细腻。这部电影,我看了很多很多遍,我甚至想有空去打卡一下他拍摄的场地。太意外了,刚刚去查了一下他的资料,他竟然跟我的生日只相差一天​。

最后一位我现在内心深处最爱的作者就是庆山,《乐童度河》、《镜湖》都是开卷即会钻进我的心里。奇的是她在最火的时候,她在是安妮宝贝的时候,她的书​我未曾读过一本,但是她成为庆山之后,本本爱不释手。如果说对我现在写作时想要表达的感觉影响最大的应该是她了​。

小时候的我的阅读量是匮乏的,所以很多时候写作文也是匮乏的,经常是流水账出席在作文本上,到现在我依旧觉得自己的阅读量词汇量是匮乏的,所以在很多想要写作表达自己的时候,往往觉得词不达意​。

但是,起码我已经开始了,不是么​?​

你可能感兴趣的:(趁早2-启蒙我阅读的作家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