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澡

泡澡

上世纪六十年代,那时我已经工作了,每年冬天,工会都要发一张洗澡票,去到县城的澡堂子里洗澡。

那是全县唯一的一个澡堂子,只在冬天开业。

澡堂子建在一间大房子里,房子里是个大水池,里面有大半米深的热水。大水池紧挨着锅炉,炉在房子的外面,锅在房子的里面,锅与大水池相通,锅里的热水可以进入大水池。

大房子的另一端是更衣室。沿着两面墙壁是两排大通铺。更衣室里有衣柜。洗澡的人在更衣室里脱掉衣服,把衣服锁进衣柜里,就可以去泡澡了。

池子里的水很热,泡澡的人得先把脚放进水里,人坐在池子沿上,往自己身上撩水,待到适应了水的温度,才可以一点一点的让身体深入水中。刚开始,由于水的压力和温度,会让人感到喘不过气来。

适应了这一切以后,把全身都没入水中,在热烈而柔和的热水的浸泡中,身心放松,物我两忘,一切或有或无的烦恼,全部抛至九霄云外,那份惬意,是当时的人,一份难得的高级享受。

把全身泡透以后,就该“搓灰”了,半个——也许是整个冬天没有洗澡,全身的污垢,像是一层无形的铠甲,经过热水浸泡,用手一搓,“灰条子”簌簌而下。搓遍全身以后,再次把身子没入水中,让热水把全身冲洗干净,这又是当时人的另一份惬意。

澡堂子允许带肥皂进去,但是不准把肥皂弄进水池。你只能站在水池的外面使用,并且用脸盆舀水,把有肥皂的身体冲洗干净以后,才可以再次进入水池。

澡堂子里,有个进行“搓背”服务的人,跟顾客不同的是,这个人腰下围了一块白布。在大房子内的一边,有一张狭窄的光光的小木板床,享受“搓背”服务的人,趴在小木板床上,让“搓背”的人把他背上的污垢搓下来,搓过以后,去到大水池子里,舀一盆水,劈头盖脑地一浇,就冲洗干净了,同样的不用肥皂。

只有一池子水,许多人去洗,很快水就“浑”了。给人“搓背”的那个人,便往水池子里撒白矾。撒了白矾以后,水里的污秽便凝结成块,飘在水面上。“搓背”的人便用脸盆把那污物撇出来,倒入地漏,池子里的水就又清澈了不少。从早到晚,洗澡的人络绎不绝,用的就是这一池子水,所以就要一次又一次地撒白矾净化。

为了能够享受清澈的水洗澡,有条件的人,便在早上,趁澡堂刚开门的时候去洗,这叫洗“头汤”。能够洗“头汤”的人,得有条件,那就是离澡堂不太远,又有充裕的时间。这一般是“有闲”的人才能够享受得到。而那时候,“有闲”的人极少,即使是老年人。

洗完澡的人可以躺在外间屋的大通铺上休息,甚至有人可以斜躺在铺上,悠闲自在的喝茶。当然,能够得到这样的享受,那就是要“有闲”且有钱。具备这样条件的人就更少。

需要说明的是,那时候的人,一个冬天不洗澡的大有人在。我这有工会发洗澡票的人,一个冬天也就是只洗一次澡。如今,真不记得,一个冬天只洗一次澡,是怎样的感受。

你可能感兴趣的:(泡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