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跟着唐人的脚步,宋人也开启了属于自己的边塞诗词。宋朝的综合国力没办法和唐朝相比,所以长年都是只有受欺负的份,诗词里面透露着对朝廷不争气的痛心和战争中苦难百姓的同情。
柳开《塞上》
公元960年,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了宋朝。国家刚刚统一,军事实力还是不弱的,在与邻国契丹的对抗中,宋朝还没有那么劣势。诗人柳开还是意气风发,愿为国家做出一番贡献,写下《塞上》明志:
鸣骹直上一千尺,天静无风声更干。
碧眼胡儿三百骑,尽提金勒向云看。
只是这种状态没有维持多久。赵匡胤怕自己的国家也出现唐朝那种藩镇作乱的情况,就打压武官的权势,推行文官治天下。武将不受重视,国家的军事实力就偏弱。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在宋仁宗康定年间,以陕西经略安抚副使的身份出使延州,在西北带兵抵抗西夏的入侵。在这个期间,范仲淹对自身带兵艰辛的感慨及朝廷的态度,写下了这首《渔家傲》: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范仲淹积极抵抗外来侵略,这样的情况已经不多了。至少这个时期,国内还是安定的;渐渐地,国内也受到影响,甚至是屈辱的。
公元1127年,金国入侵,汴梁被攻破,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耻”。同年,赵构急忙在南京继位,建立了南宋。重心南迁了,他们也试图将北方夺回。
岳飞《满江红》
公元1136年,岳飞带兵北上,陆续收复了洛阳的一些州府,前锋直逼故都汴京,有望收复中原。但是朝廷一心议和,要求岳飞班师。岳飞收复失地、洗雪靖康之耻的志向没有办法实现,故写下了这首《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对于朝廷一心议和的态度,很多带兵的将军都是有意见的,他们的辛苦抵抗却得不到朝廷的理解。其中就有胡世将。
胡世将《念奴娇·酹江月》:
公元1140年,词人胡世将担任川陕宣抚副使,积极对抗金国的入侵。没多久,朝廷任用秦桧等一批议和的大臣,把淮河至大散关以北土地让给敌人,把爱国之士的努力付之东流。胡世将痛感朝廷失计、和议误国,写下这首《念奴娇》:
神州沉陆,问谁是、一范一韩人物。北望长安应不见,抛却关西半壁。塞马晨嘶,胡笳夕引,赢得头如雪。三秦往事,只数汉家三杰。
试看百二山河,奈君门万里,六师不发。阃外何人回首处,铁骑千群都灭。拜将台欹,怀贤阁杳,空指冲冠发。阑干拍遍,独对中天明月。
词中表达了对北宋时期范仲淹和韩琦的怀念,他们在时邻国都不敢入侵。现在竟然沦落到主动投降!而且这种投降会越来越多。
公元1141年,朝廷与金国达成绍兴和议,规定以秦岭淮河为界,互不侵扰。这次南宋王朝打怕了,承认了金国侵占北方土地的合法权益。
张孝祥《六州歌头·长淮望断》
公元1163年,张浚领导的北伐军在符离兵败,主和派乘机向皇帝表达自己的意愿——向金国乞和。当时词人张孝祥在建康留守,对这次的议和感到十分耻辱,在次年为表达自己的情感而作《六州歌头》:
长淮望断,关塞莽然平。征尘暗,霜风劲,悄边声。黯销凝。追想当年事,殆天数,非人力,洙泗上,弦歌地,亦膻腥。隔水毡乡,落日牛羊下,区脱纵横。看名王宵猎,骑火一川明。笳鼓悲鸣。遣人惊。
念腰间箭,匣中剑,空埃蠹,竟何成。时易失,心徒壮,岁将零。渺神京。干羽方怀远,静烽燧,且休兵。冠盖使,纷驰骛,若为情。闻道中原遗老,常南望、翠葆霓旌。使行人到此,忠愤气填膺。有泪如倾。
对于这次的议和,生气的可不止张孝祥一个。陆游也十分生气,他的生气更多是因为朝廷的不争气。
陆游《关山月》
公元1177年,相距南宋与金国的议和已过去十五年,可是诗人陆游看到的是朝廷权贵不思进取,没有考虑将之前在战争中失去的夺回来,而且沉浸在这短暂的和平之中,诗人气愤而写下这首《关山月》: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
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和平是短暂的,如果一直贪图这段时光,朝廷的权贵们必然要为此付出代价。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公元1188年,词人辛弃疾与友人陈亮在铅山会见,这次第二次“鹅湖之见”。会见过程中,他们讨论的内容离不开国家的命运。早年,辛弃疾也参与过抗金起义,失败后他回来朝廷做官。这些年朝廷在南方也无法避开北方国家的侵扰,他们有感触很大。会面分别后,词人写下这首《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虽然有些失望,但是辛弃疾没有想到,在不到百年内,南宋会彻底消失。
汪元量《水龙吟·淮河舟中夜闻宫人琴声》
公元1276年,元军由丞相伯颜率领,攻打南宋都城临安,南宋朝野震荡。南宋王朝无奈投降,宫里的皇后妃子等被带往燕京,汪元量也在其中。途径淮河,船上的宫女奏起琴,词人顿时感到悲伤万分,写下了这首《水龙吟》:
鼓鞞惊破霓裳,海棠亭北多风雨。歌阑酒罢,玉啼金泣,此行良苦。驼背模糊,马头匼匝,朝朝暮暮。自都门燕别,龙艘锦缆,空载得、春归去。
目断东南半壁,怅长淮已非吾土。受降城下,草如霜白,凄凉酸楚。粉阵红围,夜深人静,谁宾谁主?对渔灯一点,羁愁一搦,谱琴中语。
那时候的南宋连京师临安都失去了,可以说已经不复存在了。但还是有很多爱国志士在顽强抗争着,虽然希望渺茫,至少他们努力过。
文天祥《过零丁洋》
公元1278年,文天祥在北五坡岭抗争失败被俘,被元军扣留。第二年,押着文天祥的船只路过零丁洋,诗人有感自己的遭遇和国家的遭遇,有慨而作《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被捕,还有义士带着小皇帝在崖山抗争着。元军要求文天祥写信给张世杰、陆秀夫等人,劝他们早日投降。文天祥拿出这首《过零丁洋》表达自己的志向。
最终,崖山抗争也失败了,爱国军民同小皇帝一起,投海自尽,南宋彻底灭亡。
宋人的时代结束了,边塞诗词也结束了。宋人的边塞诗词多是悲壮凄凉的情感,与他们建国之初的疆域狭小、军事偏弱有关。军事强大才能提高民族的自豪感,只是宋朝都崇尚文官治理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