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二章 人痛苦的根源是追寻“有”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先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译文: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是由于有丑陋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所以有和无互相转化,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显现,高和下互相充实,音与声互相谐和,前和后互相接随——这是永恒的。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为其创始,有所施为,但不加自己的倾向,功成业就而不自居。正由于不居功,就无所谓失去。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美”和“丑”是没有标准的,因为每个人对美丑的标准也不同,你看她美,我偏看她丑,你说她丑,我却觉得很美,“情人眼中出西施。”就是这个道理,美丑是没有标准的。如果美丑有了标准,那么大家一定会向美的方向靠拢,比如人们以大眼睛、高鼻梁、尖下巴为美,大家都整成这种样子,反而也不觉得美了,反倒冠之以“网红脸”、“批量产品”等词。并且,美和丑,也并不是对立的,不是说不美的就一定丑,不丑的就一定美。同样的,“善”和“不善”,也不是对立的,“不善”是指不好的行为,并不一定是“恶”,善和不善也没有标准,因为善和不善一旦有了固定的标准,就有人就会尽力假装去符合那个标准,标榜自己善的的名义,以善的名字去做不善的事情。这也是“名”在作祟,大多数人去追求达到美或善的标准,以获取其美或善的“名”。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先后相随。”这是说的六种自然现象,以六种自然现象举例,进一步阐述不要用对立的方式去看待事物,“有”跟“无”是道的一个部分,它不对立,是相生的。“难易相成”,“难”跟“易”是相比较的,有易才有难,有难才有易。“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长”要靠着“短”,“低”要靠着“高”,才能比较出来哪个长哪个短,哪个高哪个低。“音声相和”,声音是要调和的,太高太低都不好。“前后相随”,有前才有后,有后才有前,也是相辅相成的。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圣人”两字在道德经五千多字,八十一章里出现了二十八次,在二十三章中都有出现,比例是相当高的。那么究竟什么是圣人,本章老子提出了圣人的两个原则,就是能够“处无为之事”,能够“行不言之教”,这样的人就叫圣人 ,无论他是谁,是公认的圣人“尧、舜、禹、汤”也好,是无名之辈也好,只要能
“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就是圣人,因为老子在第一章就说了,“名不可名”,名字并不重要。什么叫“无为”,这是最具争论的地方。很多人从字面上理解,“无为”就是什么都不做,因此认为道德经是消极的,所以“无为”绝对不可以解释成什么都不做,而是顺应自然规律去做事。“不言之教”言传不如身教,我们经常听到一句话“都给你说过多少遍了,你怎么还不懂?”因为讲道理根本没有用,语言其实是最苍白的,并且跟越熟悉的人讲道理越是没有用,因为大家彼此熟悉,你跟他讲道理,他了解你,知道“你都有这样那样的毛病,还来教育我?”,那么你只能用你的行为,也就是身教来感染他,他会默默的认同并执行,如果你的身教他还看不懂,那就是他的事了,你不能强加于他,强加于他就是企图控制他,利用它,也是违背自然规律的。

“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万物都在产生、发展,可是“道”从来不推辞。道生万物,万物都是道所生。道生了万物以后,从来不离弃万物,皆是一视同仁。它生而不有,它永远创生,但是不占有任何东西,这样才能够生生不息,因为它生而不有,因此“道”可以一直生。“生”也好,“为”也好,都是自然而然的,道没有认为这是它的功劳。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永远存在的叫“不去”,也就是不朽,因为不居功,所以永远有功劳。历史上不朽的人,绝不是因为争取到了自己的功劳而不朽,而是因为其功劳不朽。

人生痛苦的根源是追寻“有”,我要达到这个标准,那个标准,我要有这个功,那个名,我得达到那个境界,我必须争取这个、争取那个……执着于追寻”有“,就会在得失之间痛苦万分。若能领悟到“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 ,方能 “不去”。

你可能感兴趣的:(《道德经》第二章 人痛苦的根源是追寻“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