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一、选题背景... 4
1.1 ERP概述... 4
1.2 ASP.NET概述... 11
1.3 ADO.NET概述... 12
1.4 C#.NET概述... 13
二、方案论证... 14
2.1 ERP系统概要设计... 14
2.2 车间管理子系统设计... 14
三、过程论述... 20
3.1首页workshop.aspx的制作... 20
3.2 车间参数设置页面parameter.aspx的制作... 21
3.3 物料管理页面materiel.aspx的制作... 26
3.4 生产任务设置页面mission.aspx的制作... 28
3.5生产优先级设置priority.aspx的制作... 31
3.6 任务例外信息except.aspx页面的制作... 32
四.总结... 34
五.致谢... 35
正文
1.1.1 ERP的产生以及发展
ERP(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是指建立在信息技术应用基础上,结合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手段的管理平台。
ERP系统集中信息技术与先进的管理思想於一身,成为现代企业的运行模式,反映时代对企业合理调配资源,最大化地创造社会财富的要求,成为企业在信息时代生存、发展的基石,ERP是整合了企业管理理念、业务流程、基础数据、人力物力、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于一体的企业资源管理系统。
ERP是一个庞大的管理信息系统,要讲清楚ERP原理,我们首先要沿着ERP发展的四个主要的阶段,从最为基本的六十年代时段式MRP原理讲起。
我们都知道,按需求的来源不同,企业内部的物料可分为独立需求和相关需求两种类型。独立需求是指需求量和需求时间由企业外部的需求来决定,例如,客户订购的产品、科研试制需要的样品、售后维修需要的备品备件等;相关需求是指根据物料之间的结构组成关系由独立需求的物料所产生的需求,例如,半成品、零部件、原材料等的需求。
MRP的基本任务是:⑴从最终产品的生产计划(独立需求)导出相关物料(原材料、零部件等)的需求量和需求时间(相关需求);⑵根据物料的需求时间和生产(订货)周期来确定其开始生产(订货)的时间。
MRP的基本内容是编制零件的生产计划和采购计划。然而,要正确编制零件计划,首先必须落实产品的出产进度计划,用MRPⅡ的术语就是主生产计划(Master Production Schedule,MPS),这是MRP展开的依据。MRP还需要知道产品的零件结构,即物料清单(Bill Of Material,BOM),才能把主生产计划展开成零件计划;同时,必须知道库存数量才能准确计算出零件的采购数量。因此,基本MRP的依据是:⑴主生产计划(MPS);⑵物料清单(BOM);⑶库存信息。
60年代时段式MRP能根据有关数据计算出相关物料需求的准确时间与数量,但它还不够完善,其主要缺陷是没有考虑到生产企业现有的生产能力和采购的有关条件的约束。因此,计算出来的物料需求的日期有可能因设备和工时的不足而没有能力生产,或者因原料的不足而无法生产。同时,它也缺乏根据计划实施情况的反馈信息对计划进行调整的功能。
正是为了解决以上问题,MRP系统在七十年代发展为闭环MRP系统。闭环MRP系统除了物料需求计划外,还将生产能力需求计划、车间作业计划和采购作业计划也全部纳入MRP,形成一个封闭的系统 1.闭环MRP的原理与结构
现MRP系统的正常运行,需要有一个现实可行的主生产计划。它除了要反映市场需求和合同订单以外,还必须满足企业的生产能力约束条件。因此,除了要编制资源需求计划外,我们还要制定能力需求计划(CRP),同各个工作中心的能力进行平衡。只有在采取了措施做到能力与资源均满足负荷需求时,才能开始执行计划。
而要保证实现计划就要控制计划,执行MRP时要用派工单来控制加工的优先级,用采购单来控制采购的优先级。这样,基本MRP系统进一步发展,把能力需求计划和执行及控制计划的功能也包括进来,形成一个环形回路,称为闭环MRP。
闭环MRP系统的出现,使生产活动方面的各种子系统得到了统一。但这还不够,因为在企业的管理中,生产管理只是一个方面,它所涉及的仅仅是物流,而与物流密切相关的还有资金流。这在许多企业中是由财会人员另行管理的,这就造成了数据的重复录入与存贮,甚至造成数据的不一致性。于是,在八十年代,人们把生产、财务、销售、工程技术、采购等各个子系统集成为一个一体化的系统,并称为制造资源计划(Manufacturing Resource Planning)系统,英文缩写还是MRP,为了区别物流需求计划(亦缩写为MRP)而记为MRP II。MRPⅡ的基本思想就是把企业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从整体最优的角度出发,通过运用科学方法对企业各种制造资源和产、供、销、财各个环节进行有效地计划、组织和控制,使他们得以协调发展,并充分地发挥作用。MPR II包含了计划的一贯性与可行性、管理的系统性、数据共享性、动态应变性、模拟预见性与物流、资金流的统一等特点。
进入90年代,随着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剧,企业竞争空间与范围的进一步扩大,80年代MRPⅡ主要面向企业内部资源全面计划管理的思想逐步发展为90年代怎样有效利用和管理整体资源的管理思想,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也就随之产生。ERP是在MRP II的基础上扩展了管理范围,给出了新的结构。
ERP与MPR II在许多方面都有差别:在资源管理范围方面,MRP II主要侧重对企业内部人、财、物等资源的管理,ERP系统在MRP II的基础上扩展了管理范围,它把客户需求和企业内部的制造活动、以及供应商的制造资源整合在一起,形成企业一个完整的供应链并对供应链上所有环节如订单、采购、库存、计划、生产制造、质量控制、运输、分销、服务与维护、财务管理、人事管理、实验室管理、项目管理、配方管理等进行有效管理;在生产方式管理方面,MRP II系统把企业归类为几种典型的生产方式进行管理,如重复制造、批量生产、按订单生产、按订单装配、按库存生产等,对每一种类型都有一套管理标准。而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期,为了紧跟市场的变化,多品种、小批量生产以及看板式生产等则是企业主要采用的生产方式,由单一的生产方式向混合型生产发展,ERP则能很好地支持和管理混合型制造环境,满足了企业的这种多角化经营需求;在管理功能方面,ERP除了MRP II系统的制造、分销、财务管理功能外,还增加了支持整个供应链上物料流通体系中供、产、需各个环节之间的运输管理和仓库管理;支持生产保障体系的质量管理、实验室管理、设备维修和备品备件管理;支持对工作流(业务处理流程)的管理;在事务处理控制方面的,MRP II是通过计划的及时滚动来控制整个生产过程,它的实时性较差,一般只能实现事中控制。而ERP系统支持在线分析处理OLAP(Online Analytical Processing)、售后服务即质量反馈,强调企业的事前控制能力,它可以将设计、制造、销售、运输等通过集成来并行地进行各种相关的作业,为企业提供了对质量、适应变化、客户满意、绩效等关键问题的实时分析能力;此外,在MRP II中,财务系统只是一个信息的归结者,它的功能是将供、产、销中的数量信息转变为价值信息,是物流的价值反映。而ERP系统则将财务计划和价值控制功能集成到了整个供应链上;在跨国(或地区)经营事务处理方面,现在企业的发展,使得企业内部各个组织单元之间、企业与外部的业务单元之间的协调变得越来越多和越来越重要,ERP系统应用完整的组织架构,从而可以支持跨国经营的多国家地区、多工厂、多语种、多币制应用需求;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方面,随着IT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通信技术的应用,使得ERP系统得以实现对整个供应链信息进行集成管理。ERP系统采用客户/服务器(C/S)体系结构和分布式数据处理技术,支持Internet/Intranet/Extranet、电子商务(E-business、E-commerce)、电子数据交换(EDI)。此外,还能实现在不同平台上的互操作。
1.1.2 ERP的实施过程
在引入ERP系统的过程中,实施是一个极其关键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环节。因为,实施的成败最终决定着ERP效益的充分发挥。例如,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已有近千家企业购买了MRP-II/ERP软件。而在所有的ERP系统应用中,存在三种情况:按期按预算成功实施实现系统集成的只占10%- 20%;没有实现系统集成或实现部分集成的只有30%-40%;而失败的却占50%。并且在实施成功的10%-20%中大多为外资企业。如此令人沮丧的事实无疑向我们表明: ERP实施情况已经成为制约ERP效益发挥的一大瓶颈因素。由此,我们得出:企业的ERP项目只有在一定科学方法的指导下,才能够成功实现企业的应用目标。一个典型的ERP实施进程主要包括以下阶段:
1.项目的前期工作(软件安装之前的阶段)
这个阶段非常重要,关系到项目的成败,但往往为实际操作所忽视。这个阶段的工作主要包括:
领导层培训及ERP原理的培训。主要的培训对象是企业高层领导及今后ERP项目组人员,使他们掌握ERP的基本原理和管理思想。这是ERP系统应用成功的思想基础。因为只有企业的各级管理者及员工才是真正的使用者,真正了解企业的需求,只有他们理解了ERP,才能判断企业需要什么样的ERP软件,才能更有效率的运用ERP。
2.企业诊断。由企业的高层领导和今后各项目组人员用ERP的思想对企业现行管理的业务流程和存在的问题进行评议和诊断,找出问题,寻求解决方案,用书面形式明确预期目标,并规定评价实现目标的标准。这里会用到我们在下一个部分里将要介绍的业务流程重组方法。
3.需求分析,确定目标。企业在准备应用ERP系统之前,还需要理智地进行立项分析。
4.实施准备阶段(包括数据和各种参数的准备和设置)
这一阶段要建立的项目组织和所需的一些静态数据可以在选定软件之前就着手准备和设置,图中用向左延伸到前期工作阶段来表示。在这个准备阶段中,要作这样几项工作:
项目组织。ERP的实施是一个大型的系统工程,需要组织上的保证,如果项目的组成人选不当、协调配合不好,将会直接影响项目的实施周期和成败。项目组织应该由三层组成,而每一层的组长都是上层的成员。
(1)领导小组,由企业的一把手牵头,并与系统相关的副总一起组成领导小组。这里要注意的是人力资源的合理调配,像项目经理的任命、优秀人员的发现和启用等。
(2)项目实施小组,主要的大量的ERP项目实施工作是由他们来完成的,一般是由项目经理来领导组织工作,其他的成员应当由企业主要业务部门的领导或业务骨干组成。
(3)业务组,这部分工作的好坏是ERP实施能不能贯彻到基层的关键所在。每个业务组必须有固定的人员,带着业务处理中的问题,通过对ERP系统的掌握,寻求一种新的解决方案和运作方法,并用新的业务流程来验证,最后协同实施小组一起制定新的工作规程和准则。还包括基层单位的培训工作。
数据准备。在运行ERP系统之前,要准备和录入一系列基础数据,这些数据是在运用系统之前没有或未明确规定的,故需要做大量分析研究的工作。包括一些产品、工艺、库存等信息,还包括了一些参数的设置,如系统安装调试所需信息、财务信息,需求信息等等。
系统安装调试。在人员、基础数据已经准备好的基础上,就可以将系统安装到企业中来了,并进行一系列的调试活动。
软件原型测试。这是对软件功能的原型测试(prototyping),也称计算机模拟(computer pilot)。由于ERP系统是信息集成系统,所以在测试时,应当是全系统的测试,各个部门的人员都应该同时参与,这样才能理解各个数据、功能和流程之间相互的集成关系。找出不足的方面,提出解决企业管理问题的方案,以便接下来进行用户化或二次开发。
5.模拟运行及用户化
这一阶段的目标和相关的任务是:
模拟运行及用户化。在基本掌握软件功能的基础上,选择代表产品,将各种必要的数据录入系统,带着企业日常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组织项目小组进行实战性模拟,提出解决方案。模拟可集中在机房进行,也称之为会议室模拟(conference room pilot)。
制定工作准则与工作规程。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测试和模拟运行之后,针对实施中出现的问题,项目小组会提出一些相应的解决方案,在这个阶段就要将与之对应的工作准则与工作规程初步制定出来,并在以后的实践中不断完善。
验收。在完成必要的用户化的工作、进入现场运行之前还要经过企业最高领导的审批和验收通过,以确保ERP的实施质量。
6.切换运行
这要根据企业的条件来决定应采取的步骤,可以各模块平行一次性实施,也可以先实施一两个模块。在这个阶段,所有最终用户必须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使用终端或客户机操作,处于真正应用状态,而不是集中于机房。如果手工管理与系统还有短时并行,可作为一种应用模拟看待(live pilot),但时间不宜过长。
7.新系统运行
一个新系统被应用到企业后,实施的工作其实并没有完全结束,而是将转入到业绩评价和下一步的后期支持阶段。这是因为我们有必要对系统实施的结果作一个小结和自我评价,以判断是否达到了最初的目标,从而在此基础上制定下一步的工作方向。还有就是由于市场竞争形势的发展,将会不断有新的需求提出,再加之系统的更新换代,主机技术的进步都会对原有系统构成新的挑战,所以,无论如何,都必须在巩固的基础上,通过自我业绩评价,制定下一目标,再进行改进,不断地巩固和提高。
ERP的实施过程中这些阶段是密切相关的,一个阶段没有做好,决不可操之过急进入下一个阶段,否则,只能是事倍功半。值得注意的是,在整个实施进程中,培训工作是贯彻始终的。我们只是对第一个阶段的领导层培训和MRP II原理培训作了详细的介绍。而那些贯穿于实施准备、模拟运行及用户化、切换运行、新系统运行过程中的有关培训,如软件产品培训、硬件及系统员培训、程序员培训和持续扩大培训也都是至关重要的。这个道理,应该说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只有员工才是系统的真正使用者,只有他们对相关的ERP软件产品及所要求的硬件环境有了一定的了解,才能够保证系统最终的顺利实施和应用。
1.1.3 ERP在中国的应用现状
我国特大型、大型工业骨干企业有5000多家,年营业收入50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企业有30多万个,目前已经实施或准备实施ERP的特大型、大型骨干企业约1000家,中小型企业约3000家。尽管在机械、冶金、制药、制衣、电子、石油、化工、烟草、出版、商贸等行业都有少量企业应用了ERP,但成行业的大面积推广应用还很少,在银行、证券、能源、交通等重要行业的ERP应用也才刚刚开始,从总体上来说我国ERP应用还处在起步阶段。
应该说我国的ERP市场潜力巨大,但令人忧虑的是,我国目前的ERP软件市场比较混乱,主要表现在产品价格和项目管理上。个别软件厂商利用用户不清楚1元人民币与100万元人民币的ERP软件之间有什么区别,不清楚除了软件安装、实施外,还必须有什么相关服务,在报价中存在恶性竞争,有意压低价格、把水搅浑。在软件实施的过程中,有的软件厂商为了强占市场,过于迁就企业提出的不合理要求,在程序设计过程中固化了企业原有的落后流程。国外ERP软件则存在本地化程度不够的问题,其软件不完全符合中国的制度和文化,费用昂贵,一般企业难以承受,而且有些售后服务不够及时。从社会环境来看,我国政府和有关部门对企业管理落后的严惩性认识不足,社会中介机构不健全,企业管理及住处化咨询机构太少,不能对企业信息化建设进行正确的引导。
因此,将企业诊断、需求调研和分析、应用总体方案设计和招标、ERP实施顾问和监理、应用人员培训等服务从ERP软件的价格中分离出来,势在必行。根据用户的基础和自有的技术力量,选择不同等级、不同方式的专业服务,并另行付费,不仅可以提高软件价格的透明度,而且可以保证ERP软件实施的成功率,使用户、软件开发商和中介服务机构三方都受益。
对于准备信息化的企业来说,应该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狠抓企业基础管理,企业信息化,特别是ERP项目的成功实施,首先就要强调企业的基础管理。因为ERP项目的实施,就是利用技术手段将先进的企业管理思想融入企业经营管理中,而在这个过程中要实现财务、物流、流程控制、成本核算、客户关系、供应链衔接等环节的科学管理,以及实现各种量化指标,就必须夯实企业的基础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利用ERP系统,最大限度地调配企业内外资源,真正实现管理创新;其次信息化必须要结合国情,我国大而全、小面全的企业很多,ERP软件必须既要适应流程制造,又要适应离散制造,不能一个企业上两套软件。国内一些大型企业集团,形式上统一,但下属企业的财务、资金、采购和制度管理各不相同,要实现统一又无法一步到位。国情化的ERP软件必须可以一次全面实施,也可分步实施;再次要注重行业的差异,不同行业的ERP软件所需要的功能和重点不完全一样,在我国同一行业不同所有制、不同地区、甚至不同的企业领导对ERP软件的要求也可能不一样。尽管ERP软件可以在用户现场进行二次开发和界面个性化定制,但如果应用目标、数据结构都要改动,会比较困难,那样不仅增加了实施的难度和成本,还会造成实施拖延甚至失败;最后还要注意进行成功率和效益评价,判断ERP成功与否要实行绩效评价。比如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是否提高了?管理模式、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是否有所创新?资源利用、信息惧和客户关系是否有所改善?这些综合指标还要细化为可考核的具体指标,例如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流动资金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全员劳动生产率、计划招待准确率、交货准时率、市场优质率等直接经济指标。如果是企业集团还要看总体上的间接经济效益。例如集团利润率、总资产周转率、总资产报酬率,以及资金、设备、人员、技术、采购、供应集中管理的效益情况。
对于我国的ERP应用而言,现在还存在着很多的误区,例如:有人认为ERP软件要有固定的核心功能,企业类型的多样和面临困难的差异性,决定了ERP软件针对不同用户的不同时期应该突出不同的功能,而没有一个固定的核心功能;也有人认为B/S(浏览器/服务器)方式将取代C/S(客户机/服务器)方式,从ERP软件开发实践看,要求100%的B/S方式将造成响应速度慢、服务器系统开销大、通信带宽要求高、安全性差、总投资增加等问题,而且复杂的应用B/S方式目前无法解决,还要去开发或利用别的中间件。从实际需求和我国的通信现状看,还是B/S和C/S结合使用比较合理;另外ERP与电子商务的关系也是一个容易存在误区的地方,电子商务是一种先进的商务模式和计算机应用环境,任何企业个体只能随着环境的发展开展电子商务应用,不可能超前或独立发展。因此,与ERP应用结合是最好的方式;ERP与CRM、SCM的关系也存在着争论,客户关系是企业的外部资源,实现与新老客户双向交互式的信息共享是客户关系管理(CRM)的基础,因此,CRM是ER功能范围的外延。供应链管理(SCM)是企业集团、企业聪明、行业内或跨行业范畴的信息共熟,必须遵守若干共同的标准和规范,所以不是单个企业所能发展的。ERP软件的发展应该具备支持SCM的功能,SCM则应该考虑与不同厂商ERP软件的连接。因此,CRM、SCM是企业信息管理应用的新发展,并不存在CRM、SCM比ERP更先进、谁了供销谁的问题,更应该赶时髦、炒概念。不过,目前许多ERP软件已经包含了CRM、SCM的功能。
1.1.4 ERP的发展趋势
ERP出现后不久,计算机技术就遇到了Internet/Intranet和网络计算的热潮、制造业的国际化倾向以及制造信息技术的深化。这些又将制造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推到了一个新阶段。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有以下几方面的发展:
(1)ERP功能的扩展:纳入PDM(产品数据管理)功能;ERP与EDI的集成;增加工作流功能;增加数据仓库DW和联机分析处理OLAP功能;客户关系管理的应用 。(2)向Internet、Web上转移,由于今后1ntranet将成为许多大公司网络建设的选择,使用 Web客户机具有费用低廉、安装和维护方便、跨平台运行和具有统一、友好的用户界面的优点,加之所有的数据库厂商对WEB技术的支持,使得目前几乎所有的客户/服务器应用程序的开发厂商都计划将 Web测览器的前端安装到他们的产品上去。专家们预言,“Web测鉴器将来会完全代替传统的客户机”。几个大的制造软件公司Oracle、SALP和BAAN都在争先恐后地把他们的 MRPII/ERP客户/服务器应用程序的客户机“Web化”。采用的途径有三:其一是建立能使现有应用程序结构与 Internet协议进行通讯的桥连技术; 其二是增加新的基于Web的应用程序;三是改写原有的应用。应用软件厂商正忙着把应用程序建立在网络计算环境中,使应用程序的代码完全适合 Internet。舆论看好以测览器为客户机的Internet网络计算方式。但对于繁杂的制造业应用软件分布化以及把大型应用软件分成为小构件,重建应用程序部件将是十分困难的,是各主要厂商将要走的最艰苦的历程。(3)新的模块化软件和专业化软件,新的“模块化”的概念与现行的“可选择模块的套件”是不同的,BAPI(业务程序接口)技术对 ERP软件的开发商说来是非常重大的进步。从MRPII到ERP,系统功能越来越多,一个软件公司无论多么强大,也无法独自开发包括企业全部专业的全部管理功能的软件。在技术上必须有能力把第三方软件接在自己的核心软件上。SAP的BAPI和Oracle应用的30多个API能够使自己的软件具有“无限”的扩展能力。另外专业化软件将改变向用户提供适于所有用户的通用产品的状况,而针对具体的用户市场对软件预先“剪裁”推出针对特殊市场的软件产品。专业化软件不需要用户进行针对性的配置就可得到可用的菜单、模块和报表等,可以更快的启用,可得到更有针对性的服务。Forrester将这种ERP软件专业化倾向称为ERP的“垂直市场战略”。ERP软件的专业化趋势说明制造软件覆盖领域的扩张,使ERP已经走出制造业,在能源、电讯和其他行业寻找更加广阔的市场。(4)ERP软件向NT平台转移,长期以来,高端的制造业应用软件一直为UNIX服务器所统治。而随着台式机处理器性能的增强、价格的下降, Windows NT逐渐成为多数企业选择服务器的对象。作为制造软件厂商重要的客户群的中小型企业,NT服务器能满足其用户站点不多的使用条件,又受运行NT的低价Intel平台的吸引,将成为使用基于NT的低价C/S应用软件的主力军。在这种背景下,各制造业应用软件的开发商如SAP、Oracle等纷纷宣布他们在服务器一端支持Windows NT的应用软件。那些定位于高端的技术、采用低廉NT平台的ERP软件将在中国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
综上所述,当前的ERP的特点是:
(1)功能上,新增加的工作流、EDI、DSS等功能均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既是ERP管理的对象从企业内部和外部的物料、物理的和生产力的资源扩大到信息资源。
(2)管理的深度从原先的生产计划与控制的联机事务处理OLTP向下扩展到覆盖办公自动化、无纸化处理,向上扩展到决策支持的联机分析处理OLAP,横向扩展到设计和工程领域。
(3) ERP的计算机环境从传统Client/Server环境过渡到以Web和Internet/Intranet的网络计算环境为支撑。
(4)软件结构上,不再追求大而全,而更趋于灵活、实际和面向具体用户。
(5)ERP软件应用范围拓宽,将覆盖制造业以外的许多领域。
这些发展标志着ERP又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ASP的全称是Active Server Pages,即活动服务器页面,以前的互联网全部是由静态的HTML页面组成,这样更新网站内容时需要制作大量的HTML页面,增大了工作量。但是有了ASP以后,我们就能够根据不同的用户,在不同的时间向用户显示不同的内容,使网站的更新变的简单。
但是由于ASP程序和网页的HTML混合在一起,这就使得程序看上去相当的杂乱。在现在的网站设计过程中,通常是由程序开发人员做后台的程序开发,前面有专业的美工设计页面,这样,在相互配合的过程中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同时,ASP页面是有脚本语言解释执行的,使得其速度受到影响。受到脚本语言自身条件的限制,我们在编写ASP程序的时候不得不调用COM组件来完成一些功能。由于以上种种限制,微软推出了ASP.NET,ASP.NET并不只是ASP 4.0,它是一个用于 Web开发的全新框架,其中包含了许多新的特性。ASP.NET提供了更易于编写、结构更清晰的代码,这些代码很容易进行再利用和共享;ASP.NET使用编译后的语言,从而提升性能和伸缩性;ASP.NET使用Web表单使开发更直观,利用面向对象技术促进组件的再利用。另外,ASP.NET中还包括有页面事件、Web控件、缓冲技术以及服务器控件和对数据捆绑的改进。供 ASP.NET使用的库以及在Microsoft.NET框架中允许通过Web 使用客户商用函数,为程序员提供了更多新的开发机会。相对于ASP,ASP.NET使代码更加干净。现有的ASP 应用程序中,不管你将它们写得怎么样,结构总是充满了长长短短的代码。而ASP.NET的代码不仅更容易编写,而且更加干净整洁,比ASP代码更易于阅读。同时,ASP.NET代码的结构方式提高了其再利用性和共享性。其次ASP.NET 改进了配置、伸缩性、安全性和可靠性。对于简单的ASP应用程序,配置其实并不算什么问题,但是当你移植到一个利用组件的N层结构中时就会遇到问题。当你对这些应用程序进行配置和维护时,DLL 陷阱问题(组件注册、版本、锁定的DLL等等)就会出现。ASP.NET中则取消了组件注册以及DLL锁定,全面使用了XML配置文件,从而解决了这个问题。这样你只需要执行复制文件的工作就能配置一个Web应用程序。 另外ASP.NET对各种不同的浏览器提供了更好的支持。ASP.NET还 造就了一类新的Web应用程序。目前的Web应用程序通常都是同一种模式:一套线性应用程序,然后将逻辑植入其中之一。ASP.NET允许开发人员打破这种单一模式,创造出更加动态而且伸缩性更强的应用程序,这种应用程序能够更好地满足公司的商业需求,并提供一个更加丰富的开发环境。到这里你可能会想,虽然这些目标都很高尚,但是它们会使编写应用程序变得困难。然后恰恰相反,用ASP.NET 进行开发要简单得多!
现有的ASP版本是基于脚本语言的,如VBScript和JScript 。脚本语言本身并没有什么错,但是它们有两大缺陷:它们是解释型的,并且分类不严格。ASP.NET并没有完全抛弃脚本语言的概念,它引入了对全编译语言的支持,使你能够用Visual Basic编写自己的服务器端代码,而且使得真正的跨语言开发成为可能。
ADO.NET是对Microsoft ActiveX Data Objects (ADO)一个跨时代的改进,它提供了平台互用性和可伸缩的数据访问。由于传送的数据都是XML格式的,因此任何能够读取XML格式的应用程序都可以进行数据处理。事实上,接受数据的组件不一定要是ADO .NET组件,它可以是基于一个Microsoft Visual Studio的解决方案,也可以是任何运行在其它平台上的任何应用程序。ADO.NET让程序开发人员可以在下一代的Web上进行数据存取更为简单,并且更有效率。ADO.NET可以达成这些目的的最重要的两个改进为:Disconnected DataSet(离线数据集)和XML Native Support(对于XML的原生支持)。在ADO.NET中,为了达成离线存取的目的,不使用服务器端光标是自然的结果(默认值)。同时,在原生模式中,ADO.NET也会将数据储存成XML的文件格式。ADO.NET还提供了许多其它的选择性:ADO.NET可以使用联机数据存取方式,或是离线数据存取方式,这完全取决于您所使用的光标类型和光标位置。同时,ADO的原生储存数据格式是Advanced Data TableGram(ADTG)档案格式,这种格式的数据是RecordSet在内存中的特有二进制结构。然而,在ADO.NET中,预设的RecordSet集合的呈现方式是可以变更或修改的离线XML Schema。
ADO.NET对象模型中的主要对象就是DataSet,简单来说,DataSet对象就是RecordSet的集合,ADO.NET Framework会提供所有的RecordSet数据库特性,例如排序、分页、检视表、关联性、索引和主键等等。
Visual C# .NET 是一套综合工具集,用于为 Microsoft Windows和 Web 创建 XML Web 服务和基于 Microsoft .NET 的应用程序。它使用了面向组件的 C# 开发语言,为具备 C++ 或 Java 经验的初级和中级开发人员创建下一代软件提供了现代化的语言和环境。Visual C# .NET 是基于 C++ 传统语言而创建。 C# 是一种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它不仅可以让 C++ 和 Java 开发人员马上熟悉,而且提供了重要的改进,包括统一的类型系统、最大化开发人员控制的“不安全”代码以及大多数开发人员容易理解的强大的新语言构造。
C#语言具有对属性、索引器、委托、版本控制和自定义属性的内在支持,使用 XML 注释,C# 开发人员可以生成有用的源代码文档。高级继承模型使开发人员能够重用来自任何支持 .NET 的语言的代码,这对开发人员来说是很方便的。
计划 管理 |
制造标 准管理 |
车间 管理 |
库存 管理 |
应收 管理 |
应付 管理 |
总帐 管理 |
成本 管理 |
销售 管理 |
采购 管理 |
工资 管理 |
人力资 源管理 |
财务管理子系统 |
图2.1 ERP系统概要设计
本ERP系统计划包括:销售管理,库存管理,采购管理,制造标准管理,计划管理,车间管理(生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共8个子系统,各子系统的数据流关系如图2.1所示。其中总帐管理,应收管理,应付管理,成本管理,工资管理五个模块均属于财务管理子系统。
本人主要负责车间管理子系统的设计,车间管理子系统要求根据物料需求计划,能力需求计划以及生产工艺流程制定车间作业计划,车间管理人员按车间作业计划进行调度,下达车间生产作业订单,根据产品物料清单(BOM)填写领料单安排领料,制程中不断产生生产进度报告,监控生产活动的整个过程。其工作流程图如图2.2所示。
2.2.1 车间管理子系统数据流图
如下图2.2所示,车间管理的主要流程:根据订单建立车间的生产任务文件以及车间的物料文件。
生产 车间 |
财务 部门 |
车 间 参 数 设 置 文 件 |
生产完工管理 |
车间系统维护 |
车间任务管理 |
物料 部门 |
车间物料管理 |
领料 |
任务优先级别设置文件 |
任 务 例 外 信 息 文 件 |
车 间 任 务 文 件 |
车 间 物 料 文 件 |
车 间 任 务 文 件 |
图2.2 车间管理子系统数据流图
首先,根据车间的具体情况来建立车间参数设置文件以及任务优先级别设置文件,其中车间参数设置文件用来设置每个车间生产的货物种类及生产能力(数量),而任务优先级设置文件则用来设置每个任务的优先生产的级别。
然后根据计划部门的生产订单的订单编号来确定生产任务,并且结合生产标准来为每个生产任务建立一个生产任务文件,将订单的任务下发到每个车间,而且为每个任务建立一个时间系统来随时显示生产进度。同时还要建立一个任务例外信息文件,用来记录因特殊情况而不能按时完成或者不能完成的任务以及额外任务的信息。
建立了生产任务文件之后,根据标准制定部门所制定的生产工艺以及标准来生成车间物料文件。在本系统中生产工艺以及标准从生产订单中一并获得。
2.2.2 功能模块图
车间任务管理 |
车间管理 |
车间系统维护 |
车间物料管理 |
生产完工管理 |
工序作业计划 |
车间任务执行 |
生产任务结清 |
车间任务下达 |
车间任务确认 |
委外任务下达 |
任务模拟下达 |
车间任务建立 |
车间任务管理 |
工序计件单价 |
生产工序完工 |
生产任务完工 |
工序完工维护 |
完工工序送检 |
生产完工管理 |
工序优先级设置 |
任务优先级设置 |
车间系统参数 |
车间系统维护 |
车间物料盘点 |
任务用料领料 |
任务用料分配 |
车间物料管理 |
图2.3 车间管理子系统功能模块图
车间系统维护
如上图2.3所示,主要包含了3个部分:
车间任务管理
如上图2.3所示,主要包含了8个部分:
车间物料管理
如上图2.3所示,主要包含了3个部分:
生产完工管理
如上图2.3所示,主要包含了5个部分:
2.2.3 数据辞典
车间参数设置文件
SETUP
来源:自建
表2.1 车间参数设置表
中文意义 |
库字段名 |
字段类型 |
其他信息 |
备注说明 |
车间编号 |
WORKSHOP ID |
NUMBER(10,0) |
NOT NULL |
|
货物编号 |
CARGO ID |
NUMBER(10,0) |
NOT NULL |
|
日产量 |
OUTPERDAY |
NUMBER |
||
设置编号 |
SETUPID |
NUMBER(10,0) |
NOT NULL |
PRIMARY |
任务例外信息文件
EXCEPTIONS
来源:自建
表2.2 任务例外信息表
中文意义 |
库字段名 |
字段类型 |
其他信息 |
备注说明 |
任务编号 |
MISSION ID |
NUMBER(10,0) |
NOT NULL |
PRIMARY |
例外原因 |
REASON |
VARCHAR(50) |
任务优先级设置文件
PRIORITY
来源:自建
表2.3 任务优先级设置表
中文意义 |
库字段名 |
字段类型 |
其他信息 |
备注说明 |
任务编号 |
MISSION ID |
NUMBER(10,0) |
NOT NULL |
PRIMARY |
优先级 |
PRI ID |
NUMBER(10,0) |
NOT NULL |
车间任务文件
MISSION
来源:自建
去向:库存管理系统
表2.4 车间任务表
中文意义 |
库字段名 |
字段类型 |
其他信息 |
备注说明 |
车间编号 |
WORKSHOP ID |
NUMBER(10,0) |
NOT NULL |
|
货物编号 |
CARGO ID |
NUMBER(10,0) |
NOT NULL |
|
货物名称 |
CARGO NAME |
VARCHAR(50) |
||
货物需求数量 |
CARGO NUM |
NUMBER |
NOT NULL |
|
建立日期 |
CREAT DATE |
DATE |
||
完成日期 |
DONE DATE |
DATE |
||
当前日期 |
CUR DATE |
DATE |
||
任务编号 |
MISSION ID |
NUMBER(10,0) |
NOT NULL |
PRIMARY |
生产编号 |
PRODUCTID |
NUMBER(10,0) |
NOT NULL |
|
完成数量 |
FINISH NUM |
NUMBER(10,0) |
车间物料文件
MATERIEL
来源:自建
去向:库存管理系统
表2.5 车间物料表
中文意义 |
库字段名 |
字段类型 |
其他信息 |
备注说明 |
物料编号 |
MATERIEL ID |
NUMBER(10,0) |
NOT NULL |
|
任务编号 |
MISSION ID |
NUMBER(10,0) |
NOT NULL |
|
物料名称 |
MATERIEL NA |
VARCHAR(50) |
||
物料数量 |
MATERIEL NU |
NUMBER(10,0) |
NOT NULL |
|
物料文件编号 |
FILE ID |
NUMBER(10,0) |
NOT NULL |
PRIMARY |
生产编号 |
PRODUCTID |
NUMBER(10,0) |
NOT NULL |
2.2.4 与其他子系统的关系
与其它子系统的关系基于数据库文件的共享,即通过数据库中资料的修改实现数据的传递,如下图2.4所示
|
计 划 管 理 |
车 间 管 理 |
库 存 管 理 |
图2.4 车间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关系
来自计划管理的订单是制定车间任务文件的标准。
来自计划管理的物料计划是制定物料文件的标准。
送交库存管理的入库单是其制定入库货物的标准。
送交库存管理的物料单是其制定出库物料的标准。
本系统是在SQL SEVER 2000数据库和Microsoft Visual Studio.NET 2003平台上实现,利用了ASP.NET,ADO.NET,C#.NET等技术,具体实现过程如下:
本系统共计6个aspx页面,分别是首页workshop.aspx,参数设置页面parameter.aspx,优先级设置页面priority.aspx,任务管理页面mission.aspx,物料管理页面materiel.aspx,任务例外信息管理页面except.aspx。
本页为车间管理系统的首页,提供到各个页面的链接,如下图3.1所示,
其中:
【车间参数设置】指向parameter.aspx
【物料管理】指向materiel.aspx
【生产任务管理】指向mission.aspx
【生产优先级设置】指向priority.aspx
【任务例外信息】指向except.aspx
图3.1 车间管理首页
3.2.1 浏览功能
提供客户对参数的浏览功能是必要的,建立一个sqlDataAdapter,对参数设置文件parameter的所有记录进行查询,sql语句为 “SELECT workshopid, cargoid, outperday, setupid FROM parameter”.然后建立DataSet,将查找出的数据存入其中的DataTable中,并建立名为Client_data的会话(Session)来缓存数据,并用于各DataSet之间的数据交换中介.其关键源代码如下:
private void LoadData()
{
DataSet ds=new DataSet();
DataTable dt=new DataTable("parameter");
ds.Tables.Add(dt);
this.sqlDataAdapter1.Fill(ds);
Session["parameter"] = ds;
}
然后建立Web窗体DataGrid,用于在页面中显示查找出来的数据,如下图3.2所示.此DataGrid的数据源应绑定到DataSet上,关键代码如下:
private void UpdateView()
{
DataSet ds=(DataSet)Session["parameter"];//从Session中读出数据
DataGrid1.DataSource = ds.Tables["parameter"];
this.DataGrid1.DataBi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