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借助最近发展区,助力孩子成长》中原焦点团队刘优丽坚持分享第422天

继续说最近发展区的问题。什么是最近发展区呢?

比如娃做口算题卡的速度,现有能力是12道,它的最近发展区内可能是多少道题?

比12道题多,孩子稍微加把劲就能做到的,就是孩子的最近发展区

我们说的这些都是当下的最近发展区,那么随着孩子各方面的熟悉和能力的增强,孩子的最近发展区会有变化吗?

一定会动态变化

但是同班同学已经有一分钟可做到20道题的。同样的时间里,孩子也没有玩,没有偷懒,但就是没有其他人快。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一个看似简单的口算,它是需在通过观察,感知,注意,记忆,反馈等一系列的心理活动才能完成的。

因为个体发展的差异,每个孩子的最近发展区也不同。

由此可见,最近发展区即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也是因人而异的,而非一个标准的固定的一成不变的区域。

所以,我们说孩子的成绩没有其他孩子高,孩子现在注意力没有其他孩子的那么专注,孩子的才艺没有其他孩子那么多,这些都不代表孩子就输了

我们需要做的是找到属于我们孩子的最近发展区,让去摘自己跳起来就可以碰到的那个桃子。

那么这个摘桃子的过程中我们所提供的外部支持和帮助就是视频课程里提到的“支架”。

从不能独立完成到独立完成任务之间的距离是最近发展区,而支架的存在就是把最近发展区为现实。

如果说最近发展区是一种状态,那么我们提供支架则是一种方式,通过不断的给孩子提供支架来不断的实现和更新这种状态

如何做好“支架”,有知道是哪三方面的吗?

简单总结就是:评估,设置目标,提供支持。

第一,评估。

评估什么?

就是评估孩子现有的能力

这个需要我们平时的多观察的哈。比如,有的妈妈说从来没有计算过孩子的口算,其实在孩子做作业的时候,我们只要拿出表,默默地看,立马就知道孩子的现有能力

我们就说孩子见到人不打招呼这个事情。

现在的能力:孩子见到人不愿意张口

最近发展区:孩子看见人愿意微笑。是不是就是突破了自己呢?

最近发展区对孩子来说意味着什么?不是说所有的事情,我们都要把它一一量化来哈。比如写生字,那么孩子的最近发展区,可以是三行,可以是四行,孩子只要做了比四个多一步的努力,就是在突破。

知道孩子现在有的状态,现在可以独立做到的,其实只要我们稍微用心观察一下就可以发现。

第二,设置目标。

这里有两点要注意的,一个就是大目标拆解成小目标;另一个是聚焦目标。

1.我们先来看大目标拆解成小目标

如果目标是五分钟100道口算题,我们这个大目标如何来拆分?

拆成一分钟一做,可以吗?

比如,孩子现有的能力是每分钟12道题,要达到每分钟20道题,我们可以先鼓励孩子挑战一分钟13道,14道题,是不是?随着孩子的熟练,我们再慢慢的去突破,向最终目标一点一点去靠近。

这样对孩子来说,没有太多的压力,而且很容易造就孩子的成就感。

2.再来看聚集目标

对于口算题来说,目标就是正确率高,速度快,再者就是孩子写得标准,是不是?那我们的每一次突破和挑战就瞄准一个目标,聚集目标孩子则更容易突破目标。想让孩子速度快,那么就先不要关注孩子是不是写的标准。我们一个一个来击破,一次瞄准一个靶心。才能更快的达到又快又准又好。

目标多了,就难度高了。不好达到了

第三,提供支持。

比如孩子的口算作业,妈妈会主动帮助孩子打印作业;在孩子回避口算作业的时候,妈妈也会适时选择退让,让孩子自己来决定做与不做。

不论是给孩子打印题,还是妈妈的退让,这都是妈妈的支持哈。

这里要特别注意,对于孩子愿意做的,可以做到的,我们推孩子一把,是支持;对于孩子在逃避的,做不到的,我们忍一时,给孩子一个缓冲期,也是支持哈。因为对于逃避中的孩子来说,他的最近发展区也在发生着变化。这个时候拿起笔,就是孩子的突破。

如果我们只是一味的认为,别人家的孩子都能行,为什么自己的孩子毫无竞争意识,只会呆在自己的舒适区,而采取过激手段去“帮助”孩子。

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就会有很大的压力。要么,孩子会在巨大的压力之下完成这件事,但这会导致孩子越来越讨厌这件事;

要么,孩子会因为这不是他当下的“最近发展区”,会因为压力过大,退到舒适区,不愿意再挑战。

在父母有过高的要求下,无视孩子的成长发育水平和接受能力的话,一旦超出了最近发展区,孩子就不敢去挑战,他可能会由于无法承受的压力和无力面对的害怕,而进入到恐慌区。

他甚至可能会怀疑自己的能力,最终没办法面对挫折,就退到现有能力区(舒适区)不再出来。

现在想想看,一次看到100道口算,200道口算的孩子们,为什么会迟迟不愿做口算题,妈妈们现在心里有数了吗?

——恐慌区,不要逼孩子到恐慌区

最后给大家提供一个家庭教育“支架式应援”这是孩子成长中我们要做的支架,也是孩子遇到问题时,每一件具体的事情中我们要做的支架。

第一步:我先做。

我们有很多妈妈都会有孩子爱发脾气怎么办的苦恼

可是当我们问怎么办的时候,就会发现孩子的爱发脾气,似乎很多的时候是受到了我们的影响。

一个爱发脾气的孩子身边,好像总是有一个很容易烦躁的成人。

    这是什么?——家长的榜样作用。很多时候,我们总是要告诉孩子如何去做,但忽略了如何做的根本是家长的榜样力量。

我记得我女儿小时候总是随手丢垃圾,说过很多次,都没有作用。

后来,当她把垃圾丢到地上的时候,我都会把她丢下的垃圾捡起来扔进垃圾筒里。

不知不觉中,她不再给地上丢垃圾,对于没有扔进垃圾筒里的垃圾她也还会拣起来再扔一次。

所以说,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就先做那样的人。身教大于言传,这是古训。

第二步:我们一起做

很多妈妈都亲身实践,比如通过角色扮演的方法,去分享孩子的快乐,从中看到孩子的不足;通过与孩子的互动去引发孩子的思考,找寻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和孩子在一起做,哪怕是生活中微不足道的一件小事,都能够让孩子有所收获。

今天我想说的是另外一种一起做

昨天有一位妈妈分享了她和孩子共同学习的事情。我觉得这就是“我们做”的典范

我们本身正值在学习的期间,如果条件允许,和孩子一起学习,各自完成自己的作业,大家相互督促,学习彼此对待学习的态度,这样的亲子互动是不是比我们直接的监督孩子更妙一筹。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何借助最近发展区,助力孩子成长》中原焦点团队刘优丽坚持分享第422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