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九种读书技巧,总有一种适合你

我是购书狂,每逢购书网做促销活动,我总是第一时间买进,生怕喜欢的书缺货。书越买越多,但是看得速度却不快,导致很多的书连塑胶封膜都没拆,迟迟没有开始阅读。因为我有个观念,这些书都是我精心挑选的,要一本一本认真读。但是,实际上除了趣味性强的小说,其他诸如《禅海蠹测》、《国富论》等,一直摆放在书柜里碰都没碰。买的时候很有动力,书到了,动力减退。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我希望认真读、深入读,把书里的内容榨干(多么豪言壮志啊),才不会辜负这么好的书。真不懂自己为什么会这么想,我又不欠书的。

不过,当《高效能阅读》告诉我“读者的十条权利”时,我就轻松了。尤其是第三条,我有“读不完的权利”,便当即撕开一本书的塑封,上面已经蒙了尘。

作者原尻淳一为了撰写《高效能阅读》,看了上百本关于阅读术的书籍,选出八十九条阅读技巧。总结归纳起来,分为三个部分。

一,读书习惯的养成

读书不要有压力。我买书却不读,就是有心理压力,觉得翻开就得读完,所以一直没有翻,总对自己说没准备好(知识储备、阅读时间)。其实,对于知识含量高,需要消耗大量脑细胞的书籍,我们可以先选入门书来阅读。以哲学为例,先读《苏菲的世界》、《你的第一本哲学书》。有段时间迷上康德,他的论述和话语散见在不同的书籍中,我很想系统的学习他的理论,于是买了一本《康德与中国哲学》。结果,现在这本书成为我的枕边催眠书,而且都只翻动前十页,因为实在太难懂。

写给儿童的书也是很好的选择。不要觉得自己是成年人,看童书会不好意思。《十万个为什么》里就有很多科学知识是我们不知道的;李渔写给儿童启蒙用的《笠翁对韵》是我最近每天必读的书。毕竟,谁会专门检查你的书房呢,你想看什么书就看什么书。

如果不能每天抽出时间阅读,那么听书就是很好的方式。听书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全文朗读,“喜马拉雅”里的选择很多,而且免费。另一种是精华音频,即全书被浓缩成20分钟音频。这类书通常是关于时间管理、自我管理、商业等,在“得到”、“新世相”等平台可以收听,只需付少许费用。

收听精华音频的好处显而易见。大部分的商业、管理类书籍,称为“黑体字”书。顾名思义,书里的重点内容,都以加粗黑体字显示,如标题、文中加粗部分,只要阅读黑体字,就可以了解核心内容。20分钟音频的文稿,通常都以这些黑体字为架构,归纳整理起来。若听完意犹未尽,再考虑买书不迟,总比买来没时间读要好。

读书习惯养成后,该如何读书?

二,读书的方法

早上起来,泡一杯咖啡放在书桌上,在喝完这杯咖啡之前,我不会离开书桌,保证阅读时间。这也是作者在《高效能阅读》里提到的仪式感,使自己能更投入地阅读。我把这一点归类为外在读书法。

有外在自然有内在。内在读书法,指的是阅读技巧。速读是阅读的最重要的技巧,“速读的灵魂在于快速、多次阅读关键词附近的内容,以及获得新的视角和创意”。前面提到的黑体字阅读法,就是速读术技巧之一。速读一遍,已经可以大致了解全书框架,并能够找出关键字。接下来可以选择哪些部分略读,哪些部分细读了。

自从获知速读法,我的阅读效率提高了不止一点,可以说是质的飞跃。

个人化的阅读习惯,如下划线、做标记、贴便利贴等等,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来选择。

三,读书的目标:实践和产出

朋友迷上股票投资,买了《股票买卖指南》、《如何选股》、《再不买你就亏啦》等等一堆这样的书。三个月后我问她,炒股盈利多少,她却回答说,书看完了,但没练过手。

我朋友不是例外,很多人都这样,买了很多实战书,却不去真的实战。读书的目标就是实践,这点不必过多说明。

另外一个目标,产出,即记笔记、写读后感、书评。只有写出来,书里的知识才可能被你吸收、内化。一直都有人说,读一本书读完就忘了。既不实践也不产出当然会忘。

在豆瓣为《高效能阅读》评分,我给四颗星。这本书的优点是集众家阅读术之长于一身,让读者可以参照自身习惯找出适合自己的阅读技巧。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一点也是缺点,尤其对有选择困难症的人来说,近九十种的阅读术,还不如缩小范围,详细讲解。基于这一点,我扣一颗星。

但无论以什么样的方式读书,作者说,若想超越他人,想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须以实践和产出为目标,才能让我们事半功倍。

那,我写书评去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八十九种读书技巧,总有一种适合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