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系统地提升自己的价值?让价值共生

有智慧的人,总是让人仰望、佩服。很多时候,我们不禁想问,都是同龄人,他们是怎么提升自己的智慧的?有没有什么路径和方法可以参考?还真有,要不怎么说读书有用呢!

不过,说答案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个故事:2006年12月26日,10岁的英国女孩蒂莉·史密斯正在普吉岛海滩漫步,“突然看见海水开始冒泡,泡沫发出滋滋声,就像煎锅一样,海水在涌来,但不再退去”。她一下就认出,这是海啸要来了,赶紧告诉人们,最终挽救了大约100名在海滩上的人。

小女孩用她的智慧,实现了自救和他救。说实话,很多成年人都未必有小女孩这智慧、这判断力。按理说,小女孩这么小,智慧从哪来的呢?换句话说,是不是年龄越小,智慧越少?年龄越大,智慧越多呢?

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的陈春花教授,在《价值共生》中说:“智慧与年龄没有直接关联,千万不要认为年长的人就有智慧,重要的是,能否把信息转化为知识,并在行动中运用知识。”

一个10岁的孩子之所以能救人,就是因为她掌握了与海啸有关的知识,然后转化为她个人的知识,所以当看到相关现象,她能马上知道海啸即将到来。这个过程跟年龄大小没关系,跟知识转化有关系。

01、年龄越大,智慧不一定提升

什么是智慧?它是一种运用知识、经验、理解、常识和洞见进行思考和行动的能力,它首先与一个人的智力有关。要看智慧的发展趋势,我们先来看智力的发展趋势。

心理学领域有个卡特尔智力理论,把人的智力分为两类: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

通俗点说,流体智力指信息加工、问题解决的能力,侧重在记忆和推理层面,跟一个人的先天禀赋有关;它的发展趋势是先升后降,20岁前迅速上升,30岁后开始下降。

而晶体智力,指掌握社会文化经验而获得的智力,侧重在知识层面,跟一个人的后天学习有关;它的发展趋势是一直上升,但25岁前快速上升,25岁后上升缓慢。

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并没有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很多,一般在中年时期,智力就慢慢达到一种偏稳定的状态,相应的,用智力来处理事物的能力也就是智慧,相当于停止上升了,甚至是边际递减的。 那么智慧是如何产生的呢?

02、智慧生成的路径:知识流动链

陈教授的《价值共生》这本书,真是让我捕获了很多新知,她在这本书里,向我们展示了智慧生成的过程,也就是一条知识流动链:

也就是说,形成智慧的知识流动链,需要先有数据,就是那些客观的、没有加工过的事实;数据经过加工后,变成信息;信息经过辨别、判断,形成个人的相关知识,这是一个认知的过程;最后,把知识运用到行动当中,就形成了智慧,智慧是在运用知识之后才产生的。

反过来也可以说,拥有智慧的人,会充分获取数据,将其加工为信息,形成认知并落实到行动中,这就是一条完整的知识流动链。

从这个过程我们可以了解到,智慧的生成是一个过程,它不是知识,更不是数据或信息;而且,智慧的个人化色彩比较强,因为智慧在生成过程中所需的知识,最重要的特征就是:个人化。

陈教授强调:检验知识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你能否把别人的信息和知识变成自己的。当知识成为个人的个体知识,个人再将其形式化,最后指导行为,个人就成了拥有智慧的个体。

了解完智慧的生成过程,我们就来到最根本的步骤:如何系统提升自己的智慧。

03、三步法系统提升你的智慧

周岭在《认知觉醒》里,指出过一个系统深度学习之道,主要有3个核心步骤:

1) 获取高质量的知识,就是学习;

2) 深度缝接新知识,就是关联;

3) 输出成果去教授,就是运用。

我们想系统提升自己的智慧,核心其实也离不开这三个步骤,对照前面陈教授指出的知识流动链,我们就得出一个系统提升智慧的三步法:学习、关联、运用。

1、学习

数字化时代,学习已不仅仅局限于埋头苦读+写作,我们要更高层次地看待学习,要系统地运用现有知识去创新知识。这其中,关键要做到以下三点:

1)融会贯通

陈教授在《价值共生》中说,在一个巨变的环境里,学习本身就是不断融入环境,这是一个融会贯通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完成4小步:

i. 学会“界定问题”而非仅仅“解决问题”。要学会站在一定高度,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下,识别真问题、理解本质变化,如果陷入解决问题的困境中,问题就会层出不穷,导致我们疲于应付,丧失了真正发展的可能性。

ii. 对“特定问题”进行系统分析。特定问题对成长发展具有关键作用,只有对其展开系统分析,才可以找到关键问题的解决方案。

iii. 形成一套方法论。针对单次的特定问题,形成整体认知、行动方案,将其沉淀为方法论,为以后更好地应用。

iv. 正视所谓的“无知”问题。数字化时代,对于个体的最大挑战是未知远大于已知,过去的经验无法帮我们走向未来,我们要正视这个问题,才会要求自己学习新知识,同时,也能开放自己,与其他人合作,借助合作获得新知识。

2)终生学习

学习的第二点,就是要保持终生学习。终生学习既指时间跨度,又指学习能力。

陈教授在《价值共生》里,把知识分为两种:存量知识与动态知识,未来一定需要两种知识并存,两种知识也是需要我们终生学习的。

存量知识指我们运用自己的学习能力,获得已有的知识内容;动态知识指在已有的知识内容基础之上,拓展这些知识并形成新的知识价值,然后运用到实践中去,它跟想象力、理解力有关。

3)突破自我极限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是在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里,需要突破三个障碍:

i. 突破“自我”的障碍。不要过于深陷在自己的认知里,会阻挡与他人的合作,导致无法理解对方,无法正确处理与他人、与外界的关系。

ii. 突破“事实”的障碍。很多时候,我们以为的“事实”,其实并非事实。要知道,我们依赖于自己信仰的真理,但是信仰的真理与真理永远存在差距。

iii. 突破“经验”的障碍。经验虽然能帮我们解决很多问题,但要警惕的是,当经验不变而事物改变时,经验就成了绊脚石。

以上,我们就说完了系统提升智慧的第一步: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关键的三点:融会贯通、终生学习、突破自我极限。接下来,我们来看第二步。

2、关联

这一步对应上面知识流动链里的由信息到认知的阶段,也就是鉴别、判断、理解知识、形成自己认知的阶段,那怎么形成自己的认知呢?

我们常常感觉学到了很多、很充实,但事实上,新知识并没有与我们已有的知识系统产生关联,只是在系统外游荡,时间长了就走丢了,最后我们什么都没记住。那如何才能把新知识变成自己的呢?答案就是关联,把别人的知识,拼接到自己的知识树上。

关联是学习的重要环节 周岭《认知觉醒》

实现关联的一个很好的方式,就是运用思维模型。

思维模型是对这个世界的简化模型,每个人脑子里都有一个自己的思维模型。打个比方,它可以是一棵树,也可以是一个大冰箱,根据每个人自己的想象。比如,如果是个大冰箱,每一层都放着你按自己标准分类好的东西,需要找哪样东西(知识点)时,直奔那一层就能找到。

著名投资人查理·芒格说:

“基本的、普世的智慧是什么?嗯,第一条规则是,如果你们只是记得一些孤立的事物,试图把它们硬凑起来,那么你们无法真正地理解任何东西。如果这些事物不在一个理论框架中相互联系,你们就无法把它们派上用场。

你们必须在头脑中拥有一些思维模式。有些学生试图死记硬背,以此来应付考试。他们在学校中是失败者,在生活中也是失败者。你必须把经验悬挂在头脑中的一个由许多思维模式组成的框架上。”

这个把新知识关联到已有的思维模型上的过程,就是思考,思考就是链接思维模型的过程。我们每天学习、工作和生活,会形成很多知识、概念、经验,适时把这些总结起来,建成自己的思维模型,是提升智慧的重要一环。

某种意义上,提升智慧的过程,就是不断建立新思维模型、链接老思维模型的过程。

说完了关联,接下来我们看系统提升智慧的第三步。

3、运用

运用就是指导行动、实践检验的过程,也是提升智慧的关键环节。

怎样才是真正拥有智慧?陈教授说,“被理解消化后,经实践验证的,才是有价值的知识,只有经过这一过程,人们才会真正拥有智慧。”

网络综艺《奇葩说》,很多人喜欢看,源于素人们输出的各种奇奇怪怪的观点。而每一期辩题,观众才不关心最终到底哪一队赢哪一队输,他们真正关心的是,听完某个辩手的发言,自己心里终于有了自己的答案,得出了自己的结论,这才是这个节目最有价值的地方。

陈教授说:“我们得出自己结论的过程,就是知识运用的过程。它作为一种支撑你的信念,增强着你的行动力。”

真正拥有知识就会知道,每个人都无法停留在已有的知识体系里,不敢停下来或放慢学习的脚步,每天都要学习和思考,否则,已有的知识就会变成经验,而知识一旦成为经验就可能就变成障碍。因为事物是不断变化的,经验只是对过去的验证。所以,运用也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循环的过程。

总结一下,我们要想系统提升自己的智慧,光靠长岁数是不行的,必须了解智慧生成的路径和过程,它是一个知识流动链,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关联和运用三个步骤来不断积累和提升自己的智慧,这三步每一步都很关键。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何系统地提升自己的价值?让价值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