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露天电影

好友发了一组乡村露天电影的图片。一时间,引来大家纷纷点赞。熟悉的电影幕布,陈旧的投影箱,霎时从记忆里跳出来,童年快乐的一幕幕浮现在眼前。

每逢年例,村子会请人来文帝庙前放电影,连着放三个晚上。年例前,村长就会挨家挨户收钱,用来买贺年鞭炮和放电影,每家也是两三块钱。到了年例那天傍晚,家家的孩子都催母亲快煮晚饭,一心想着早早吃过饭,好搬凳子去霸位。有的早早拿凳子去霸了位,回来胡乱扒几口饭就当吃过了。到七点多,大家都陆陆续续出门了。他们拿着手电筒和凳子,向文帝庙走去,一路上,人们聊天的说话声、大黑狗的吠叫声、父母喊自家孩子的叫声、孩子响亮的应答声、还有路边草丛的虫鸣声,各种声音混杂在一起,使得那条乡间小路一时热闹起来。

八点多,两个放映员来了。他们提着两个箱子,那里面放着播电影的工具,我们都很好奇,一窝蜂的围着去看。放映员说:不要挤,等会儿放出来就能看了。说着,他们利索地将工具拿出,把幕布挂到事先已备好的两条竹竿上,四角拉平衡,电影的屏幕就弄好了。接着,把一圈圈的电影胶片取出来,置于桌上,捣腾几下,放映机就通上了电源。

放电影前,先是烧鞭炮。村长和几个小伙子把长长的鞭炮绕成圈,摆在文帝庙前面的空地上,招呼大家走远后,便点燃鞭炮。噼里啪啦的炮声响起来,热闹又喜庆。鞭炮烧完后,就开始放电影了。我们欢呼雀跃,半步不离的围着放映员转,看看他如何能让陈旧泛黄的幕布放出电影来,有的小孩不停地问“放什么电影呀?”放映员一边拨弄着播放机,一边笑着卖关子:“你爱看什么电影?”引得我们都很心急。

这时,那只看起来很笨重的投影箱,发出了一束光,光束里像是有很多灰尘似的,还引来扑灯火的细小飞蛾,在光束里上下翻飞,白色的幕布上,呈出闪闪晃动的斑状雪花点来。幕布亮起来了,村子四周都是漆黑的,那块幕布因为有了投影,变得神气起来,像一个超大屏幕的电视机挂在半空中,电影胶片开始缓缓旋转,慢慢导入影片的开头。我们都睁大了眼睛。

啊,是粤剧。原来第一晚都是放粤剧的。小孩子们失望极了,因为他们看不懂唱的是什么,也不喜欢看。大人们却很喜欢,好像没有比这更好听的曲子了。有些看过的,兴致勃勃地聊起来:这是《唐伯虎点秋香》,唱得那真是一个好听!小孩子坐不住,一会儿跑去放影机前,在那一束光里上下晃动起自己的小手,或作飞鸟,投影在屏幕上。被大人们斥责后,只好跑开去玩了。玩什么呢?有说不完的趣事,捡地上烧剩的一颗颗小鞭炮,用香来点;口袋里揣着一毛两毛钱的,就往小卖部跑;有的跑进文帝庙去抠凝固了的烛泪,放到小铁罐里加热烧融,倒进小竹筒里,再造蜡烛;也有一些结伴到路边去捉虫子……小孩子玩累了,粤剧还没唱完。这时大人们看得入神了,有的孩子睡着了,大人也不愿回去,只把孩子抱着,津津有味的继续看。

第二晚,放的终于是我们小孩子喜欢的电影了。是李连杰演的《少林寺》。想起来,那是我印象中最难忘的一部电影了,也许是因为在那个时候,看一场露天电影是梦寐以求的。虽然投放出来的影片不太清晰,偶尔风吹幕布,也会晃动,但这样的一场电影给我们带来极大的幸福感。整个看影过程,我们都目不转睛地看着,瞧着幕布上精彩的流动影像,伴着画面同期声,我们忘记了周围的一切,仿佛置身于影片中了。剧中人物的声音和情节,好像就在我们周边,看到精彩的地方,小孩子们不由自主地发出呼声。记得有个小孩看得太入神了,情不自禁地跟着剧中人物打功夫,引得大家哈哈大笑。

夜的微风,送来阵阵舒爽,一轮皎洁的圆月照耀着大地,风吹过小树林,发出沙沙的响声。电影幕布前,孩子看得专心致志,大人们围坐着聊家常,聊聊地里的庄稼,生活中一些见闻。因着看电影,大家难得这样人齐,这大概是勤劳的村民们,一年之中最美好的休闲时光了。到了十点多,电影差不多就放完了。孩子们意犹未尽,像一群小鸟一样,叽叽喳喳地讨论起来,有的啧啧称赞剧中人物的功夫厉害,有的说长大后也当放映员,就可以看遍所有电影……

电影散场,人们拎着板凳,或牵着或抱着孩子,一路聊着回家去。月亮照亮了乡间小路,草丛里的虫子在欢歌,风吹得树叶沙沙作响,仿佛在窃窃私语,它们一定和孩子们一样,刚刚散场便开始期待下一次电影之夜。

你可能感兴趣的:(乡村露天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