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更伴耶丨《啥是佩奇》刷爆朋友圈,他们是这么切入的

阅读日更丨我们的喜好,源于交流——《影响力》

除了对人外观的偏好,恭维也会提高别人在我们心里的评分。乔吉拉德强调了一个重要的事实:我们特别喜欢听人恭维奉承——即使知道对方可能是在拍马屁,但是和那些什么都不说的人比,总还是会有所倾向。

同时,对我们曾有过合伙,或者接触过的人,更容易产生好感。曾经有过一个实验,屏幕上飞快的闪过几个人的面孔,即使受试者根本来不及记清自己见过,但是一张面孔出现的次数越多,在后面的试验中,受试者就对这个人越有好感。

同样的,在微信群里有一些人,既不是什么政界翘楚,也不是金融大咖,甚至连群主都不是,但他们往往会有很强的影响力。究其原因,是因为这些人总是在微信群里“晃”,没事就说两句,发个图片,或者别人说话了,他接个下茬儿。不管说的什么,有用没用,当这个人想要发起活动,或者拉选票的时候,呼声往往很高,这就是熟悉所产生的好感。

这种方式也可以用于消除敌意。

马三立老先生有个相声段子,说两个人骑自行车撞到一起了,俩人不依不饶,闹到了派出所。警察的做法是,不闻不问,把他俩关在一起。两个人从先前的大打出手变成冷战,后来开始慢慢交流,最后也不报案了,跟兄弟俩一样出了派出所,还约好一起吃饭。

可见,加深接触亦可化解敌意。


写作日更丨《啥是佩奇》刷爆朋友圈,他们是这么切入的

凯叔讲故事,从“那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切入隔代的爱。

文章首先讲述了一位生在福中不知福的宝妈,在孩子姥姥回老家之后,才深切体会到这一份得来不易的幸福。

然后讲述了另一位边开店边带娃的宝妈的不易。

接下来用“老漂”的数据,引出了一位常年四处带娃的“超人奶奶”的故事。

写手圈从爷爷的情感入手,如听见鞭炮声,出门却没见到的孙子;打电话得知孩子不会来,一路失魂落魄等细节,引出回家过年,让父母高兴的话题。

但是一家三口,四位老人,回谁家过年呢?

知乎上发起了讨论,大家各执一词。也有远嫁他乡的姑娘,每年只有春节能回去一次。

结尾,落了个俗套,把父母接到身边来。

试问,如有有能力有条件,谁不想呢?

酷玩实验室把这个热点,只作为了一条新闻。转载了央视文言文版的介绍,然后用文言文进行了点评。

槽边往事的和菜头,则从拍摄的角度分析了自己为啥不喜欢《啥是佩奇》这部商业预告片。

过年永远是回家,场景永远是乡村,打动人的总是片中不能体会父母苦心的孩子。

他对比了一则台湾广告,一个母亲不会英文,第一次坐飞机,三个国家,三万两千公里,却在机场被拦下,因为地勤以为她带给刚生产完的女儿地带药是违禁品。

由此,和菜头探讨了更多的亲情的可能性——父亲不应该总是沉默寡言,目前不应该总是喜气洋洋的包饺子,非典型性父母,应该更多的呈现在荧幕上。

而各路金融公众号,纷纷蹭热点,把理财配齐!把保险配齐!把你们的钱统统放到我们公司,我们帮你全都配齐!


自由日更丨不要和错的人纠缠

今天人民日报发了一条微博其中一句是:不要和错的人纠缠。

这是要传递怎样的价值观呢?

什么是对和错?这世界上真的有绝对的对和错吗?对错可能只是某一个阶段的现象,比如谈恋爱的时候两人吵着分手,可能每次吵架都会说分手,最后却结婚了,那中间这种吵架,甚至于冷战和针锋相对,真的是错的吗?不少夫妇吵了一辈子依然过得很好。

纠缠,当我们在纠缠的过程中,如何能知道这事儿是对还是错的呢?

马云说: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而大多数人死在了明天晚上,看不到后天早晨的阳光。看到阳光之前的难关,压力,失败和不认同,就一定是错的吗?如何才能知道最后能有个好的结果呢,很难诶!所以在纠缠的时候我们不太容易判断它的对错。

还是拿恋爱举例,女方要分手,男方不同意,一边儿挽留,一边儿开导可能就是因为拉着女方的手多了这么一秒,让女方心软了,选择留下来,最后俩人白头到老。但是谁能知道是多拉一秒还是多拉两秒女孩儿会心软呢?这次留下了,以后就不会再闹了吗?即使以后不闹了,那真的就能携手走完一生吗?谁也不知道。

人生最有意思的地方,就在于存在许多不确定性。

我一直信奉一句话:自己负责完善过程,老天负责提供结果。

所以这句话,并无法传递明确的价值观。

我推测人民日报这句话,只是在秀波事情背景下的态度——有妇之夫不可攀。黄花大闺女,明知对方有家室,甚至有小四小五,依然陪了人家6、7年,工作也不要了,自己的圈子也放下了。结果分手后,被设计身陷囹圄。你跟他谈感情,他跟你谈法律,所有人都能看出这是恶意报复,但是整件事情都是合法的。

是不是错的人,在一开始就有苗头,在权衡感情和伦理之间,应该选择公允价值观。

因此,人民日报强调:不要和错的人纠缠。

你可能感兴趣的:(三更伴耶丨《啥是佩奇》刷爆朋友圈,他们是这么切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