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他人的生死,体悟自己的人生

你是否见过人死后的样子?

你是否看过人在垂死挣扎,不想死去的模样?

你是否经历过,和死神赛跑,生死时速的紧急救援?

这些问题对于我来说,答案都“是”。而对象都是同一个人,我的姥爷。



那天晚上,老妈打电话来说姥爷喘不上气,我赶紧打了120。当时,救护车来得很快,一个医生,一个护士,另外就是司机,三个人,拿着软担架,在我的指引下爬上3楼。

医生说人手不够,指挥着我,四个人抓住软担架的四个角,一起把姥爷抬下了楼,送去医院。

在救护车上,医生给姥爷戴上氧气罩,他的喘气症状就减轻了。到了医院急诊室,医生又是一番检查。护士让我我签单,结算救护车费用。

由于是肺癌晚期,经历了无数次抗癌治疗,姥爷的身体已经很虚弱了,在医生的建议下入院观察。第二天,姥爷又经历了一次呼吸衰竭,人就走了。

这是我第一次经历人的生死,也是我第一次接触中国的急救系统。


我们中国人向来都是忌讳谈及死亡的,但是往往不谈,却又会在第一次面对死亡的时候,就必须忍受自己痛失所爱,伤心欲绝。

所以,在拿到《一千个陌生人的生与死》这本书时,我很好奇,作者看过了那么多人的生死,会是什么感觉?外国人面对死亡,经历的急救措施,和中国一样吗?

本书的作者凯文·哈扎德,在美国亚特兰大做了近十年的急救员,在这期间,他见证了无数人的生死,从一开始的不适应,到后来的看惯,甚至看透。

书中详细记录了凯文是如何被培训成为一个急救员,怎样从急救生手到熟能生巧,遇到形形色色的同行,以及千奇百怪的病人等等,书中的纪实描写,让人仿佛身临其境。

凯文曾当过兵,当过记者,出过书,做过送报员,这些经历都让他的笔下流淌出,朴实却又深刻的文字,这本书一出版就得到了美国《人物》《书单》《出版周刊》的大力推荐。


国外急救人员的工作是怎样的?


关于成为急救人员的培训,书中说:“我们只有一个手腕血压仪、听诊器、手表和手电筒。我们会拥有一般常识和八个月的在校经验。”

凯文是怀着好奇以及补贴家用的想法,参加的急救员培训。八个月的培训结束,考试过关,急救人员就能够去医院、消防队、911等求职面试,从事这一份在外人看来,救人于危命的神圣工作。

在书中,我们能见识到不一样的救护车。比如在凯文第一个任职的地方——飞思美,就有911出勤专用的救护车,也有私人救护车,后者是为了接送慢性病人,来往医院和透析诊所或养老院的。

凯文见到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病人,就是一个垂死老妇。她甚至签署了不予抢救书,凯文等急救人员的到来,只是默默看着她生命一点点消逝,直至死去。

美国的救急工作很繁杂,早出晚归是常态。凯文他们出勤时,会开车救护车在路上跑,或是听调度员的调度,或是主动发现救援情况。他们会经历毒贩与警察的枪林弹雨,会遇到流浪汉和做特殊工种的女人,会和醉鬼、疯癫的流浪汉大打出手等等。

但这些人在急救人员看来,都应该一视同仁,没有好人坏人之分,只存在救与不救的区别。

急救并非神圣,它也许只是一份工作。



每个急救人员都是天使吗?不,比如凯文服务的第二个地方,911在富尔顿县的合作项目,他在遇到了杰瑞。

杰瑞对于急救是一种无所谓的态度,他会同意在酒吧打架脖子严重严重的姑娘离开,会带自己的女朋友不经允许就参与急救过程,甚至在急救车上睡觉。

对于很多人而言,急救只是一份工作。

很多救援队员只是兼职,本职工作可能是一个健身教练、电工、承包商、税务代理人等等,他们在经济不好的时候,选择这份工作,既显得崇高体面,又能减轻家里负担。

最初的凯文也是这么认为:

“从大学毕业之后,我就是在做一份工作。我一直在那里,但从来没有投入过。缺乏热忱、缺乏专业精神、缺乏奉献。我准时上班,除了安排的工作,多余的我什么也不做。这样的态度也被带到了紧急医疗救援当中……”

他在书中如此坦诚揭露了自己初期对这份工作的态度,和大多数救援人员一样,他没有把心放在工作上。

当他看遍生死后顿悟,这份工作才变得神圣。


凯文在遇到克里斯、马蒂这些优秀的搭档时,才真正看到一个人是多么热爱急救,并把这份工作当成了一种信仰。

你无法想象人会因为各种伤害,变得面目全非:

一个吸食海洛因的病人,在公路上飙车,掉进山沟里,两腿都受了伤自己却感觉不到,硬是从车了爬出来,“受伤骨头的末端一下子就穿透皮肤露了出来……上段和下段的骨头已经翘起来,形成一个奇怪的交叉形状。”

一个砍树工人从树上掉下来,电锯惊魂,碰到了他的脸,“从一只耳朵割到另一只耳朵”,面部的组织都被割成一团浆糊,以一种可怖的方式挂在下巴上……

面对这些情况,充满信仰的救援人员展现的是与一般人不同的面貌。

他们主动发现险情,不顾个人安慰,不存在歧视与高高在上,凯文从他们身上学到的不仅是救援知识,还有对这份工作的敬畏。

虽然后来因为孩子的出生,自己的一些原因,他离开了救援岗位,但这十年的救援生涯,却真真切切地让他感受到了:

人应该对生命有所敬畏,活着一天,就应该好好地活。

你可能感兴趣的:(见证他人的生死,体悟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