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治疗糖尿病,最新临床研究与临床应用的重大突破(中科西部细胞研究院等机构)
截止2019年8月29日,美国临床研究网站http://clinicaltrial.gov共登记了103个干细胞治疗糖尿病相关的临床研究,其中75个研究已完成。
在所有研究中,中国占了27个。
我国同美国、欧洲一并,是在此研究领域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量变产生质变,我国科学家运用干细胞手段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临床研究已获得数项突破性成果,这些成果不仅使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极大缓解,更对我国干细胞研究在国际地位的提升、国内细胞治疗相关政策的制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接下来我们就挑选一些典型案例与大家分享:
案例导读:
现已知,可分化为胰岛β细胞的干细胞类型包括:MSC间充质干细胞、成体干细胞、诱导多能干细胞等。由于异体胚胎干细胞和诱导多能干细胞存在较大的致癌风险,科学家们将更多目光投向了对自体间充质干细胞和自体造血干细胞的运用上。
Ⅰ -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2型糖尿病案例
数据显示,在我国糖尿病患者中,90%以上为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复杂,常见于中老年人,肥胖者发病率高。在并发症上,相比于1型糖尿病易引发的视网膜、肾和神经病变,2型糖尿病还易发生心、脑、肾、足或肢体血管动脉硬化性病变。
案例1:异体胎盘间充质干细胞治疗2型糖尿病(2011,全球最早之一)
研究者:韩忠朝教授科研团队
治疗对象:10名胰岛素依赖的2型糖尿病患者
治疗方法:3次胎盘间充质干细胞静脉注射
治疗结果:10名患者胰岛素用量大大降低,平均减半。胎盘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没有出现发烧、发冷、肝损伤和其他副作用,肾脏功能和心脏功能得到明显的改善。
↑ 治疗后患者胰岛素用量平均减半
结论:证实了运用胎盘间充质干细胞治疗2型糖尿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案例2:自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2型糖尿病(2016)
研究者:中科西部细胞研究院 联合华西医院
治疗对象:180名2型糖尿病患者
治疗方法:3次自体间充质干细胞静脉注射
治疗结果:自体间充质干细胞耐受性良好,能有效缓解血糖,增加患者的C肽水平和调节胰岛β细胞水平。结果显示,168例患者停止使用外源性胰岛素和药物,其中最长停用时间达52个月。
结论:自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2型糖尿病具有安全性和潜在效果。
案例3: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和利拉鲁肽组合
治疗2型糖尿病(2016)
研究者:南京军区护理中心
治疗对象:18名2型糖尿病患者
治疗方法:患者被随机分两组,分别接受LIRA(利拉鲁肽)治疗或LIRA+MSC(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组合治疗
治疗结果:LIRA+MSC组合治疗能改善葡萄糖代谢和β细胞的功能。
结论:利拉鲁肽和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组合治疗2型糖尿病效果良好。
Ⅱ - 造血干细胞治疗1型糖尿病案例
1型糖尿病主要是因为胰岛的β细胞被自身T细胞破坏,胰岛素缺乏导致,绝大多数是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时停止免疫损害、改善β细胞功能是关键。
案例4: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治疗新发1型糖尿病(2012)
研究者: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治疗对象:13名新发1型糖尿病患者,其中10名伴有糖尿病酮酸症
治疗方法: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治疗结果:患者的免疫活性得到调节,胰岛β细胞功能被改善。
结论:移植自体造血干细胞治疗1型糖尿病具有安全性和有效性。
Ⅲ - 干细胞治疗糖尿病并发症案例
数据显示,3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几率超过46%,5年以上的患者出现几率提升至61%以上,10年以上的患者则有98%被各种并发症困扰。糖尿病截肢是非糖尿病的10-20倍,绝大部分糖尿病患者最终死于并发症而非糖尿病本身。
案例5: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引起的肢体缺血并发症(2015,国内最早之一)
研究者:中科西部细胞研究院 联合空军总医院 汪孝全团队
治疗对象:68名患有糖尿病的危重肢体缺血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移植组
治疗方法:将患者的自体干细胞多点肌肉注射至缺血肢体
治疗结果:随访3 - 6个月后,与对照组相比,移植组患者大大减轻疼痛和溃疡、完全愈合率翻倍、无截肢、无不良反应、血管造影评分明显改善。
↑ 移植三个月后患者症状得到显著改善
结论: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引起的肢体缺血并发症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和新颖的治疗方法。
结论:间充质干细胞为糖尿病的治疗提供了一种安全、可靠的新方法。
最后需要特别指出,在干细胞治疗糖尿病的科研成果跻身国际梯队的基础上,近两年我国细胞相关政策密集发布,正在极大助力我国干细胞领域的发展,形成正反馈循环。“科技人员努力解决技术瓶颈,卫生管理部门制定出台适宜的政策法规和技术标准,新闻媒体正确进行科普宣传,医药企业严格质量控制,各方面齐心协力就可以产生结果,就是引领全球的中国干细胞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