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随笔:人间有味是清欢(十五)

文/王少明

曾看过这样的一则新闻“瓜菜变味,是否是化肥惹得祸?”有人说现在的水果不甜了,蔬菜没味了。

的确,在城市里生活的人们都有这样的感受,很多蔬菜的味道好像变得没味了。这只是一个微小的方面,只是没味了,影响了口感,然而却不影响人们的健康。而有毒有害的食品的存在却切切实实的影响着百姓的健康。

民以食为天,食品的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现在的食品市场的一些现状也令人堪忧,有毒的食品、不卫生的食品时时会见诸报端,着实让人堪忧。即使有的食品安全问题只是某一个方面,但是与百姓利益攸关,也会引起百姓的关注和担心的。

食品的安全问题主要出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食品供应的安全保证,另一方面是食品质量安全。有毒有害的食品主要是以以下几种途径存在:

一是用霉变或是假的原料加工而成的伪劣食品,如“毒大米”、“皮革”奶粉、“工业明胶”酸奶、肥仔米、“馅月饼”等;

二是滥用食品添加剂,苏丹红鸭蛋、三聚氰胺奶粉、在果冻中过量添加防腐剂等。

三是加工过程产生食品污染。有毒食品对人体的危害是巨大的,在没有被曝光之前,很多有毒有害的产品正危害着人们的健康。很多食品的毒负作用虽不够明显,但会逐步的对人体的健康进行侵蚀。而一旦曝光之后,伴着有毒食品的一系列问题便随之而来,如监管的不利,监督的不到位等。

对于有毒有害的食品,很多生产者知法犯法,皆因其中有巨大的经济利益。如地沟油流入餐桌,正是因为它是几乎被废弃的垃圾油,已无成本可言,只是经过加工处理,便又流回市场,这中间的利润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形成了回收、加工、销售的链条化。

即使小小的一枚鸭蛋,为了蛋黄鲜红好卖,甚至买上高的价钱,便出现了苏丹红鸭蛋。运用这些有毒的产品或是添加剂,无非是降低成本、提升利润空间、增加产量、美化外观,而不通过正常的合乎食品的安全的手段,而是通过用有毒有害的添加剂的手段来获取经济利益,在危害了百姓的食品安全的同时,有的已经触犯了法律。

有这样的例子,说明了食品安全是息息相关的,也就是那生产毒大米的不吃毒大米,保不齐吃了苏丹红鸭蛋,生产苏丹红鸭蛋的不吃咸鸭蛋,保不齐吃了地沟油,也就在饮食这样的链条上,人人都无法逃脱,唯有诚实守信,合法经营,才能让人都吃上放心的食品。

如何才能确保百姓餐桌上的安全,如何才能保证食品的安全呢。

一是要建立健全食品卫生监管制度。在现有的制度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完善食品卫生制度,尤其是对食品的添加成份加强管理,对那些添加剂可以添加,那些添加剂不可以添加,应该有具体而细节的规定。同时要运用科技手段,加强检测管理,尽早的发现和处理有毒有害食品的生产企业。

二是要加强监管力度。要强化对食品市场的监管,加大对食品流通市场的监管力度。要全方位、全覆盖,要及时的发现食品安全中存在的隐患,而不应该是被报道后才进行处置,要把危害食品安全的行为扼杀在摇篮里,防止危害食品安全的犯罪发生。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是多部门监管体制,各部门职能交叉,职责不清,以至于出现相互推诿扯皮,最后谁也不负责的现象。因此政府应进一步理顺有关部门。可以采用一个部门对一个环节的监管原则,明确各部门职责。这样会使各部门分工清楚,职责明确。

三是要加大对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打击力度。加大标准执行力度,对制售质量不合格的厂家除以高额的罚款以外,如涉及犯罪的,也应追究刑事和民事责任,以提高违法成本。同时引入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强化食品包装标识,建立食品的可追溯系统,明确谁生产谁负责的责任划分。在加强监管的同时,要进一步的加大对食品安全犯罪的打击力度。发现有黑作坊或者生产有毒的食品,一定要及时的依法取缔。发现有生产食品的环境不卫生的生产厂家,要严厉打击,加大处罚和监管力度,在处罚的同时要加强后期的监管,防止危害食品安全的行为的延续。

(2019.01)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学随笔:人间有味是清欢(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