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态度的养成

翻译 王健波

在理科教学中,教师最应该注意的,就是养成孩子的研究态度。只是把老师讲的知识记住,效果微乎其微。现在,即使是大学生,往往也全靠听课,缺乏自主研究的风气,让知识停留在表面。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从小学开始,理科教学就只强调对知识的记忆。养成研究态度,最需要的是让孩子多提问题。需要通过训练,让他们觉得不能提出疑问是一件丢脸的事。对于孩子提出的问题,教师应该采取的态度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一种是回答不上来,另一种是能够回答。

对于前者,教师往往会随便地敷衍作答。这种态度当然是非常不好的。这样一来,孩子就只能记住错误的,或者即使完全没有错误,也只能是肤浅的解释。我希望,在这种时候,老师不妨主动承认自己不知道,跟孩子说我回去查一下,大家也认真思考一下,应该会有各种有趣的发现之类。总之,就是要充分地向孩子提倡一种精神:不知道并不可耻,不能提出疑问,或者提出了疑问而不思考、不寻求答案才可耻。教师采取这种态度的必要性就毋庸赘言了吧。

对于后一种情况,我看到很多教师会若无其事地回答:这都不知道,就是这么回事。这也是理科教学中的大忌。因为这样会让孩子觉得不知道是很丢脸的,从此以后,他可能再也不会提出任何疑问,更不要说寻求答案了。然而,无论多么简单的事情,如果认真调查,常常会发现没有那么简单,甚至有不少问题,即使全世界的学者聚在一起,都无法解决。比如,用酒精灯从下方加热烧杯时,产生的水蒸气会在烧杯的外侧冷却,结成水滴附着在烧杯上。如果有孩子观察到这一现象,并问为什么,教师如果回答地模棱两可,当然是不好的。但是,如果老师知道答案,却漫不经心地解释:这没有什么,酒精燃烧时产生的水蒸气,碰到烧杯壁就会凝结成露珠,我觉得是非常无趣的。因为除此之外,还有各种各样跟水有关的有趣问题。例如,水蒸气要凝结成露珠一样的水滴,需要有灰尘等微小的物质作为凝结核;根据玻璃表面性质的不同,水滴的附着状态也会有一定的差异。完全不考虑这些,而让孩子产生用一句话就能解释所有问题的感觉,是不好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不妨这样说:这个问题比较复杂,简单来说是这样的,大家可以思考一下除此之外还有哪些因素。这样就能加强他们的求知欲,让他们养成研究的态度。要让孩子知道,科学并不是简简单单就能抵达终点的。有时候,还需要进一步反问,让他们思考。当然,不可能对孩子的每一次提问都如此应对,但我希望教师的根本态度是这个思路。

还有一点,虽然在小学阶段实施起来可能有些困难,但是在教科学课的时候,偶尔加入一些历史色彩,也是有益的。当然,不可能面面俱到地讲述整部科学史,只讲关于某个事项的历史就好。比如,在上古时期,人们认为世界由地(土)、水、火、风四大元素组成。后来有了化学元素的概念,新元素渐次被发现,现在人们认为,是八十多种元素通过各种组合,构成了一切物质。直到不久之前,元素还被认为是永恒不变的物质,但是镭等元素被发现之后,研究表明,元素也会发生变化,还必须考虑元素原子的内部结构。原子的结构现在还是一个未解之谜,有待今后的学者去研究发现。然后鼓励孩子努力学习,长大以后也做出前无古人的大发现。这样就可以激起他们的研究精神。光也是,人们曾经一度以为,是人的眼睛发射出的某种物质,碰到物体之后形成视觉。牛顿认为光是物体散发出的微粒子,直到惠更斯提出光波动说,又过了几多岁月才被人们接受。而且一开始,光被认为是具有弹性的以太波,后来才肯定是电磁波。但是,尽管现在物理学已经有了巨大的进步,但是关于光的本质,还有许多尚未解决的问题。在教学的时候,要让孩子多少了解一点这些历史,绝非难事。希望教师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孩子知道科学并不是绝对的,永远有继续研究的余地,等待诸君研究。但是,有一件事千万不要让孩子产生误会。那就是,虽然新的研究有无限的可能,但是在着手那样的研究之前,首先必须抵达现有知识的终点。如果没有理解这一点,孩子就可能产生无视旧有知识,一味天马行空的倾向。这种人往往不屑于接受正规教育,还自以为有独创性,令人惋惜。但不管怎样,我还是确信,对于简单的知识,在教学中加入一点历史的维度,是非常有益的。

(一九一八年十月《理科教育》)

你可能感兴趣的:(科学态度的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