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文化的典范,忧国忧民的奇才——《悲陈陶》和《对雪》解读

安史之乱之始,准备投奔新皇帝的杜甫,在路上被叛军俘虏,被押回长安,因为官小,没有被囚禁,但也一时逃不出长安。新皇帝,立新功,当然要反攻,夺回长安,敌人蓄谋已久,大唐的日子过得太安逸了,士兵缺乏训练,万里挑一的将领也一时难以找到,会被一些人钻空子,一旦能力与地位不匹配,失败有时很可怕。这不,身在长安的杜甫从人们口中得到了陈陶失败的惨痛消息。杜甫会想到什么?失败的原因分析,再战斗的建议?但是,在诗歌里,他只能回荡一种感情,是什么?往大了说,忧国忧民,不是干巴巴,而是痛彻心扉。 《悲陈陶》就是这样一首诗歌。

题目“悲陈陶”,为陈陶失败悲哀,“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陈陶泽中水。”杜甫直接啊,参加陈陶战役的士兵是西北十郡的好人家的小伙子,但是,在这次战斗中都死掉了,他们的血流进了陈陶泽中,染红了泽中的水,好像这一大片泽中水都是那些年轻士兵的血,惨不忍睹。我想到这些士兵可能是我邻居的小儿子,可能是我的亲人侄子,甚至是我的儿子,我怎能心无哀痛?更何况现在是孟冬时节,天气寒冷,我的心更寒冷,那些死去亲人的家人该是怎样的心情?寒彻心扉也不为过!首联交代了时间和战争结果,并不是完整的客观实录,却比真实的历史记载更加让人触目惊心。

“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你看看战场,广大的旷野,天气晴朗,四万正义之士一同死去,残阳如血,与泽中战士的鲜血形成了对照。我不敢想象,这四万将士一同死去是怎样的惨烈,我只能想象,他们死去之后,是一片寂静,是一片肃穆。首联交代的不够,颔联再次交代战场情况,杜甫把这次战役最让人惨痛的部分全给展现出来了,剪辑得好。

“群胡归来血洗箭,仍唱胡歌饮都市。”杜甫身处被叛军占领的长安,看到的是回来的胡人,背上的箭还有鲜血在滴,这血真让人难过,可是,胡人仍旧唱着胡歌在都市中饮酒,他们多欢乐,我的内心是多么的痛苦。这一联写胡人胜利归来的情形,失败者看胜利者,总是受到一万点伤害。

“都人回面向北啼,日夜更望官军至。”身处长安的人面向陈陶的方向啼哭,这次官军失败了,我们还是日夜盼望官军再次战斗,为了收复国土,我们要踏着烈士的尸体继续前进。这联是在写都人,那些身陷长安而又心在朝廷的人,这样的人有多少?杜甫算一个吧。

有时候,诗人真无用,杜甫也是,身陷长安,他能干什么?除了喝酒消愁,除了写诗。

于是在这样一个大雪纷纷的日子里,写下了这首《对雪》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很多新鬼和一个老翁形成了强烈对比,一个在哭,一个在吟诗。杜甫是在痛恨自己吗?是吧。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而此时的天气阴沉,向外一看:乱云低低的压在天上,天已经黑下来了,风狂雪暴,雪在空中回旋飞舞。气压低得让人愁苦,风狂雪暴让人心烦意乱,感情糟糕到极点。情景交融,景物描写才会写出真实的心情。

杜甫的孤独愁苦,可见一般。

“瓢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现在早已没有酒瓢了,因为酒樽里根本没有绿色的酒,酒瓢已经被我抛弃;冬天没有炭火可以取暖,只有空空的炉子在那里,而我想想这里面仿佛又红色的火焰。

为何要提到那没有的酒和那没有的酒樽,为何要提那空空的炉子里没有的炉火?杜甫此时该多么得忧愁痛苦,但是,有酒可以消愁吗?有炉火可以温暖吗?没有,你想一下,杜甫的内心该有多么得凄苦?“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国家的几个州都有可能陷落,现在消息也不确切,我只能忧愁地在空中写字发发感慨。

杜甫就是这样忧国忧民的,自己的动作生活起居都是关于国家和百姓的,这是杜甫的价值,自己生活可以很差,但是忧国忧民这份心却不能丢。

你可能感兴趣的:(儒家文化的典范,忧国忧民的奇才——《悲陈陶》和《对雪》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