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人——不要轻易吹灭别人的蜡烛

托马斯·特兰斯特勒默说:

我来这里是为了

和一个举着灯

在我身上看到自己的人相逢

后面还有一句就是:我们必须相信很多东西 ,才不至度日时突然掉进深渊。自从互联网日渐繁盛与普通人生活之中时,每个人都是明星每个人都成了歌唱家,众多小视频鱼龙混杂迎合了不同文化层次人群,草根崛起也就是一个卖丑的事情。同时,一些寂寞与文化领域的清高文人们也都开始蠢蠢欲动,自媒体如雨后春笋一般遍地开花——他们其实都是黑暗里点了蜡烛在互联网举步维艰蹒跚前行的人。

图片发自App

我在两年前经营公众号,开始是想写一个系列的有关告别、迁徙,人们在地理位置的迁移当中保存的故土难舍的情怀以及灵魂居无定所的状态,意在表达自我彷徨的情感。可是所有好的目标都会在实现的路上遭遇挫折,对我而言,挫折莫过于无病呻吟唤不起共鸣,加上我的过于情感,从没有在宣传上走过付出,永远一副“姜太公钓鱼 愿者上钩”的心态——可是,真正的文学不就是这样吗?后来夭折,公众号成了私人日记,写满了琐碎的日子和旅途中的点点滴滴,慢慢的就很享受这种状态,文学、音乐是所有人的精神补充,对于生活而言,永远是不及面包那么实惠。


图片发自App

后来,陆续有人拉我进群,大都是“文化人的集市”,我第一次进去有些惶恐,看他们把自己的作品陈列在前面并且吆喝,像极了集市上叫卖西瓜的农人:“快来买呀,快来看我呀,如果你觉得有共鸣,麻烦留下你的足迹。”我起初很羞涩,因为文学说白了就是作者对自己的剖白和情感分析,只是用了故事的形式再现。我总感觉我有些东西就是裸体的自己,可是你要赢得认同感,就必须把自己先放下,让人们品头论足——为了实现文学与最大化扩展,喜欢文字的人放下了自尊匍匐前进。

我之前写过一篇《诗人,我呸》,就是刚刚下载时,遭遇的情形,可是后来越演愈烈,又有人陆续拉我进一些写作群。说实话,我其实特别激动,因为我们写文章不就为了引起共鸣得到认可吗?有那么一群人在一起,抱团取暖相互慰藉也是不错的。可是,真正的事实就是相互吹捧绝不欣赏。借助对方的影响力或者通过群居互关点赞求的生存——悲哀到了极点!

前不久进入一个500人的大群,大都是一些有点文化“姿色”的人们,相互分享写作经验和经历的坎坷。有人推广自己公众号或者,我有时心软觉得晒出来无人理会就像寒冬深夜的街头,一个年迈的老人在叫卖烤红薯,于是不说一句话就关注了他们,并且每有文章出来跑进去看一看,我觉得看文章总比看明星大腿好的多。群里要求有自己的品牌,无论是或者是公众号,我思考了一下,上大都是自己学习写作诗歌,不讨好,就备注了公众号,在我后来看到一些自己并不是很能接受的现象后退了出来。关注我的增加了不到五个,不到一周时间,慢慢消失。这是个很可悲的事情,除却人性原因之外,就是自媒体人最让人不齿的地方:无利不起早。

上图据说是一个大号运营商在群里分享写作经验之后,没有达到预期目标而和发起人之间发生的故事,有时候真让人啼笑皆非!我在群里还对一个90后小妹妹说:宽容是对自己对文字最好的救赎。有人说过,对于写作人来说,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的心血。我们呕心沥血是因为爱,爱应该很纯粹也很博大,更应该是真诚的,如果不是,就是亵渎文学。


图片发自App

故事愈演愈烈,那些举着蜡烛行走的人最怕同伴走过来吹一口,自媒体人最不应该做的就是点好自己蜡烛的同时,不要吹灭了别人的蜡烛,无论以哪一种方式相遇,都要真诚,即使她的文字不是你喜欢的,可是,毕竟你们都爱的热烈!

你可能感兴趣的:(自媒体人——不要轻易吹灭别人的蜡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