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最野的城,吹最野的风-我的晋西北野长城之旅(二)

【第二天:云石堡-十三边-后窑村】

        第二天徒步行程是云石堡到十三边,而后从四十二边再经后窑子村出谷。全程约20公里的路崎岖坎坷,海拔上升约400米,下降约500米。路面也是忽而沿着长城边墙左右交替;忽而又踏上残土墙垣;有时候走上碎石与土坷垃厚积的土路和机耕路;有时候又要穿越玉米地和向日葵田。

        早上从酒店出发,车子一路行驶开往徒步起点云石堡。金秋的晋西北,天空幽蓝纯净。路过一片又一片的杨树林、桦树林,还有一些松树。这是历年来内地机构团队组织过来防护造林的成果。所谓十年树木,茂盛密林给这片土地带来丰厚的绿意涵氧。

         错落分布在丘壑上的田野,庄稼玉米已经收割完,向日葵田的花盘也被割下挂在杆上晒。徒步起点云石堡。这个不念bao念bu(第三声)。堡是明朝卫所军事制度驻军戍边的重要组成部分,堡上是卫,卫上为边(又称镇)。当年“九边重镇”在这有大同镇和山西镇两大边镇,其中大同镇下属威远卫、右卫和玉林卫,后右卫和玉林卫合并起来称呼“右玉林卫”。

【云石堡】-见证中原王朝和游牧民族议和的历史重地

       云石堡也分为旧云石堡和新云石堡,与新广武和旧广武不同的是,旧云石堡的废弃是因为初建只考虑到地势高易瞭望而忽视了防守艰难生活用水等必须要素,于是又在地势低靠近水源处移建新云石堡。

       历史上著名的“隆庆和议”就是发生在云石堡。大明和蒙古鞑靼互派使者在这里议和,达成了封王、通贡和互市的协议。云石堡这个边塞小城堡成为万里长城的“破冰之地”,北部边防的战事基本结束,同时互市的开通刺激了晋商的发展,也为明朝带来税收和所需的马匹。

      新云石堡已经没有多少人家,大部分的房屋窑洞废弃了。半圆形的玻璃大窗还在,院墙与门栏也在,只是院中已经长满荒草。云石堡的最终命运好像这里散落山野的古长城,最终也将归为尘土湮没于历史尘烟中。

十三边-四十二边-后窑村

      长城徒步的第二天才算是此次的野长城之旅,它们散落的伫立于旷野与沟壑,仅剩下夯土的烽燧与墩台遗迹。不但没有任何包砖痕迹,甚至连那些夯土的墙垣都已经坍塌,已经大部分融入了自然环境,与两边的草原和农田和谐共生融为一体,野草和荆棘昂然宣告着对这片野长城的所有权。

     中国长城在山西境内纵横3500公里,晋西北这片野长城却是人迹罕至,无人得识。历史的厚重与岁月的沧桑都隐没于这片荒野,一如伫立在云石堡外的石头上所书写“烽火已无痕,威仪今犹在”。

      我们所要徒步的野长城多建于明清时期,是横亘于山西与内蒙古交界的崎岖山地,蜿蜒分布于起伏的丘陵、盆地农田和沟壑之间。这段长城融合了草原的广阔、长城的威严以及农耕的烟火气息,构成中国北境边墙长城独特的风景线。

      一路翻过坡脊、越过田野、踏过向日葵田,穿过沙棘林。广袤的田野上偶尔有一树金秋,灿烂的守望野长城。我们一直沿着野长城在走,忽上忽下穿行,忽左忽右交错。野长城,在这里真的野啊,野的只有吹了千百年的风沙才敢一本正经的带着刀砍向这片土地。砍的长城只剩下少部分的夯土浅基。

       路上遇见不同颜色的雏菊,紫色的,白色的,红色的,只有它们此刻精力旺盛。一只非常小的蓝色蝴蝶停在一丛花上,久久不飞去。中午走到十三边午餐,如今这里只有一户人家,没有信号也没有电,仅靠院中的太阳板偶尔用来照明。农家说:“电路架进来成本太高啦”,尽管周边已经铺设可以通车的土路。

      午餐后继续沿着长城遗址走,从十三边走到四十二边然后再到三十二边。大部分路程都是走起来很崩溃的盘坡道,是似乎毫无终点的机耕路:硬硬的泥土,碎碎的沙石,大太阳下无遮无挡,唯一的野趣是偶尔可以穿插到坍塌的残垣上行走。尽管深秋的朔州天气寒凉,然而中午大太阳下还是很炙热的。

      下午五点出山谷抵达后窑村,结束了今天行程。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也只有在今天,在此刻,在这片野长城的旷野之中,特别衷心的祝福我们历经风霜雪雨的祖国繁荣昌盛。

你可能感兴趣的:(走最野的城,吹最野的风-我的晋西北野长城之旅(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