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遍学习法,帮你顺利通过考试

都说“人生永远没有太晚的开始。”“兴趣是引导人前进的动力。”这些话可以励志,但实施起来你会遇到很多阻力。为什么?因为每件事情的思考维度、研究领域、应用方式都不同。

我对文学感兴趣,好玩一样,去报名汉语言文学的自考。2019年1月初,要考两个科目:民间文学概论、唐宋词研究。当我拿到考试用书,距离考试仅仅一个月的时间。我从没了解过的科目,完全靠自学、四十多岁、工作、带娃,再考试,开始行动后,才发现这不是闹着玩的。但我决定要做一件事,就要把它做好。

考试不同于欣赏,欣赏不同于生产

经常有人说:XX就是擅长考试,XX就是学霸。说明考试有其特质,但也说明,考试不同于实际应用。

就拿文学作品来说,考试、欣赏、写作(生产),是三个不同维度的事情。读文学作品有兴趣的人很多,不然这些文学作品也不可能广泛流传、深入人心。但爱写作、能写作的人并不多,能写作和能考试又不是一回事。有文学博士、有文学鉴赏专家、有专业作家,这三位研究的领域就完全不同。所以,我对文学感兴趣,与考试、与写作,其实是三个维度的事情,得分析清楚,才不至于方法用错。

在这次考试学习中,学习时间只有短短一个月,根本来不及慢慢欣赏,更没法短时间实现写作应用,恐怕连顺带想一下的时间也不多,也就是说,我不能用欣赏诗词的姿势,也不能以学会写诗词为目标,来复习考试。

不要试图把不同维度的三件事堆在一次完成,你以为的高效,其实很难做到。

事情制胜的要诀:做好目标管理

目标管理有三步:首先确定目标。其次分解目标,落实为每天的行为。然后,在执行中,时刻对照目标,进行调整和自我反馈。

一、确定本次目标:通过考试。完成时间:一个月内。我的助力:自学、书本、网上查考题。

二、如何分解目标?

过去,我会每个章节仔仔细细地读、背、分析,花很多时间,但是考试成绩并不理想,这说明方法有问题。既然想明白了:考试不同于欣赏,也不同于生产(写作),那我就得先把文学兴趣抛开、写文章抛开,考试就要了解考试题型、出题方式、考题深度等等,“知彼再知己”才能“百战不殆”。根据考题来学习,是最快最有效的办法。这次,我决定以终为始,从研究考试题型开始学习,再根据时间安排自己的学习节奏。

三、在执行中,时刻要对照目标,进行调整和自我反馈。

在我遇到一首好词而沉吟、陶醉时,我最多只能在喜欢的地方简单标注,就要马上跳过,回归到考试的思维模式上来,要时刻意识到自己有没有全部精力关注到考试上,不要让精力分散。

何谓三遍学习法?

目标明确之后,就可以开始了。

就拿《民间文学概论》这门课来说,我看完历年考题后,发现它各个考点的出题方式相对明确,答案也主观性不强,可以采用快速阅读的方式了解和记忆。于是我这样做了:

第一遍:离考试的一个月前,花了1天时间,把书从头到尾浏览了一遍,了解了这本书的内容框架,各章节的结构、重点,然后画出思维导图。

第二遍:临考试前,花1~2天时间,把书从头至尾看一遍,再画一遍思维导图,详细到各章节的出题点。(在白纸上画导图,不要现搬第一遍的导图)

第三遍:将出题点再次提炼,按题型分类总复习。比如:定义题、特征题、关系题、分类题、价值意义题。这一步放在考试前一天,花1天时间完成。

前面两遍的通读书本,要用到高倍速阅读的方法,否则内容太多看不完,节奏拖太长,效果就打了折扣。看书过程中,要时刻反馈给大脑:这一块内容会怎么出题、有什么办法更好地记忆。因为用了高倍速阅读法,头脑极其专注时,思路更加清晰,最后书本几乎融入了头脑中。

这三遍,我感觉越来越烧脑。我相信了一句话,要让知识装进自己的脑袋,你得想办法让脑子受累。大脑越深度加工,对知识的吸收越有效。

但不是每一科都完全照搬方法,比如《唐宋词研究》,有近200首词,何况它考的不仅是背诵词的内容,还有更深入的:分析XX词的结构、主题、艺术特色、写作风格、人物形象、思想变化等这类需要理解性记忆的东西。除了高倍速阅读、分类整理,还要一定的记忆。我没办法这么短时间背下200首词,我把它们按作者、风格、题材来分类记忆,某个作者的总体风格是哪种类型,有哪些作家的词是同一类题材、类似风格,它们的差异在哪里,这样来区分,就变得容易了。其它科目也可以灵活变化。

这样复习下来,在我走进考场的时候,已经自信满满。考题模式不出所料,之前归纳总结的内容,在考场上通过思维导图,让我很快找到答案。想想几天前我还在考虑没复习好要不要放弃,几天后却有了颠覆性的变化,最后的结果也达到了预期,民间文学️还取得78分,非常庆幸当时选择了好的方法、始终没有放弃。

后来我发现很多事都是这样,你要相信自己有很大潜能,如果想成功,一定能找到好的方法,给自己一个机会,没到最后时刻,决不放弃。

当然,实际应用才是学习的最终目的,我们不能撇开应用孤立地看待考试。我告诉你的,是在短期内顺利通过考试的方法,真正的学习还要深入,相比书本,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应用和积累。我觉得可以这么看:把考试当成入门,之后才谈得上应用。

总体来说,备考一定有方法,围绕目标、三遍学习法,可以帮你顺利通过考试。

你可能感兴趣的:(三遍学习法,帮你顺利通过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