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乡下人”对沈从文创作的影响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一位作家曾经距诺贝尔文学奖如此之近,但终究两次擦肩而过,给国人留下了无尽的惋惜,他就是凤凰之子——现代作家、历史文物研究者沈从文。20世纪20年代初,年轻的沈从文从边远的湘西闯荡北京,他的第一个感觉便是“北京太大了,沈从文太小了”。他怀着希望与渴望进入城市,努力追求一种与过去截然不同的新生活。


      然而,城市却不是沈从文所想像的,都市这庞然大物给了他迎头一击,将他抛入生活底层。上大学没有文凭,找工作没有门路,就连基本生存也成了问题,失望和孤独落寞刻印在沈从文的心中,同时乡村知识分子的那份自尊与敏感使一股抵触情绪暗暗滋生于他的心间。穷困潦倒、日不聊生的滋味让沈从文永生难忘。城市的无情冷酷,使沈从文拿起笔来为生的同时,也激发了他浓浓的思乡之情。他靠着“乡下人”特有的坚忍耐力,在城市生存下来,并以手中的笔写出了对人生的独特感受。


      《从文自传》中,沈从文为什么这么执着于“乡下人”这个概念?在他毕生的文学创作过程中,所遭遇的普遍性歧视,如何激发着他的创作灵感?他又依仗着什么,冲破横亘在城乡之间的重重桎梏?为什么已在大城市功成名就、做了教授的作家,非要横下心来做“乡下人”?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翻开青年学者孙德鹏所著的沈从文评传——《乡下人》。


      书中几近囊括了沈从文所有值得一读的小说,例如《边城》、《山鬼》、《贵生》、《三三》、《黔小景》、《巧秀与冬生》等。多以饱含乡土气息的人物为主,原型大都有迹可循。语言极富渲染力、格调深远,让我们跟随乡下人沈从文的成长历程,见证一个传统与现代并存且相互冲突、融合的微观乡土社会,感受时代变迁下的阴郁和苍凉。


      从沈从文一系列充满乡土气息的作品中我们不难看出,他始终沉酣于恋乡之梦中,深挚地爱着湘西这片古老而拙朴的土地和人,歌颂朴野的、未被儒家道德所泯灭的化外之风,颂扬未被都市文明扭曲的、正直素朴的自然人情人性。他始终以“对政治无信仰对生命极关心的乡下人”自居,醉心于湘西古老的习俗和原始生命,发掘描绘未经文明社会污染的自然状态的人生形式,追求刚健、健全而走着独立的人生道路的灵魂。在其笔下,都市的绅士们总是那么委琐、懦弱、庸俗和乏味,而来自乡间的农人、士兵、水手和村姑则总是充满野性、强健和纯真。


      沈从文笔下的这些乡下人单纯而勇敢,他们不分贫富,不讲地位,均以诚相待,以善相亲,充满了温爱,而对虚伪、做作、欺诈一无所知。他们敬天爱命,顺应自然,有着最原始和顽强的生命活力,充盈着与生俱来的生命激情和韧性,是一群与自然完全契合的人。那永远不知疲倦的柏子(《柏子》),那身体强壮如豹子的四狗(《雨后》),那有着“最勇武的力,最纯洁的血”本身就是一头狮子的龙朱(《龙朱》),还有那些美丽纯洁的少女翠翠、三三、夭夭,他们都是自然之子,在他们身上有着人所本有的健康生命活力,他们总是“很从容地在那里尽情于性命之理”,尽情享受造化赋予“生命本来的种种”,宣泄生命的美丽与强健,同时也体现出生命的庄严与价值。


      与此同时,其作品中充斥的诸多“乡下人”视角,使得他有意淡化了现实社会中的重大时代主题,而把生命植根于作品表现的中心。在他看来,湘西乡下人的生活方式正是自然率真生命品格的真切表现,因而他笔下描述的就是这些最普通的乡下人和他们普通的日常世俗生活,从中表现的却是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生活在这种文化氛围中的人们,对西方文化中的个中精义不曾领悟,却独对城市灯红酒绿的放荡生活倍感兴趣。人们失却了乡村社会固有的率真坦诚,少了乡下人特有的素朴宽厚,却多了一份虚伪矫情和自私势利,人的生命就在这种卑怯苟且、龌龊庸懦中消解了。那么,这样的生活还有什么意义呢?沈从文曾说“我只想造希腊小庙”,“神庙供奉的是人性”。


      他认为“人性美”的支点是“旺盛的生命活力”和真挚爱情”,却又叹息“生命有一半为都市生活所吞噬”。将对城市之失望转嫁与对乡土之热爱的沈从文,就只好回到他的故乡——边远的湘西去做精神的漫游并寻找灵魂的归宿了。他曾热情洋溢且充满自豪地说:“我实在是个乡下人。说乡下人我毫无骄傲,也不寸在自贬,乡下人照例有根深蒂固永远是乡巴佬的性情,爱憎和哀乐自有他独特的式样,与城市中人截然不同!”


      中国现代作家中,对乡土有着深深眷恋之人为数不少。但如沈从文近乎偏执地坚持对都市文明不满态度的却寥寥无几,他笔下的乡村何尝又不是自己悲伤之所呢?1988年, 86岁的沈从文先生因心脏病与世长辞,带走了人们对他无限的留恋与怀念,同时也给中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你可能感兴趣的:(浅析“乡下人”对沈从文创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