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雅心理//“吴亦凡事件”——理想化世界破灭后的恐慌足以让人“飞蛾扑火”

在鼓乐齐鸣、精彩绝伦的奥运赛事进行的如火如荼之际,吴亦凡事件仍具有居高不下的讨论势头,之所以会讨论大概源于有人支持,有人踩贬吧,假想吴亦凡不是明星,还会有如此高的讨论热度吗?可事实上明星是人,是人就会犯错,就应该面对错误,更应该承担错误,作为观众的我们何需“飞蛾扑火”,抑或是“火上浇油”呢?


说到底还是粉丝非现实感的理想化,致使明星披上了“腾云驾雾”的虚壳。


一、何为理想化?


理想化(idealization)指的是一种将某对象的价值与质量提升至完美的精神过程。


对理想化对象的认同,可以从理想化的那个人身上体验到一些力量,所以说理想化不应该被看作是完全负面的,从追星的行为中来看,欣赏、喜欢某位明星,购买一些明星代言的必须品,为喜欢的明星视频点赞这些行为都是在内心去体验美好、体验愉悦的过程,应该鼓励因为健康的理想化本身就是帮助个体追逐梦想,成就事业的过程。但如果喜欢明星到要知道对方的行程,无论花多少钱都要见上一面,只为一句话,又或者只为让对方看自己一眼,甚至无底限的支持明星,忽略自身的发展,完全只为他,这样追星行为已经偏离了正常理想化的范畴,这或许不是明星出了什么问题,而是追星人的内在世界出现了理想化的偏离。


二、理想化为何会非现实化?


精神分析自体心理学是精神分析理论技术的一种,它源自海因兹·科胡特对自恋型人格疾患的研究,关注的是自体的发展及自体客体转移关系。他认为自体由三极自体构成,分别是夸大需求、理想化需求和孪生需求的平衡。三个需求的发展有其正常的发展轨迹,理想化的非现实感即为发展的偏离。


作为理想化的需求发展往往是在夸大的需求后才得以发展的,比如说刚出生的婴儿,其实根本分不清自己是的身体与自己的能力,他们真得认为自己一哭就有奶吃;自己一哭,想听到的妈妈声音就过来抱抱了;甚至自己一哭,便会有人给自己换洗、照顾,把自己整理的清洁一新,舒服自如了。可是现实生活往往不是这样的,婴儿的发展需要母亲细心的呵护,镜映他们的情感需求,他们才能慢慢意识到,原来自己没有那么大的能力,但原来是另外一个人,那个人叫做妈妈,因为她爱我,所以才会这样照顾我,其实这样也挺好的。如果一个婴儿经过了这样的健康发展历程,那么他们便会把理想化投射到照料者妈妈身上,他们会认为不是我厉害,是妈妈厉害,但是妈妈爱我呀,所以我是安全的,再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便产生了社交的需要,要到幼儿园去寻找小伙伴,如果前两个阶段也发展的很好,他们会慢慢对理想化的父母产生失望,他们会知道原来爸爸妈妈不是什么都可以解决的,所以我要自己去尝试交友,尝试去学习探索某些知识,这样的发展过程,会让一个成年人健康的成长,发展出现实的社会功能,具有对未来的期待、对目标的渴望,从而变化成奋斗的行为,为自己,也为了社会贡献创造的力量。


可是事与愿违,往往发展并不如愿,母亲情绪焦虑时对夸大自体无法镜映,便会形成婴儿对夸大不能的恐惧,他们会将过度而强烈的理想化投射到父母身上,并依赖父母,不能独立,可是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父母已然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时,他们便会将再度升级的更加强烈的理想化投射到他人身上,明星便是理想化最恰当的对象,从而这样的追星便会失去现实感。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追星本身并无不可,反而是生活中对美好事物的补给,但是过度的追星其实是因为早年成长经历对于自己夸大不能的恐惧,这种恐惧连接着死亡的焦虑,当被我们构造出来的理想化内在世界破灭后,这种恐慌感足以让人“飞蛾扑火”。

你可能感兴趣的:(思雅心理//“吴亦凡事件”——理想化世界破灭后的恐慌足以让人“飞蛾扑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