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发生过一次,等于没有发生

       人来人往,我们一天里,在公共汽车上、地铁上、地铁口、电梯里,见到过多少张脸?但真正我们有印象的寥寥无几,绝大多数的脸虽然你也见过,但如同不存在。因为只发生过一次,等于没有发生。

1、大脑的运作方式

       一般人的大脑有860亿个神经元,成长过程中,神经元中的每一个和另外一个的连接,都是相当随机、极其偶然的,但如果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次数越多,带宽就越大,固定性就越大。具体来说,神经元之间有一个带宽,如果是偶然的一次连接,这个带宽就很低,几乎不存在,那么你下次遇到同样情况就一点儿印象都没有;但如果它们持续建立连接,就相当于这个神经元和另外一个神经元之间形成了一根细若游丝的电话线。 这根线虽然随时可能断掉,但只要你持续保持这样一种连接,这根线就会渐渐变粗、变结实。最终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这个神经元一旦接受刺激,那边的神经元就会马上做出反应。那些瞬间能够把握本质、给出解决方案、完成解决问题的高手,正是形成了这种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的高带宽的专线联系。 如果你有这种高宽带的专线联系,一说到某个东西,当别人还在茫茫的860亿个神经元当中“对对碰”的时候,你一瞬间就解决了。比如说你出门,刚到楼下就想“好像门没锁”,等你再上去的时候,发现门是锁好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是因为在你反复重复的时候,神经元之间已经建立了极其固定的快捷方式,它以你的意识觉察不到的速度,把一连串的思维和行动在一瞬间完成了。

2、学习应该尝试多走出舒适区

      心理学家把人对外界的感知分为三个区域,最里面第一层是“舒适区”,是我们熟悉的事物;最外面一层是“恐慌区”,是我们完全陌生的事物。“学习区”,是在舒适区和恐慌区之间,既有熟悉,又有新意。 刻意练习的一个关键,就是要脱离舒适区,只在压力状态下做事。成长来自打击,技艺来自斗争。尝试、失败,再尝试、再失败,直到掌握为止,我们要的就是这样“有成效的失败”。 而且,我们不但应该在学习区练习,而且应该在学习区研究、工作和娱乐。 关键的一点,就是你要敢于从舒适区往外走一步,但为了安全起见,也不要太新。 其实不但学习新技能应该这样,平时工作也应该这样。心理学家契克森米哈赖说,想要达到心流状态,需要这个工作的难度和你的技能正好配得上。技能低工作难,你就会焦虑;技能高工作简单,你就会无聊。心流是工作难度稍微比你的技能高一点点,你历经一番忘我的挣扎把它完成。这样你不但做事做得有意思、感到时间过得特别快,而且还能不断提高水平。

3、学习的标准姿势——学会忘记

      我们的记忆有两个强度:存储强度(storage strength),和提取强度(retrieval strength)。 我们每时每刻都在接收大量的信息,而其中的绝大部分被忽略的不算,那些剩下来的,就是我们主动希望记住的东西 —— 比如说一个人名,一个电话号码,一个英语单词 —— 一旦进入记忆,就永远在那里了。存储强度不会随时间减弱!那么为什么我们会忘记一些东西呢?那是因为提取强度出了问题。如果没有复习,提取强度就随着时间慢慢减弱。比如回忆二十年前同学的音容笑貌,我们肯定想不起来什么,但是如果你跟她突然见面,俩人一聊天,当初种种就一下全回来了。实际情况是,记忆一直都存在那里,只是不好提取了。 心理学家说,提取强度是越用越高,提取的时候越困难,这个提取动作对两个强度的增加值就越大。 因此,最有效率的学习方法就不是天天复习,单词书从头到尾反复念,而是故意把它放在那里等几天,等到提取强度慢慢变弱了,我们已经有点“忘记”了,再搞一次测试式的复习。如此一来不但用最少的时间学习,而且还能通过遗忘过滤掉一些不必要的信息。 我们经常第一次学习新技能的时候总觉得很别扭,过段时间,哪怕是睡一觉或者隔一天不练,再拿起来感觉反而好多了。 这一小段“不练”的间隔期对大脑非常重要。就好比练举重,如果你每时每刻都举重,你的肌肉没有办法生长,总要停一段时间长肉。 我们学习各种技能,有时候会遇到一个短暂的“平台期”,平台期其实是大脑内部正在忙着建立新连接的时期,不是没有进步,后台正在重组!

       因此,学习知识并不是越快越好。平常我们在网上闲逛的时候,刷手机、刷各种软件看过的信息,我们觉得我们没有浪费时间,是在学习,而且学习面很广,但那其实就是一次性的一面之交的信息,实际上跟你在街上随便看到某个人一样没有意义。复杂的技能学习需要离开舒适区,需要有时间间隔的刻意练习。

你可能感兴趣的:(只发生过一次,等于没有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