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素书》:如果生活让你感到困惑,就去读读历史

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长河,给我们世世代代留下了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文化瑰宝。

历朝历代的盛衰兴亡,如雷贯耳的风流人物,他们的人生起伏,得失成败,成为我们明事理、懂进退、学做人的好教材。

《素书》里面说:

“推古验今,所以不惑”。

推:推广、引用;

验:检验、测验;

惑:迷惑、疑惑。

“推古验今,所以不惑”意思是:鉴古知今,以古人的经验教训来启发我们不致重蹈覆辙,就不会有迷惑和疑虑。

《素书·张注》张商英:

“以古人之迹,推古人之心,以验方今之事。”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

既有传颂千秋的高光时刻,也有惨无人道的人间炼狱;

既有为国捐躯的盖世英雄,也有背信弃义的奸诈小人;

有勤政爱民的明君,也有暴虐无道的昏君;

有英雄气短,也有小人得志;

有功成身退,也有功成身死;

有一将功成万骨枯,也有慷慨赴死无名卒;

有光明磊落得善终,也有机关算尽食恶果……

人们在生活中有时难免会遇事不顺,磕磕碰碰。困难与失败经常让我们感到沮丧和失望,从古人的经验中,总能找到破局的办法。

1.学古人的好心态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阿尔伯特·埃利斯说:“人的坏情绪并非来源于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而是决定于你如何看待这件事”。

人活着,幸不幸福,快不快乐,并不在于你得到了多少,而是你放下了多少,好心态才是打开幸福之门的钥匙。

苏轼一生官运坎坷,不是被贬就是在被贬的路上,一生穷困潦倒,但他并不因此放弃对生活的热爱。

被贬到海南的时候,过了一段时间,政敌章惇见他依然生活得很快活,就派人来找他麻烦,把他从官舍里赶了出去。

苏轼不得已跑到树林里睡觉,儿子苏过心灰意冷,苏轼却对他说:“还好章丞相把我贬到海南来了,要是别的地方,住在树林里怕不是要冷死。”

别人同情他被困在海岛,他却说:“海南是岛,往大了看,大陆又何尝不是一座岛呢?”

人站得够高,所遭遇的一切皆是风景,心够宽,好坏对错皆能容,不纠结,不执着,内心波澜不惊,一切宠辱皆是浮云。

苏轼无论境遇如何,他总是能看到希望,不但善待自己,而且时刻把百姓疾苦放在心上,无论去到哪里,总是想尽办法做对百姓有益的事。

被贬到杭州的时候,刚好碰上天灾,然后又赶上瘟疫,老百姓都穷得吃不上饭,哪还有钱看病呢!苏轼掏空家底,还变卖夫人的首饰,才筹买了一批药品,免费给老百姓治病,救了很多人的命。

保持乐观豁达的好心态,维持推己及人的胸怀,世界那么大,总有属于自己的舞台。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不经风雨的洗礼,怎能洞见人情冷暖、世态炎凉。

经历了,释怀了,放下了,人生的答卷也就加分了,人生在世,就是不断修炼,不断答题的历程。盖棺之日,也就是交卷之时,成绩如何,不在卡上的存款,不在职位的高低,而是取决于得到多少人的信服。

2.学古人的高情商

人在高处的时候,要低调谦逊、收敛光芒,提防高处不胜寒,物极必反,才能长保安泰。

汉朝公孙弘因年轻时家贫,后来虽贵为丞相,但生活依然十分俭朴,吃饭只有一个荤菜,睡觉只盖普通棉被。大臣汲黯看不惯,便向汉武帝参了一本,批评公孙弘位列三公,有相当可观的俸禄,生活用度却如此俭朴,实质上是使诈以沽名钓誉,目的是为了骗取俭朴清廉的美名。

汉武帝便问公孙弘:“汲黯所说的都是事实吗?”

公孙弘答道:“汲黯说得一点没错,他对于我的指责,正是切中了我的要害。我位列三公而只盖棉被,生活水准和普通百姓一样,确实是故意装得清廉以沽名钓誊。如果不是汲黯忠心耿耿,陛下就不会听到对我的这种批评了。”

汉武帝听了公孙弘的这一番话,反倒觉得他为人诚实谦逊,就更加尊重他了。

面对误会和指责,一般人一定会努力地为自己辩解。公孙弘面对汲黯的指责和汉武帝的询问,一句也不辩解,并全都承认。

这是因为公孙弘明白旁观者都已先入为主地假设他是在“使诈”,这时候如果据理力争为自己辩解,只是表明了他的修为和胸怀并无异于常人,这时无论他如何辩解,旁人也不会轻易相信,反而更加坐实了他沽名钓誉的罪名。

公孙弘深知这个指责的份量,采取了十分高明的一招,不作任何辩解,承认自己沽名钓誉,用他的态度和胸怀让旁观者对他有个重新的认识。

语言有时候很有份量,有时候却很苍白,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把尺,只有用正确的态度才能把人引向公正的评判。

所谓“步步占先者,必有人以挤之。事事争胜者,必有人以挫之”。有时候,以退为进反而是反败为胜的法宝,也是修炼极高的情商。

3.学古人的勤奋好学

范仲淹的勤奋好学是历史上所公认的。小时候父亲早亡,家庭贫困,范仲淹很小就立志,一定要发奋读书,再度光耀范家门楣。

范仲淹为了求学吃了很多苦,据书上记载,他是“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整整五年,未曾解开衣服睡个安稳觉。

“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等到夜读困倦时,他就用冷水洗脸,让自己保持清醒。

往往馕粥不充,日昃始食。”为了学习,连饭也不好好吃,往往是只吃一点薄粥,太阳快落山才开始正式吃饭。

这样不分昼夜学习,终于换来“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

范仲淹仅仅二十七岁就考上进士,一辈子忧国忧民,勤恳敬业。六十四岁寿终正寝后宋仁宗亲自为他写下“褒贤之碑”,并追赠他为兵部尚书,谥号文正,追封楚国公。

历史上因孜孜不倦、勤奋好学而功成名就的人有很多。古人的学习条件跟我们现在比可谓天壤之别。

以前拜师靠走路,教材靠手抄,哪像我们现在,要什么教材,网上一搜一大把,因为得来全不费工夫,现在的人对于唾手可得的教材却显得没那么重视了。

想起来看一看,忙起来丢一丢,东边记一点,西边凑一点,学习东西不系统,不专注,到最后,花拳绣腿跑江湖的很多,真正内功深厚的大师却很少。

所以学习古人专注的学习态度,也许能获得不一样的人生。

4.学古人的正直坚毅

汉武帝时期,张骞肩负着找到大月氏一起对抗匈奴的使命前往西域。

经过已被匈奴控制的河西走廊时,碰上匈奴被其抓获。匈奴单于为了打消张骞前往大月氏的念头,并为其所用,对他进行各种威逼利诱。但张骞“不辱君命”、“持汉节不失”一直不为所动,对前往大月氏的使命毫不动摇。

单于为了控制张骞,派人整天监视他,并安排给他一个匈奴女子做他的妻子,企图让他娶妻生子后能因为亲情改变主意。

就这样张骞在匈奴住了十年,匈奴对张骞也开始放松警惕,对他的监视开始松懈。一天,张骞趁匈奴人不备带领其随从,逃出了匈奴人的控制区。

张骞经过千辛万苦,走戈壁,过雪山,死里逃生,终于找到了大月氏。

在大月氏逗留了一年多,期间去了中亚、西亚很多国家。返回汉朝后,张骞把在西域的见闻和风俗文化介绍给汉武帝。经过张骞和汉武帝的谋略,打通了汉朝通往西域的南北道路,即赫赫有名的“丝绸之路”。

司马迁称赞张骞出使西域为“凿空”,意思是“开通大道”。也被后世誉为“丝绸之路的开拓者”、“第一个睁开眼睛看世界的中国人”。

不可否认,张骞的坚毅和正直是常人所不能及的。假如思想稍微有点松懈,也许要么摔死,要么被黄沙淹死,要么冻死,要么饿死……用一句话说就是“不知死了多少回了”。

在匈奴时,假如稍微有点私心,早就老婆孩子热炕头,呆在匈奴不想离开了。那么中国历史上就不会有张骞这个人,就算有,那也成了叛国贼的代名词。

在佩服这些古人的同时。也反思一下自己,我们现在的人想要的太多太多,愿意做的却很少很少。吃不了苦,经不起诱惑,守着一颗不甘于平凡的心平庸的活着。

毛主席经常说要以史为鉴,而他本人就是“推古验今”的履行者。无论是开会还是写书作词都经常会引古论今,并多次提倡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

学习古人的处世智慧,完善内心的信念,树立心中的导航,即使经历风雨,也不会失去方向。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素书》:如果生活让你感到困惑,就去读读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