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的成人礼:从作文到论文

                                                  作者简介

                                                                  刘军强

现为清华大学教授,生于耕读之家,依次受业于南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哈佛大学;当过县长,做过院长(均为副职)。因长相憨厚、衣着朴素,屡被喊为师傅,尊称为“卷毛教授”。

       本书外表是“清粥小菜”,内容却是“满汉全席”,即便读完之后,我也会时常翻阅并竭力实践。《写作是门手艺》是一本简单通透的学术论文详解指导书,不仅适合大学生读(本硕博),同时也是一门指引成年人读写思的通识课。虽然我不用写论文了,但说理写作背后的思维能力仍然值得学习。

       由于并不是为了学写学术论文而读,我的关注点在“输入、思考、输出”,因此将些许感悟分为如何阅读、变量思维、写作风格和视角,最后再以我浅薄的理解提出本书的不足。但在这之前,为了避免“理性比感性优越”、“逻辑比抒情更好”的观念先入为主,我想先区分文学艺术与说理写作。

                                          文学艺术与说理写作

       人类既有理性的一面,又有感性的一面,一个思维饱满、头脑均衡的人,既能理解数字,也能体察文字,所以我们的表达有文学艺术,也有说理写作。

       文学也是“人”学,关注“人”的问题,比如人生、人性、命运、情感、思想......文学艺术是借助文字表达的一种语言艺术,通常反映客观世界和主观情感,比如诗词、散文、小说、戏剧、剧本等。

       说理写作面向论文、实验记录、调查报告、文献述评等,其背后是一套复杂的思维能力,比如观察提问、资料搜集、理解消化、分析论证、以读者为中心的共情和沟通能力。

       如果说文学艺术是生活的缩影,那么说理写作相当于生活的剖面,我们都喜欢能唤起多重情绪的故事,但不擅长高度浓缩,抽象的表达,“片面而深刻”背后是逻辑思辨力。

       在我们的教育体系中,基础教育重在文采和抒情,弱于说理和论证,高等教育能习得逻辑思辨的也比较少,这就导致缺乏一定的思辨土壤。当然,我无意批判吐槽,我们有自己的国情,有自己的文化,它的产生是全民参与创造的结果。每个人既是环境的产物,也是知识的载体,并非指环境决定个人,我的意思是看待一个人当前的状态,不要忽视其生活环境和经历阅历的影响,在学习别人的同时,不盲目追捧,也不要轻易看低、苛求自己。

       一个人要提高思维的柔韧度、丰富知识结构,就不能拘泥于某一种或固定类型的思维方式和方法,需要大量的输入推动文理交融。除了能欣赏语言文字传达的美,思想成熟的标志之一,是能写出清晰连贯、逻辑通畅、言之有物的文章。因此,从作文到论文,也是思维方面的成人礼。

                                                      如何阅读

                                                                有字书与无字书

       这本书基于说理写作的要素和写作过程展开,十篇内容有机整合,每篇有理论观点、有分析实操,体现了卷毛教授的博学,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讲清楚,可以看出这不是一本“坐而论道”的书,而是“起而行之”的人书写。

       复杂的头脑需要海量的输入,宽阔的视野让人能从多维度看待问题,同样一幅画,有的人只能管中窥豹,有的人不仅能从平面看,还能自带无人机,具备伸缩自如的视角和灵活的调焦能力。既然事物有多维度多层次,具备多面性多样性,那么“输入”就不能只往一个筐里装,也就说不能片面单一。从大方向来说,阅读分为有字阅读与无字阅读,在我看来,根据阅读方式,还分为被动吸收到主动生产(概念、观念、知识......)。

                                                        有字书

                                                                        读什么

       如今信息随处可得,知识的获取不再局限于书本,还有音视频等形式,在有限的时间精力下,如何鉴别高质量输入就变得越发重要。

*经典

       经典书籍经过了时代的淘洗,它们回应了人类社会最根本的问题,比如人生意义、自我追寻、理想信仰......不同时代都会存在这样的终极追问和议题,对于同样一本经典,不同时代的版本也会各有偏向,同一个经典人物累积了历代读者的见解,它们折射了不同时期的价值观念和道德信仰,具备跨时代的意义。

      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每本经典都必读,选择自己读得下去的和写得通俗易懂的非虚构作品都可以。

*熟悉的领域

      我们看某个专业的书多了之后,自然就具备了一定的鉴别能力,可以通过作者、出版社、反馈指标(版次、印刷次数、网站评分、读者评语......)等去筛选好书。

*专业领域

      当对某个领域不太了解或把控不好的时候,最简捷的方式是借助专业人士的推荐书单。如何判断这个人是否专业,可以查看TA的教育背景,在该领域内的资历和工作经历。

                                                      怎样读

       本书依次介绍了分类阅读、对比阅读、追溯与情境化阅读,最后也提到了做阅读笔记的方法。从卷毛教授的方法中,可以看出其阅读面的广博和如何建立知识连接的。我觉得比较有意思的是AB面阅读和追溯与情境化阅读。

       凡事不止一面,因此可以收集整理相似材料,进行对比阅读。卷毛教授说世界多元复杂,随便找个角度都可以说得通,我想到《奇葩说》正反方辩手,看多了会发现优秀辩手不管抽到哪一方,其实都能把观点说圆。将题材相近、观点相反的放在一起进行“高手辩论”,是件有意思的事,比如《全球变暖大骗局》和《不可忽视的真相》是两部针锋相对的纪录片。此外,相同主题找多样题材,通过比较它们的差异,可以看清事物的不同剖面,不至于被一家之言忽悠。比如关于写作,可以找讲不同写作类型的书籍,也可以找同写作类型,但侧重点不一样的书。

       读书之所以好玩,在于读者可以质疑探寻,甚至主动编织创造。我们可以像史学家处理文献内容一样对主题或者问题追根溯源,比如这个概念谁提出的,这份材料来自哪里,什么时候写的,用在这里是否合理......在阅读材料之前提前列出一个问题清单,将阅读由被动转化为主动。阅读还类似于投石问路,读的过程中稍加思考就会产生许多疑问,这些问题又会带你找到新的路线。去年我读了一些历史类的书籍,阅读过程中越发意识到地理环境对不同文化的影响,然后我又找了两三本关于地理与人文关系的书。历史是时间叙事,地理学是研究空间变化,通过这两个维度,增进了我对世界理解的丰富性。

      情境化阅读简单来说就是具体问题要放到当时的情境中去分析理解,事物不可能脱离真实之境存在,语言一旦脱离情景,便会被拆解得离题万里。任何观点也都发生在特定的情境里,特定的时间、地点、对特定的群体。比如读《堂吉诃德》,如果对塞万提斯的个人经历、所处时代的社会不了解,那么有可能你会觉得这本书特别幼稚,堂吉诃德更是荒谬至极。

                                                    无字书

       关于无字书,其实就是走出书本,回归生活与实践。我想引用书中原文:“你走出教室,走出图书馆,就会走进田野。你离开了舒适区,就会走入一个成长区。在现实的田野里,你会经历很多不如意,但是就如升级打怪一样,你成长的速度取决于遇到问题的难度。”

                                                 变量思维

                                                      比较差异、寻找机制

        从谋篇布局到文字内容,变量思维贯穿全书,简单来说,就是“比较差异、寻找机制”。卷毛教授认为生活就是由无数变量织成的一张大网,可谓变量在手,天下我有,但并没有因此夸大这种思维方式的作用,而是明确了它的适用范围、前提条件,以及局限性。

                                                                  可比性

       变量思维的前提是控制和比较,强调比较对象越相似越好,差异越大越好,尽量加以控制,使得比较对象之间“可比”。这种方式不仅适用于科学研究,也能在生活中得到启发。

       生活处处有竞争,有竞争就存在比较,有的“比较”是有意义有价值的,但有的比较不仅产生巨大内耗,而且毫无可比性。举个例子,如何看待人与人之间的差异,这是一个宽泛的议题,为了具有可比性,我们需要将其从大变小。“人”太宽,聚焦为“别人家的小孩VS普娃”就更容易把控,进一步思考,如果“别人家的小孩”是谷爱凌这类,而你家来自小城市、工薪家庭,甚至是农村,那就没必要对比或者按照这个“天花板”来要求自家的。我并不是说顶级学霸不值得也不需要学习,而是指父母要明白自身的局限性,孩子成长环境的局限性,更要清楚能达到的那个“点”的有限性。想要让其“可比”,必须尽量控制在相同的背景条件、理念价值观下,比如在同一个班级(或同一个家庭),为什么有的学生学习能力强、学习习惯好,有的学生抵触厌学......有的能有效应对压力,有的牢骚满天......

                                                                   限定范围

       除了控制可比,接下来还需要划定范围,这取决于对问题的了解程度。关于问题,我们一般倾向于“片面”,但不深刻,最扎心的是容易“偏题”。在日常沟通中,经常会因为信息不对等、认知不对等,造成一个话题聊得南辕北辙,你不理解我,我也没明白你,最后好像又达成了某种自以为的共识。

       那么如何界定讨论范围,带入特定语境呢,以此书为例加以说明。作者在开篇“分野”中区分了作文与论文,并结合中国教育的情况,深谙初写论文的困惑与难点,指出学生通常使用写作文的思维写论文。同时,文中提到创意写作与说理写作的区别,避免连文体都没搞清楚,就根据个人喜好,盲目评判谁写得无逻辑,甚至用科学思维指出散文是修辞堆砌,无病呻吟……

                                                                 寻找机制

       寻找机制就是说从结果出发,找到哪些原因造成了这个状况,以及这些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和作用方式。比如超市的自动打包传送机,如何把选购物品送到顾客身边的,分为打包和传送两个功能,怎么拣货打包、通过什么传送、这些功能又由什么程序、软硬件连通……这是生活中的简单应用,对于大的议题,卷毛教授一般会去找三个维度的原因,外因、内因、深层次原因。比如作文与论文,表层是文体的不同,内里折射着两种学习方式的差异,深层则对应着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之间的结构性断裂。

       想要由表及里得找到原因并不容易,研究者既要有鸟眼,也要有虫眼。鸟眼让你看到宏观全景,虫眼可以聚焦微观因素。日常问题要理解透彻,需要扎实的知识储备、相关的经历阅历、以及系统的思维能力。

       举个例子,比如“怎样看待一个人”,在发展心理学中,布朗芬布伦纳提出了生态系统理论,指出“个体成长是嵌套于相互影响的一系列环境系统中,个体与系统的各部分相互作用”。怎么理解这个理论,此处引用毛姆的话,“无论男女,不仅仅是代表自己,更反映出生的地域、是在城市抑或农村学会走路、儿时常玩的游戏、从老一辈听来的传说、习惯的饮食、就读的学校、热衷的运动、阅读的诗篇与信仰的神祇,等等。凡此种种,均造就了一个人的样貌,光凭道听途说不可能通盘了解,必得亲身经历,进而融入自我生命。”。简单来说,有些人一辈子为生存奔波,有些人一生为追求热爱而发光,这样的差距不能仅归结为个体的勤奋努力和思维格局,背后是起点的不同,表层是成长环境的差异,内里是人文环境的不同,深层次则是家庭所处社会阶层的差别。我并不是说不能通过其他方式来提升,而是特指外因对个体成长的影响。

                                                                         局限

                                                                    应用的局限

      世界太复杂,变量思维只应用于简单系统,当变量间关系错综复杂时就捉襟见肘了。人类世界比自然世界复杂得多,这种思维方式应用于人文学科就非常局限,人与人的相处尤其如此,比如不能用理性思维简单套用到养育问题、家庭问题上。人性的复杂让文学家都难以道清,“人间世事变幻无常,却仍不似人类的情感那样变化多端”。

                                                                     时代的局限

        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人文价值观,主流概念或观念实际是当前社会的产物,比如18世纪自然科学迅猛发展,那时候社会崇尚“科学”和“理性”,而启蒙运动后,激发了个性的自由意识,推出新的自我、社会观念和思维方式,更注重个体感受、感悟和直觉,认为想象是比逻辑更为强大的思维方式,倾向于感性为主。因此不难看出,思维具有时代的局限性。如今,我们基于理性主义、现代主义,许多问题靠工具、科技去解决,所以更倾向于理性思考,但不能因此将所有事情都纳入理性范畴。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好比吃饭,需要营养均衡。

                                                                写作风格和视角

                                                              长句容易,短句难

      卷毛教授指出“现代的科学写作风格,要求一切以证据为基础,讲求语言的清晰而非绚丽,讲求逻辑的周延而非随便发挥,追求说服力而不是充沛的情感。”学术论文写作需要简洁凝练,表达清晰,依靠对问题的深入理解和思维逻辑严谨,所以写长容易写短难,复杂容易简单难。书中详解了写作要素和写作流程,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写作风格和读者视角。

                                                                     写作风格

      书中用彩色玻璃和透明玻璃形象说明了文字风格,指出主要存在以下几种腔调:学生腔、学术腔、官腔。学生腔类似于用写作文的思维写论文,学术腔句式叠床架屋,错综复杂,甚至有的晦涩来自对“科学味”的过分依赖,排斥具体的生活体验,写出的文字了无生趣。我之前也“迷恋”学术风,感觉有种疏离的高级感,即便咱啥也没明白,就是莫名觉得很牛。

      关于如何写出清晰简洁的文字,我认为是依靠对写作“主题”的理解程度,借用扉页上维特根斯坦的两句名言,“凡是可思者,皆可想清楚;凡是可书者,皆可写清楚”。本书就是非常好的实例,提到学术,通常习惯了学院派的严肃、艰深,提到写作,会想起老师教的条条框框,卷毛教授打破了传统套路,独创“一边看电影,一边写学术故事”的方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详解了学术论文写作。你既可以体验到读小说一样的愉悦,也能感受到学术思维的科学严谨,让外行人不觉得深、内行人不觉得浅。

                                                                   读者视角

       朱光潜讲作者与读者的四种关系:不视、俯视、仰视、平视。在我看来,不视是作者完全无视读者,这个适用于自我写作,无公众读者的情况。俯视容易产生颐指气使的说教腔。文字容易变成晒高明、抖机灵的工具。仰视多用于工作汇报或针对长辈,平视是指视读者为交谈对象,以读者为中心缓缓道来。读者意识与过程管理让我意识到不能自嗨式写公开文章,需要考虑受众。当然,受众也不是只有固定喜好,比如对于奇葩说的观众,有人喜欢严肃的说理辩论,有人只喜欢看幽默辩论、煽情辩论……所以,对读者的把控了解比较重要。

                                                  本书的不足

      作为学术论文写作指导书,能够深入浅出得把控好每个写作要素,将完整的写作流程有序展开,实属不易,更难得的是基于中国教育、学生困惑和难点,将每一个主题都分析得竭尽完整。不过这样也会带来一些问题(仅个人感觉,也许并不正确),庞杂的内容会弱化主题的凝聚性,读的过程中,思路容易发散到单个主题的细节研究中,忘了主路。而且一些实例对比,也模糊了其他文体与学术写作的界限,读来有种将学术写作的要求作为“写作标准”的倾向,比如传记对比。可是对于没有学术写作需求的普通读者,这个不足正好让我收获颇丰,毕竟谁不喜欢免费赠送的大礼包呢,45部电影、26个辩题和问题、10类短篇写作、48次实操动手机会、80本精心挑选的阅读材料......感谢卷毛教授,受益匪浅。

你可能感兴趣的:(思维的成人礼:从作文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