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投入,越热爱

图片发自App

今天到省博物馆参看了几个展览,了解到一些碎片知识之余,也观察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

全馆约有近10个展览,其中多数为免费展,有两个是收费的。我发现,付费展厅和免费展厅的观众,状态不太一样。

付费展的观众多数比较投入,他们在每个展品前面驻足的时间更长,对大部分展品都会认真地欣赏,并仔细阅读说明。而免费展的观众,看上去比较轻松,他们往往会随意选择参观路线和展品,走马观花,对展品观察得也不细,除了个别有趣的内容外,多数时候都是蜻蜓点水地瞧两眼。

博物馆有时会安排义务解说员为观众做导览,按理说,既是免费的,大家都会尽量利用,但有意思的是,在这种时候,依然是付费展馆的人比免费展馆更投入。当讲解员出现时,付费展馆里的人多数都会围过去,而免费展馆的观众显得有点无所谓。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想起了社会心理学里那个著名的理论,认知失调。

图片发自App

认知失调理论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廷格提出的一种态度改变理论,是指个体认识到自己的态度之间、或者态度与行为之间存在着矛盾时,会产生认知失调,并会导致心里紧张。个体为了解除紧张会使用改变认知、增加新的认知、改变认知的相对重要性、改变行为等方法来力图重新恢复平衡。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形:同类产品的不同品牌,看起来功能和质量大同小异,但价格有明显区别。我们基于某些理由选择了其中较贵的一个品牌,而使用以后发现,其性能似乎和便宜的差不多。我们会后悔吗?也许,但更有可能发生的情况是,我们找到了这个品牌的某一个或几个特点,认定它(们)就是其价格更贵的原因。

这,就是通过改变认知让自己心理恢复平衡的过程。因为产品本身的区别不大而价格差别大让我们产生了认知失调和心理紧张,为了消除这种状态,我们选择了改变自己的认知:从“产品无差别”变成“产品是有区别”的。这样,它们的价格有区别就是正常的了。

而前述付费展览中,参观者因为花了钱,所以会觉得这个展览更值得认真看,可以理解为他们为了避免认知不协调导致心理不平衡,已自动、提前做了认知调整,即:值得认真看的展览是好展览,好展览需要付费,而我看的就是好展览,所以它才会吸引我认真看,我才会付费看。

图片发自App

推而广之,生活中、职场中,这样的情形比比皆是。对一个人付出的感情多,我们受到委屈也不会轻易放弃与对方的关系;对一件事投入的精力多,我们碰到困难也会更愿意坚持做下去。

做生涯咨询时,我遇到的来询者常常会有这样的困惑:不喜欢自己的工作,希望能找到一份自己可以全情投入的事业,可细想之下却又不知道自己到底对什么感兴趣。这种时候,我会说:了解自己的内心所爱,投入去做,这当然很好,但是反过来,如果我们还不清楚自己真正热爱什么,那么,投入去做一件事吧,因为,你会爱上它的。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越投入,越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