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省心录》看出世和入世

我这两天闲来无事,翻开《省心录》,发现了一个很好玩的事情,他好像在告诉我:

如果你想要做成一件事,首先得不把它放在心上???

这是什么道理?


比如,《省心录》里有这么几句话:

“必出世者,方能入世,不则世缘易堕。必入世者,方能出世,不则空趣难持。”

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呢?

First of all,我先来百度一下入世和出世

先闭着眼睛随便打开一个网页。咦?不是广告!美滋滋~


佛家语所谓:“出世,入世”出世就是抛开世俗的杂事、欲望,一切随缘行事,与周围的人、事没有矛盾,达到一种精神上的超脱,佛家的出世,就是摆脱轮回;入世与之相反,入世是在世俗中打滚,为名利所奋斗,甚至不惜出卖自己的灵魂,为烦琐小事所忧愁,在滚滚红尘中庸碌的生活。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人必须有出世者的宽广胸怀,才能入世;否则的话,很容易受到尘世的各种利诱纠缠而使自己迅速堕落;必须有入世者的深刻体验,才能出世;否则的话,很容易变得空虚无聊而使自己难以把持人生。

所以,我的理解就是,如果你想在这滚滚红尘里混社会还想混的不错,你就得不把这社会里的东西当个事~什么money,什么girl,什么power,什么名气啦社会地位啦人家的眼光啦,什么天长地久的爱情啊……都!是!粪!土!如果你要想是做那世外高人啊,你就得在这红尘里多摸爬滚打一下下,什么你为兄弟两肋插刀,兄弟却来帮你往你肋骨里插刀啦;什么你以为爱情天长地久,下一秒爱情天崩地裂啦;什么热脸贴冷屁股啦~什么多情总遇寡情人啦~什么一腔热血渐渐凉啦……


OK,先把对错放在一边,我们来分析一下,《省心录》要这么写。

我依稀记得很久以前,在语文课上学鉴赏,一个重要的点是知人论世(其他的忘了)。


好吧,《省心录》作者是林逋等撰,我们把“等”忽略,来看一看林逋这个人。

林逋(967年—1028年),字君复,后人称为和靖先生、林和靖,汉族,奉化大里黄贤村人,北宋著名隐逸诗人。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天圣六年(1028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宋仁宗赐谥“和靖”。

林逋隐居西湖孤山,终生不仕不娶,惟喜植梅养鹤,自谓 “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人称“梅妻鹤子。(以上内容copy自百度百科)

哇,这个林逋真的是世外高人啊。

我们来看看他所处时期:宋太宗,宋真宗,宋仁宗。太宗风评不好,可是喜欢开拓疆土;后两位不管风评如何,反正是喜欢文学。这样的话,我们来猜测林逋经历了啥:

少年时期,太宗比较喜欢打仗,可能让他生活有点动荡;虽然他终生未娶,不过经合理(胡乱)猜测,应该也是体验过爱情的滋味:他墓中只有一砚一玉簪,这个玉簪是何人的呢?他有一首女子口吻的小词: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对迎,谁知离别情?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头潮己平。

看来是有过如胶似漆的热恋,也有刻骨铭心的分别。

至于仕途,没人知道他为啥青年就灰心于仕途,可能与当时太宗好战,最终战败有关?



总之,经过我一阵看似合理的知人论世,看来这林逋出世是有道理的:他生活估计不太得意。

看来这和他写的是比较接近的,他本人就混过社会,却也受过生活的无情连打。。。

所以人家才真正做到出世,“梅妻鹤子”啊。

鼓掌!


那么一个old问题来了,出世,算逃避吗?入世,算眷恋吗?


物理意义上,出世算逃避,毕竟你人都不知跑到哪个不知名的深山野岭去了,远离人间烟火了啊。从精神意义来说,出世是身在天地间,却不受天地间的种种困扰。简单点说,就是你“超脱”了。我个人倾向于出世不是逃避。就算是战乱年代,你去出世,虽有逃避之实,也能看做无能为力,毕竟个人的力量在历史的车轮和无边的军队面前实在是太过渺小了。

佛家讲入世而不恋世,不眷恋也不逃避,才能离苦得乐。一般认为的眷恋,其实是恋世而非入世。入世是在滚滚红尘里坚持本心,不受诱惑。


总之,对于出、入世每个人肯定都有自己的想法,比如我就比较希望在我垂垂老矣时,能够远离喧嚣的尘世,找个安静的地方呆着。不过呢,出、入世有个共同点:遵循自己的本心,过合自己意的生活。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省心录》看出世和入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