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根源

图片发自App

在刚结束的个案工作坊中看到了那么多生命故事,回到根源仔细盘点一下大致有以下几类:

一、界限缺失,孩子和妈妈是共生关系。界限缺失尤其容易发生在孩子与母亲身上,当孩子和母亲同时存在,不可分割,他们就形成了共生的关系。这类孩子长大后已经是为人母、为人妻的人的了,但是精神上和妈妈还是一体的,在她们的意识中只要妈妈不开心、妈妈不幸福,她们就不能开心和幸福,不然就会觉得愧疚,觉得对不起妈妈。她们成家后不能陪着妈妈身边,就会觉得妈妈在家那么孤单、爸爸和妈妈关系又不好,妈妈多可怜呀!妈妈那么可怜我怎么能开心呢?这样多对不起妈妈呀!这种现象在生活中无意识的发生着,但她们自己意识不到。因为对妈妈盲目的爱和忠诚,致使她们不敢活出自己。

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就是有些妈妈在孩子小的时候会把情绪传递给孩子,让孩子觉得是不是我做错了什么妈妈才生气了?是不是我做错了什么妈妈才难过了?所以,孩子就会去讨好妈妈、取悦妈妈。

我有个闺蜜她爱人很宠她,每次她生气了爱人总是哄着她、让着她,她爱人不仅自己哄她,还会对孩子们说:“看你妈又不高兴了,赶紧逗你妈笑笑去。”曾经我和其他闺蜜都很羡慕她这么幸福,但是经历这次个案工作坊,我知道了这样的模式对孩子的影响太不好了,这样的情况会导致孩子太在乎妈妈的感受,以至于孩子会迷失自己,长大后她就会像个案中的案主一样,虽然已经是成人了,但还是会活在妈妈的世界里。

但实际情况是,通过个案中妈妈代表的呈现,其实妈妈的内在感受一点都没有因为孩子无限盲目忠诚自己就很开心、很幸福。有些案主自己总觉得妈妈孤单、恐惧、害怕,总想来保护妈妈,总想给妈妈做点什么,以至于迷失了自己,过得一点都不开心。个案妈妈的代表看到孩子这样的情况其实很生气、很愤怒的,她并没有觉得孩子这样对她是孝顺,这也不是她想要的。孝顺本身是好事,但过于孝顺说明还没有完成与母亲的心理断乳,母爱的意义就是让本自一体的两个人分离为二,母爱一场得体的分离。母亲和孩子之间既要保持亲密,同时又要有界限,该分化的时候要做为独立的个体分化出去,不至于过分卷入对方而失去自我。

通过个案中疗愈,她们知道妈妈现阶段的生活是妈妈自己的选择,她所以为的妈妈孤单、恐惧、害怕等其实和妈妈是一体的,甚至这些都是妈妈存在的力量,当她能够好好去爱她自己,把自己活好的时候,妈妈的内在才是真正开心的。所以,一个人只有先爱自己,满足自己的渴望,然后才能杯满自溢去爱别人,对妈妈的爱也一样,每个妈妈看到自己的孩子开心、幸福才是她们最幸福的时候,而不是孩子做为一个拯救者总是想来改变妈妈现在的生活,自以为妈妈现在不幸福,以至于自己忘了自己真正想要的幸福

二、活在童年创伤的阴影里。童年的创伤性事件一直埋在心底,没有被疗愈,以至于长大后看这个世界的眼睛总是像躲在窗帘后隔着纱窗看世界的小姑娘,眼神中充满惊慌和胆怯,给人的感觉总是怯生生的感觉。通过疗愈让她知道父母的爱和支持一直都在,不是没人保护她,父母的爱和支持是她内在力量的源泉,她长大了也有能力来保护好自己,当内在有力量了胆怯才能消除。

三、背负家庭重担,对父母既爱又恨。有些父母因为家庭中的各种原因,自己没有担当,家庭的责任被年长的子女来承担,孩子背负太多责任以至于对父母既爱又恨,孩子内在责怪父母无能,但又不能说出自己的感受,自己承受太多委屈和无奈,以至于有些人身体都出现症状。

针对这种情况也是要和父母分清界限,该父母承担就有父母来承担,做为父母就应该在这个家庭系统中守好自己的位置,做为子女也要尊重父母的位置,可以协助但不能去替代父母。当向父母坦白自己的内心的感受后,内在才会轻松,以后的日子要更多关注自己身体的感受,爱家人的同时也要爱好自己。

四、悲伤性事件没有做告别。生老病死乃人生最无常的大事,很多时候不由自己去掌控,当那些无常发生是人最不能接受的现实,在理智层面上时间会缓解心灵的伤痛,那些悲伤的情绪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平复,但是内在那个伤痛的记忆会很难磨平。以至于有些人内心总是没有力量,悲伤情绪被触碰后容易再次情绪失控。

针对这种情况,要让案主和逝去的亲人在做一个告别,接受既存事实,人生免不了要面对生与死、聚与散。尊重逝者的命运,以自己的方式来祭奠和缅怀自己的亲人,看到逝者身上那些优秀的品格,对他们最好的爱是活好自己,过好自己现在的生活,让他们身上的优良品格在自己身上传承。

危娜老师说:百步之内必有解药,相信每个人都智慧具足,都有调节自己身心的能力,治疗师能做到的只能是引领,助人自助。在个案工作坊中最大的感受是,很多心理问题的起因都发生幼年,所以父母的成长真的很重要,只有父母成长了给到孩子正确的爱,长大后孩子才不会背负这么多情绪的困扰,才能活的开心、幸福。所以,原生家庭真的很重要,每个父母现在创造的家庭都是你孩子的原生家庭,让这个家庭幸福、让孩子身心健康成长是每个父母要做好的功课

你可能感兴趣的:(回归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