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你拥有我,我失去你

01.

冬夜街边大排档,火光灼烧着扑腾取暖的飞蛾,桌上觥筹交错,路上熙熙攘攘,俨然一派热闹,完全没有午夜一贯的凄清模样。

我们三个人围在小圆桌周围,把白酒一口接一口地灌进咽喉。42度白酒在口腔里微微发酵,变成一缕缕白气被呵上天空。

“今天是我离开象牙塔的第1025天,也是失去你的第1025天。”酒劲上头,房一拿着手机自言自语。

何锦看到,一把抢过他的手机,嚷嚷着:“干嘛呢?来!再干一个!”房一一口将酒闷进心口,低头,看了一眼房一的手机。

屏幕亮着,照片上的字闪闪灼人眼——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资格考试合格证。何锦也一饮而尽,随手将手机塞进大衣的内兜。

杨寒也不明白氛围怎么突然转了弯,变得伤感起来。因为害怕是自己不小心聊到了新闻专业,所以连忙讲了好几个段子,试图让这场相聚能够持续欢乐,毕竟这是他们毕业以来的第一次相聚。

何锦也捧着场,即使杨寒讲的段子并不是那么好笑,他还是笑得眯了眼。可是房一的神态早已游离在外,突然就说了一句:“真羡慕你俩,都有新闻记者证……”

 “你知道,为什么你没有吗?因为你有很多路可以选,而我,是无路可选。” 何锦对房一说道。

(图片来自:朵嘎)

02.

何锦毕业后,成为了广州日报的一名记者。然而在大学刚开始的时候,没有一个人觉得何锦后来的职业生涯,会跟记者这个职业有半毛钱关系

何锦来到新闻专业,纯属巧合。只是因为当年填报志愿时不小心在“是否服从调剂”前面打了个勾,才阴差阳错来到了新闻专业。

何锦对这个专业并不满意,坚持要转。可是,哪有说来就来说走就走的道理?无奈之下,还是留在了新闻学。那时的他也不知道,自己今后的人生,都将与它紧密相连。

何锦的大学生活什么都好,除了对于学习的兴趣。大学不是天堂,反而比高中时的竞争更为残酷,让人为了那一点点可怜的学分而更加拼命。好在何锦自带学霸光环,考前翻一翻书,就能轻松通过。

大学生活就像看一场电影,影院里,有人呼呼大睡,有人嬉皮笑脸,也有人泪流满面。无论姿态如何,时光都在同样的不经意间一点一滴流逝,直到电影落幕,灯光亮起,然后散场。

新闻专业的学生,无疑都会想毕业后从事新闻有关的工作。拿到“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资格考试合格证”,是从事新闻工作的前提。

当然,何锦的“幸运”一如往常,在获得合格证之后,也顺利通过了广州日报的面试,成为其中一员。

时代飞速发展,认真研习过新闻专业课程的学生早已掌握各项技能,自信的在多种行业上大展拳脚。

在同学眼中,何锦无疑是令人羡慕的,可是不喜欢新闻的何锦,却也有着自己的无奈。

大学毫无建树,毕业却一步步逼近,何锦无路可选,只能凭着“新闻专业毕业生”这个唯一的“优势”,尝试着爱上新闻工作。

房一问何锦:“你说你这个记者,怎么这么容易就当上了!”

何锦说道:“容易?你试过一天写12篇稿子?”

房一语塞,一时竟说不出话来。

在别人看来,何锦是幸运的,可是那些背后的辛酸苦楚,又能与何人说?

(图片来自:朵嘎)

03.

在羡慕何锦的同学里,房一是最令我们印象深刻的一个。开始的开始,他就是冲着记者这个职业去到新闻专业的,然而最后,他并没有如愿地成为一名记者。

在理想的世界里,一切都是为着最美好的目标而设。

“铁肩担道义,妙笔著文章。”这句话一直萦绕在房一的脑海里,他想成为这样的人,也努力去成为这样的人。

上课认真听讲,下课泡图书馆,尼采说:一个勤奋的人虽然会因为他的勤奋而损害到他的见地或者精神上的清新与创意,但是他依然会受到褒奖。

谈起房一,我们也只能说一句,他真的很努力,真的很勤奋。

可是他的努力跟勤奋,就如同他的胃病一般,吃进去的东西得不到良好吸收,最后食物中的营养都随着肠道蠕动被排出体外。

新闻专业所要学习的专业知识多且杂,但如果非用一个词来概括,那必须是——好玩。

毫无疑问,房一享受着这种好玩,什么都学,什么都会。但也正是这样,让他在面对未来的选择上,总以为还有后路。

当何锦在精心准备面试时,房一却宅在宿舍里打游戏。他以为错过了这个面试,还会有下一个更好的。慢慢地,直到一个又一个面试机会从他手中溜走,房一才感到慌张。

后来的房一,随便找了份工作,每天坐在办公室里发呆混日子。

当何锦将手里的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资格考试合格证变成了新闻记者证,房一却只能看着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资格考试合格证的照片叹气。

命运从来都是公平的,现在的境遇,都是在为自己之前的选择买单。

(图片来自:朵嘎)

04.

跟房一不一样的是,同样怀揣记者梦的杨寒,最终也顺利拿到新闻记者证,当上了梦寐以求的记者。

在杨寒的眼里,记者是神圣的,是无敌的,是像超人一样强大的。是敢对不公发出呐喊,也敢对晦暗进行批判;是对党高度的忠诚,也是对百姓怀着怜悯。

“别人不敢做的事,我做;别人不敢去的地方,我去;别人不知道的事实,我来告诉。”这是杨寒在课堂上回答为什么选择新闻专业时说的话。

因为同样对记者充满敬畏与向往,杨寒跟房一像开黑一样,经常约在一起学习。不过,比起房一,杨寒的目标则更为坚定,只认真专研采访、主持、写作、传播等文字性知识。

杨寒活得比房一更明白,在房一一步步脱离了轨迹的时候,杨寒则在一步步接近梦想。

“我们都是凡人,没有天生神力,拯救不了苍生,只是想用力所能及的气力,伸手去帮助别人,哪怕就一个,哪怕能再多一个。讲更有温度的故事,去温暖更多的人。”

杨寒在当上记者之后,发了这条朋友圈。房一看到后才明白,原来自己跟杨寒并不一样,杨寒是真的想当一名记者,而房一只是想当一名记者,杨寒的“想”是渴望,房一的“想”只是想要。

(图片来自:朵嘎)

05.

“最怕你把努力当成一种慰藉,最终掩盖了自己的不足,看不清自己究竟缺什么,要什么,连迷失都迷失得不彻底。”

杨寒举起酒杯狠狠地跟房一的酒杯碰撞在一起,这是杨寒第一次喝酒,呛得她眼泪直流。

毕业近三年,毕业典礼上说的三年后的样子,如今已经有了清晰的轮廓,是你当初想要成为的样子吗?我不知道。

在很久很久以前,你拥有我,我拥有你。

在很久很久以前,你拥有我,我失去你。

你可能感兴趣的:(很久以前,你拥有我,我失去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