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方法大讨论:读得书够多,可忘记的更多,如何有效获得知识点

读书是件令人愉悦并获得知识的乐事,但令人苦恼的是往往看完一本书,都记不清在讲什么,只是阅读期间的甜味在口中蔓延,合上书页后除了鸟语花香往往一无所获,长此以往会有种浪费时间的挫败感,如何让读过的书真正变成我们人生的轨迹,并能指引人生,甚至达到那些名家名仕的程度呢?


上次我为大家介绍了日本人【西冈一城】所写的《高分读书法》,他原来是个考试35分的学渣,后来通过阅读考上了著名的东京大学,实现了人生的逆袭,其中一个重要的方式是装桢阅读法。(感兴趣的朋友去读我前一篇文章)

装桢阅读法:1.从书名获取信息。2.得到一条线索就用便签记录下来。3.腰封处的信息采集。4.作者个人经历,著书背景等信息。这样大概写下十条左右的便签,贴在书页的后面,随时翻看,以免自己在书籍的迷宫中迷失,对于主题阅读或是在书中获得知识,在脑中留下印象,有着极大的帮助。


今天接着讲他的下一个方法,假设阅读法

如果说装桢阅读法如同一支火把,在你读书前或是读书时照亮了你的旅途,使读者不至于迷路,那么假设阅读法就如同一张地图,让人明确目地,顺着自己铺设的路轨,顺利到达迷雾对面,并找到专属路线,毕竟火把只能照亮一小片地域,而地图才是开疆扩土的根基。

地图由你来点绘制和点亮,这一本书中的好风景才会尽收眼底,一本书对于每个读者来说所带来的知识都是不同的,因人而异,与每个人的背景、文化、见识都有许多关联,只有根据自身所绘制的地图才能获得最大收益。

比如你阅读一本关于文学知识的书籍,你想从中获取小说人物描写的方法,如果没有地图,或许明了这个知识点后,其他的相关信息就不甚在意了,如果你提前为自己设置一个锚点,人物描写已经领悟,你可以在地图上点亮,再往下一层级进军,去学习人物心理、语言描写。这样,有了地图的引导,你可以比原来走得更远更深,斩获的知识也更丰富。


那么地图要如何绘制呢?

首先,不必在意对错,大胆地提问,大胆假设,重要的是思考,对照自我的思考,,如果观点和书中吻合,那么可以略过,去寻找新的知识点。如果和作者的观点有岐义,就在便签上及时修改,或是划上问号,随着次数增加和熟练度,你会发现自己的思维越来越精准,在生活中对事件的判断也越来越独到,这样的读书,才是有收益的。

1. 我为什么要读这本书

要以疑问句开始,你想从这书中获取什么?是专业知识,还是娱乐?是作者的写作结构,还是某些观点的解惑?……

在所有的阅读类书籍中,这个问题都是很重要的,如果没有目地的读书,那么很容易竹篮打水——一场空啊。

2. 看目录,对比1中的目标,然后写下具体方法

看目录这件事,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中有详细的提过,我也按照那本书的方法做过,可是不太见效果,反而是《高分阅读》这本书中给出了更实际的操作方法。

如果目录中有你提出的问题,那么就着重看这个章节,提取自己所需观点,对比自己的想法有哪些差异。

3. 比对目录,自处在什么阶段,写下自己的水平

这个非常关键,可以直观地明白自己到底处在什么层级,需要用什么方式来读,如果自己处在初级阶段,那么所能吸引的知识肯定有限,如果自己已经处在了中级水平,那么很多重叠的知识点就可以略过,而如果处于高级水平,就得提升书籍的深度,为自己设置一个起点。

多次做过之后,就可以更精准地判断自己选择书籍的要求了。

4. 修改假设,校正自己的思维方向

我多年前读书,思路都很不对,读书读到偏激,思想越来越狭隘,现在有了这个方法后,就能够让自己重新打开眼界,让自己在正确的思想道理上行走,才能越走越远。

以上这些都是要写成便签,贴在书页的后面,随时翻阅,加强记忆。

以上就是假设读书法的准备工作。


个人总结了一下,就是1.读书前设立目标。2.读书前预知一下书中内容。

做与不做,结果肯定不一样,收获更是不一样。

顺便在这里安利一个小贴士:看书的时候,把自己的立场换位成作者,你的思想肯定会有不一样的转化,你可以试一试,读到精彩的地方,想象一下自己如果是作者,要怎么表达,如果要你写一篇同类的文章,你会如何运用你已有的文学知识来展现。

多试几次,你会发现有很大进步,如果肯用心把最喜欢的文章抄一份下来,重写一下,再修改一下,或许你也会收获一篇很不错的文章哦!

你可能感兴趣的:(阅读方法大讨论:读得书够多,可忘记的更多,如何有效获得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