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无轮回,王维空自《叹白发》: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销

王维在四十多岁的时候,就开始过上半隐居半出仕的生活,日子的平淡和安逸,对于正当壮年且少负壮志的人而言,内心想来并非如他人所说是宁静安谧的。若不是峥嵘头颅被撞得鲜血横流,南墙早已坍塌,没有人会甘愿如此。

如果一直这般,也未尝不是很好。可惜玄宗昏聩,奸佞妄作,政治暗淡,战争乱起,所谓的岁月静好,全部崩溃在“安史之乱”中间。长安沦陷,王维身陷京城,被迫就任伪职。平乱后,幸好天可怜见,不忍目睹其再遭劫难,朝廷念其忠心,最终没有追究重责。

时光的脚步重重地践踏着曾经的豪情,一切都随着尘埃落定而烟消云散。还能如何?只能罢了,清静无为,且去吃斋念佛,参禅悟理,学老习庄,唱歌绘画,在山水之间明心见性,在笔墨之中淡泊明志。若有什么还想吐槽,且另寻文字,吟诗成句,略述胸怀。

下面这首《叹白发》,大抵应该写成于王维失意之时,意志正好陷入低潮时分,所以在诗句的字词里面流露出复杂情感,不甘与不愤,哀叹和伤心,编织在一起成为一张尘世之网,让心灵深陷其间,无法脱身。

《叹白发》

【唐】王维

宿昔朱颜成暮齿,须臾白发变垂髫。

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销。

人生短暂,春秋几度,曾经的所有豪情壮志,皆散落为烟雨红尘;无论再如何意气风发的人生,到最后也不过是黄土一抔,亲人数行泪水而已。头上的白发,就成了最明显的特征,出现在诗人们的笔下,以供喟叹。

“宿昔朱颜成暮齿,须臾白发变垂髫”,时光如水,岁月变迁,曾经的绝世容颜也抵不住风霜的侵袭,慢慢地褪了色,变得黯淡无光,青丝变白发,牙齿渐稀疏;沧海桑田,四季变换,当初的盖世英姿也承不了红尘的湮没,渐渐地掉了彩,化作鸿蒙虚无,轮回又重生,再现此人间。

在这里,“宿昔”和“须臾”都用来形容时间短暂。诗人连用在此,抒发着伤老嗟时的沉重心情,种种无奈之慨叹尤其显得浓厚起来。他的心情是矛盾的,一方面受到佛教轮回学说的影响,相信人死后还能够转生;一方面却又感喟着时光的飞逝与无情,豪情的消磨和理想的破灭,仅仅剩下点滴惋惜和怅惘充斥于心间。

“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销”,自己一生有太多的伤心往事,都郁积在内心深处,徘徊往复,根本没有什么办法能够消除得掉;回首半生,功名利禄,一切都是浮云,思量再三,似乎只有皈依佛门,斩断尘根,方是最好的计策良方。

空门即指佛门,佛教教义认为万事皆空,以空法作为涅槃之门。这最后两句完全承接上面意思而来,延续讲解在这种情绪影响之下诗人所产生的消极思想。王维从小受到母亲信佛的影响很深,当自己满怀的政治抱负无法实现,当曾经的治国理想逐渐破灭,这种潜移默化之下的空门思想,就逐渐成为了他的主导思想。

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正是他的名和字的由来。所以,当他把人生的种种烦恼,最后全部归结到佛教空无寂灭的教义之中,就愈发合情合理,亦尤其显得水到渠成。

王维的诗作大多语言含蓄,清新明快,在音韵谐调,节奏变化间,自有一种超凡脱俗的美感。可是,纵观此诗,却文字浅显,直抒胸臆,把人生的伤心和仕途的失意,统统直白倾泻。或许,诗人正是需要这种毫不做作的状态,才能更加呈现真实的情绪,才好加速暴露自我内在的愤懑之意。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你可能感兴趣的:(世无轮回,王维空自《叹白发》: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