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见青海--西行漫记第一站 - 草稿

每年暑假总是要和孩子一起出去走走,看看山看看水,见见不同的人,听听不同的故事,尝尝各地的风味小食。

今年由于疫情,很多地方都未恢复旅游。终于等到了放开国内跨省旅游的文件,本着谨慎的原则,我们选择了从一个低风险区到另一个低风险区,黄山到西宁,去尝尝传说中的青海老酸奶,去看看蓝天下的风吹草低见牛羊,去邂逅高原上的明珠--青海湖。

去一趟大西北不容易,高铁,机场大巴,飞机,公交统统坐了个遍。下午六点到达西宁市中心,西宁此刻阳光正好,街上的行人不是很多,到酒店放下行李,我们晃晃悠悠的去莫家美食街找吃的。老酸奶是绝对不能错过的东西,青海的老酸奶很有特色,一小碗五六块钱,纯手工制作。奶白的酸奶表面放了一层薄薄的金黄色菜籽油,当地人说这么做一是为了好看,二是为了增香。舀一勺到入嘴,酸酸甜甜滑溜溜的感觉,嗦的一下子就从嘴里直接滑到了胃里,冰冰凉的舒爽至极,比超市里买的好吃多了。从一天到青海至离开青海,酸奶每日必吃。一边嗦着老酸奶,一边继续找食,羊肠面,羊肉手抓饭,马家酿皮无一放过。对于羊肉我一直不太喜欢,闻不惯那膻味。我只是象征性的吃了点酿皮,酿皮是面粉做的,类似于老家的凉皮,只是略厚于凉皮,嚼劲更好,青海人喜欢放许多的芥末酱,芥末又是我排斥的调料,所以我把眼睛和心带去了大西北,胃依然留在了老家。可孩子说好吃,吃了大西北的羊肉瞬间觉得老家的羊肉都不叫羊肉了,寡淡无味。记得蔡澜老先生说过:凡是懂得吃的人,吃到最后,都知道所有肉类之中,鸡肉最无味,猪肉最香,牛好吃,而最完美的,就是羊肉了。我只认可前两句,青菜萝卜各有所爱,所有的事情都是相对的。大西北的羊肉再好吃,它也不是我的菜。而后我们去了东关清真寺,清真寺是典型的中国殿堂式建筑,同时又有着伊斯兰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下午六点以后不开放,对于伊斯兰教陌生的我们,说白了,我只是去看看它的相貌而已。

第二日一早,我们坐上了青海湖的旅游大巴,去往那个蓝天白云清湖碧波的圣地--青海湖二郎剑景区。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部,是中国最大的湖泊,也是中国最大的咸水湖、内流湖。 藏语称“错温波”,意为“青色的海”、“蓝色的海洋”。由于青海湖一带早先属于卑禾羌的牧地,所以又叫“卑禾羌海”,汉代也有人称它为“仙海”。从北魏起才更名为“青海”,离西宁市区200公里左右。草原上成片成片的油菜花开了,蓝天白云下金黄色的花海蔚为壮观,其中还夹杂着些许紫色的薰衣草和五颜六色的格桑花。七月是草原最美的季节,草原上的花都开了,一片片一朵朵,安安静静的开着,远处一群群牦牛们在悠闲的晒着阳光吃着青草,好一个风吹草低见牛羊,在这儿,人与自然是有多和谐啊,我赶紧用手机拍了下来以便永久留存。虽然一路都是这样的美景,但是怎么看也看不够。眼睛一闭,就是湛蓝的天空,碧绿的草地,金黄色的油菜花,紫色的薰衣草,黑牦牛白牦牛夹在这些色彩中间,时间就此停留,记忆永远长存。大美青海,我来了!

看,右手边远处那一片湛蓝的湖水,跟天空的湛蓝交相呼应。那就是青海湖,高原上的明珠,梦里念了多少次的湖泊,我终于看见你了。都说去青海湖是要缘份的,有缘,才能看见它真实的面目。我和孩子沿着湖边骑行,阳光下,湖水边,花儿开的正欢,鱼儿玩的正欢,人们也游的正欢。一望无垠的湖面上,停着几艘白色游船,偶尔飞过几只不知名的鸟儿。微风拂过,水波荡漾。阳光暗淡下来,湖水立即变成了碧绿色,阳光一出,整个湖面湛蓝湛蓝的还泛着金光,水光潋滟晴方好就是这个样子吧。高原的天气多变,一会儿阴一会晴,湖面的颜色跟着天气变幻多端。也许是我和青海湖真的有缘,那一日阳光正好,水天一色;那一日微风和洵,不甚凉爽;那一日经幡吹动,内心安详。沿着浮桥朝湖心的方向慢慢走,身边的姑娘阿姨们舞动着手里艳丽的围巾,摆出各种姿势,在青海湖留下最美的记忆。青年与暮年在这里相遇,激情与活力在这里碰撞,世间所有相遇都是久别重逢,而我也像是从远处归来在这里与青海湖重逢,见天见水,见众生,见自己。

即使在湖边坐着,什么也不干,日子就很美好。七月,我从燥热的南方逃去了凉快的青海湖,让风吹散内心的纷乱繁杂,还原最初的素心如简。青海湖,感恩最美的遇见!

我常常自嘲,恋上旅行是种病,出门就是治病,病好了就回家。

所以,青海,期待我们下一次的久别重逢!

你可能感兴趣的:(初见青海--西行漫记第一站 - 草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