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儿 第三部 妖孽宫廷之圣贤功臣

    读当年明月的明朝系列丛书,总被他生动的描述,字里行间流露的幽默所吸引。向来只在课堂上学历史小白,也慢慢的在书中读到当年明月想要表达的意义。

    印象之深,当从圣贤功臣伟人开始。每每读完一部,小白都要百度里再次搜寻功臣的故事,教科视频,甚至还会被情节带入。。无语中。。作为皇帝,身边总有真心拥戴他之人,也有为了讨好他,骗取禄路前程之人;也有人不露神色,既不讨好皇帝,也不反对皇帝,满足现状,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者; 更有甚者,表里不如一,表民讨好皇帝,背后想推翻皇帝。于是运筹帷幄,下了很大一盘棋,然而最终都未战胜正义。想来皇帝是最幸福的,无论下面的臣子是忠,是奸,终归是怕皇帝的。皇帝若能辨别忠奸,做操盘手,任何事情了然于心,那自然是是高手中的高手。笑看臣民间的尔虞我诈,只要不威胁到自己江山,自然一切 okay。当小人想窜变或者遇到威胁之时,总有人会冲出来,挡在皇帝面前。皇帝的江山稳坐,被杀头的自然也不是自己,自得其乐。。而我们的忠奸臣,为了利益,拼的你死我活,到头来也不过消逝在茫茫的历史长河中。人说世间万物存在即合理,漫漫历史长河涌现了无数英雄,也涌现了无数奸恁小人,搬弄是非,夸大其词,唯恐天下不乱。谎报,虚报,漏报,造谣生事,早已是小人惯用的伎俩。 上一篇讲到 伟大名臣,民族英雄于谦,在本期中更详细描述了陈有贞如何设计陷害于谦,最终杀害了他。造成了历史上最大的冤案。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然而历史终究给了于谦一个清白。然鹅,于谦一事,也告诉我们,权谋术的重要性,人过于善良,过于清白终究会被算计。

    在朱祁镇时代后的俩位皇帝,宪宗和孝宗,一个懦弱不堪无所作为,一个心有余而力不足,撂下重担给了明代三百年中最能闹的朱厚照皇帝身上。但他却制造了一场场荒唐闹剧,局势动荡不安。亘古未有的文武伟大奇才,王守仁便是在此时代诞生的。他是一名伟大的哲学家,教育家,又是一名伟大的军事家,政治家。能文能武,曾评定叛乱,有勇有谋。他也立院讲学,收弟子不看背景,不看地位。真正为明朝作出了巨大贡献。王守仁先生,死前都未能回到自己的故乡。更感动于王守仁弥留之际的一句话:“此心光明,亦复何言”。鸟,我知道它能飞;鱼,我知道它能游;兽,我知道它能走。飞的我可以射,走的我可以网,游的我可以钓。但是龙,我不知该怎么办啊。学识渊深莫测,志趣高妙难知;如蛇般屈伸,如龙般变化,龙乘风云,可上九天! 这是当年明月引用来称颂王守仁先生!!王守仁先生的一生,光明磊落,历尽坎坷,却意志坚定,混迹官场,却心系百姓,他反对暴力和贪欲,坚信正义和良知。我们说真正圣贤,他当之无愧。

    他的在心学上的伟大研究,“知行合一”流传至今。那知行合一,真的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意思吗? 翻阅了很多文章,发现并非字面意思这么就简单。王守仁先生的知行合一,其实是将知与行合作一处,才知便是行,能行便是真知。这里的知,就是指知善知恶的良知 。良知人人都具有,人与其他动物的一个重要的区别就是人可以意识到并判断自己的行为,能够辨别善恶,并做出合理的选择,而不是单纯为自己的本能和外物所驱使。只是良知有时被私欲所隔断。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就是要使良知时刻关照着人的行为和心理,有所为而有所不为,使人不会失其本心,不会让意志为外物所动摇,沦为外物的奴隶。但当今社会,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呢。人性本自私,要真正达到王守仁先生的知行合一,很难。但我晓得,不违背良心,不违背初衷,我想就已经很难能可贵了。

最后再感受下王先生的经典心学语录,告诉我你做到了吗?

凡学之不勤,必其志未笃也。

心即理也,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

故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

人人自有定盘针, 万化根源总在心。 却笑从前颠倒见, 枝枝叶叶外边寻。

你可能感兴趣的:(明朝那些事儿 第三部 妖孽宫廷之圣贤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