疗愈内在小孩,活出更好的自己

小的时候兄弟姐妹多,姐姐或者哥哥总会被父母要求让着点弟弟妹妹,不要跟弟弟妹妹们抢玩具、抢零食。长大当了父母以后,我们也这样要求自己的孩子,对大宝说“弟弟(妹妹)还小,不懂事,你得让着点”“你不能自己把糖都吃完,得给弟弟(妹妹)留点”,此外,我们还经常教自己的孩子要学习孔融让梨,要孝顺父母。当大宝看到自己手里的糖果被父母抢走给弟弟(妹妹)时,他们的眼睛里噙满泪水,想抢回糖果却又害怕父母的责备,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弟弟(妹妹)把糖果吃完。

其实,大宝不是忘了我们教她的孔融让梨,而是我们忘了她也只是一个孩子。很多时候我们总是蛮横地剥夺大宝被爱、被关注、被接纳的权利,总是以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她爱护比自己小的弟弟(妹妹)。在这些要求下,孩子会感觉不到现实对她的多么友好。相反,她会觉得现实是可怕的、是不可信任的,他们会逐渐退回到自己的内心中,不愿意接触外界,不愿意跟人接触,变得孤僻。或者变得像个“恶魔”一样,经常生病、推开、踢打、撕咬照顾他的人。

那些很乖、或者喜欢打人推人的孩子,多半都有一个受伤的内在小孩。即使孩子已经长大,内在小孩却一直长不大。如果内在小孩得不到关心、爱护与疗愈时,他就会让你在某一时刻变得情绪失控,让你在工作中没自信、不敢拒绝、不懂得争取,让拖延、懒惰、情绪化、脆弱等,成为你的性格缺陷。

如何疗愈自己的内在小孩呢?《疗愈你的内在小孩:心理学家施琪嘉的30堂深度成长课》(以下简称《疗愈你的内在小孩》)这本书,针对内在小孩的5大需要、5种情绪和5个价值信念,帮助我们利用自身的资源,滋养自己,自我整合,以向内疗愈的方式活出强大、自信、内在安稳的自己。

作者施琪嘉是医学博士、中国首批国家注册心理督导师、德中心理治疗研究主席、中国精神系专委会副主席、中国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她对心理创伤的研究有20多年的经验。

内在小孩是如何受伤的?

其实,在任何阶段没有满足内在小孩的需求,内在小孩都有可能受伤。

女性精神分析师玛格丽特.马勒认为孩子出生后的3个月内仍处于胎儿状态,孩子的父母要给他提供子宫般的环境——无条件满足他的任何需求:饿了渴了立即有人喂,哭了马上有人抱有人哄,排泄了立即有人清洗。当他们的需求被无条件满足的时候,他们获得“上帝”般的体验,他们的内心世界和外界是一样的。

孩子很小的时候,父母以成人的思维教他要守规矩、要懂礼貌、要孝顺,他的内在小孩的“上帝”情节被打破,从成年人训斥他的语气和眼神来看,他认为外界并不友好,成年人也并不喜欢他。

作者在书里指出,孩子很小的时候要尽量无条件满足他们,这并非溺爱,而是满足内在小孩提出的种种要求。

除此以外,早期受到不恰当、不稳定、不持续的对待,内在小孩也会受伤。

恰当、稳定和持续的养育,对于发展健康的内在小孩来说至关重要。在我看来,在孩子建立安全感的前三年,陪孩子说话、陪孩子玩耍、给他抚摸、与他互动、尊重、保护他的好奇心,提供安全稳定的住所、保持温和一致的态度,保持相对规律的日常活动,如固定的作息时间、睡前故事、持续的鼓励等等,都属于恰当、稳定和持续的养育方式。

相反,不断变换养育者、变换居住场所,甚至是父母易怒暴躁的性格等,都会让内在小孩受伤。比如留守儿童得不到父母及时的关爱,要么变得特别懂事,要么变得如同“恶魔”一般。

如何疗愈你的内在小孩?

在孩子很小的时候,父母给予孩子足够的爱、接纳和信任,有助于让内在小孩健康地成长。但是,我们知道父母是唯一不需要持证上岗的职业,因此有了带着各种各样问题或者心理创伤的父母,他们各自带着自己原生家庭的印记养育着自己的孩子。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他们的内在小孩是受伤的。

大多数人的成长都带着这样或者那样的伤,且无法从原生家庭里获得疗愈。那么,自我疗愈就变得尤为重要。

施琪嘉在《疗愈你的内在小孩》这本书里,给出了系统的解决方案,通过看见内在小孩的需要、以共情释放被压抑的情绪、重塑被摧毁的价值信息来改疗愈自己的内在小孩。

看见——回应内在小孩的需求

关于回应内在小孩的需求这一点上,大多数存在原生家庭问题的家庭是无法做到的。

去年国庆节回娘家呆了3天,上二年级的女儿与那些只有2-4岁的表弟表妹们根本玩不到一起,我母亲就多次说我女儿性格不够开朗,说话少,还说我2岁多的儿子也喜欢自己玩。我和老公就说他们不熟而且都太小,玩不到一块,跟性格没有关系,小小孩之所以玩到一起,因为他们是亲姐弟而且年龄相差不大。母亲不以为然,坚持自己的看法。我知道我无法说服她改变自己的看法,因为她没有带过孩子,更不懂得孩子敏感期和不同年龄的生长发育特点。

事实证明,孩子就喜欢跟自己同龄的或者年龄相差不大的孩子玩。当上五年级的表哥出现的时候,女儿立即像变了个人似的,与他一刻不停地无话不说,时不时地咯咯笑。

如果我不了解自己的孩子,站在母亲一边,给自己的孩子贴上负面的标签,无疑对孩子的内在小孩造成伤害。

施琪嘉在《疗愈你的内在小孩》书里提到,无论是0-1个月的婴儿,还是探索欲望强烈的幼儿时期,父母都应该无条件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

如何无条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呢?英国的精神分析师温尼科特提出在孩子很小的时候,让孩子把自己当作工具无情地使用。

孩子刚出生或者很小的时候,他们非常弱小,没有辨认能力,周围的一切对他来说都是物化的概念,这些物品包括父母,都要被他利用来达到唯一的目的——活下去。

又比如,孩子想知道被火烤是什么感觉,自己又不敢尝试,他就会把父母的手指拉向炉灶。好的父母并不会生气,反而以夸张的语气说“烫”、吹自己的手,孩子就明白火是危险的。

但是大部分父母会认为孩子这么小就这么坏,故而上纲上线地训斥孩子,认为孩子不孝顺父母。

其实,孩子不过是把父母当作工具,去探索世界、接触环境而已。

我们看到,那些长大后和父母感情好的人,多半是父母在他们小的时候无条件满足了他们的心理需求——爱、陪伴、夸奖、玩耍、道歉。

“如果你在孩子早期能允许自己被孩子当作工具无情地使用,孩子长大以后,当你年老时,他就会对你充满感情。”

共情——释放被压抑的情绪

所谓共情,就是自己虽然没有做那件事情,但是看到别人做的时候,自己也能够体验做那件事情的感觉,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同理心、换位思考、将心比心。

比如,拔指甲上的倒刺,你看到别人在做,虽然不是你在拔倒刺,但是你说“看着都疼”;又比如,你穿着单衣,看到一个宝宝穿的衣服跟裹粽子似裹得严严实实的,你会觉得看着都热……这些都是共情。

小说《活着》里有一段是这样写的:

“苦根在背篼里一哭,二喜听哭声就知道是饿了,还是撒尿了,他对我说:
‘哭的声音长是饿了,哭的声音短是屁股那地方难受了。’
也真是,苦根拉屎撒尿后哭起来嗯嗯的,起先还觉得他是在笑。这么小的人就知道哭得不一样。那是心疼他爹,一下子就告诉他爹他想干什么,二喜也用不着来回折腾了。”

其实不是苦根心疼他爹二喜,而是二喜每天带着苦根,培养了很强的共情力。所以能够通过哭声判断孩子是饿了还是拉了。

共情力强的父母,不会在孩子拒绝吃他不喜欢吃的食物时,用指责孩子挑食来逃避自己厨艺差的问题;更不会否定孩子对某件事情的感受。

《疗愈你的内在小孩》一书里指出,共情力不好的父母培养出来的孩子共情力也不好,他们往往说话做事不合时宜。共情力差的人的内在小孩总是处于很憋屈的状态,他们不理解别人,却总认为别人不理解自己。因此,他们常常委屈、闷闷不乐、抑郁、容易被激怒,最终导致人际关系不好。

父亲角色的缺失、缺乏母亲的陪伴和爱、缺乏拥抱、皮肤接触、语言关怀等,内在小孩就容易变得敏感、委屈,具有很强的羞耻感、恐惧感、被抛弃感、空虚感和哀伤感等,也无法形成很强的共情力。

如上文所述,父母若能够给孩子提供恰当、稳定和持续的养育条件,不仅能给孩子建立很好的安全感,也可以培养孩子很强共情力。


改变——重塑被摧毁的价值信念

父母不恰当的养育方式,如不断地批评和贬低、重男轻女、没有鼓励和包容,以及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等,都会摧毁孩子的价值信念,让孩子的内在小孩认为——我不行,我不好、我不配、不喜欢,不认同。

当孩子无法从原生家庭获得这些自价值感时,重塑自己的价值信念就变得非常重要。

施琪嘉在《疗愈你的内在小孩》里指出,通过寻回赤子之心、开发自身未知的优势,以及与更好的自己融为一体,可以重塑被摧毁的价值信念。

1.寻回赤子之心

所谓的“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其实不过是孩子提早被孵化了,他们过早地失去了内在小孩的“上帝”般权利,在原本该享受父母疼爱的年纪,早早地承担起不属于自己的家庭责任责任。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容易有“内在匮乏感”,总有饥渴感,缺乏安全感。

而施琪嘉所说的赤子是指那些对人友好、遇事沉着稳重、大方得体的人。他们从小生活无忧甚至富足、单纯而友好。而穷人家的孩子无法获得这些生存条件。

椎原崇在《习惯陷阱:终身自我更新的15堂必修课》里说的“你大部分的魅力,都是你身体里的‘内在的小孩’所拥有的”“对自己的情感保持诚实,让自己的心灵自由自在,对任何事情都抱有极大的兴趣,全力讴歌当下”,与施琪嘉所说的赤子之心不谋而合。

如何寻回自己的赤子之心呢?《疗愈你的内在小孩》指出,通过商场购物和医院消费可以消除“内在匮乏感”。

那些剁手党、拼命买东西的人,其实并不是炫富,而是通过买东西来满足自己内在小孩的匮乏感,寻找自己的存在价值。

不少人因成长的经历而存在躯体形式障碍,他们身上会莫名其妙地疼痛和不适,但是反复检查却又没有发现器质性问题。他们喜欢往医院跑,而且挂自己熟悉的医生和专家号。施琪嘉指出,他们之所以喜欢往医院跑是因为喜欢被医生温柔地对待,给他们量血压、摸脉搏以及打针。这些对他们来说就像是被自己的父母爱着的感觉。

那些长期卧病在床的病人时常会对照顾他的人撒娇、拒绝配合、甚至咒骂,其实也是一种寻找被自己父母无条件爱着的感觉来满足他们的“内在匮乏感”。在我看来,“久病床前无孝子”并非无孝子,而是多数长年照顾病人的人无法看清和忍受病人的这种寻找母爱环境的做法。

2.开发自身未知的优势

大脑教练吉姆.奎克在《无限可能》里指出,人的潜能是无限的,唯一能限制我们的就是我们相信极限的存在。

人的潜能存在于对外界和自然的探索中。精神分析大师荣格将人的探索过程分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刚出生到15岁,孩子向外探索,主要注意力在母子关系。

第二阶段,15-35岁,人的主要注意力和潜能仍然是向外探索伙伴和人际关系,追求更多的成就如跑得更快、挣更多的钱等。

第三阶段,35岁以后,人的注意力转向自然界,更关注内心世界。荣格将这个阶段叫作自性化。在这个阶段的人,更关注身体、内心的感受和想法。他们更喜欢旅行、冥想、打坐、做瑜伽,注重寻找自我。

施琪嘉在书里指出,无论是向外探索还是向内探索,都是探索潜能的过程,获得的乐趣也要高于世上一切物质上的乐趣。如果能够找到一条向内探索的途径,并改变你对人世、对宇宙和对自己的看法,这种乐趣是不足以与人道的。这个时候就是恢复赤子之心的时候。

3.与更好的自己融为一体

如何才能更好地整合自己呢?《疗愈你的内在小孩》这本书里,提到以下几点:

第一,了解自己的身体,明白身体发出的信号。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我们的身体保留着内在小孩形成后最初始的记忆,身体发出的信息需要重视。多做按摩、足疗、打坐冥想等被动和主动的活动,积极锻炼身体,这是整合的前提。

第二,跳出现实,和内在的自己对话。

第三,阅读哲学书籍。

第四,聆听内心的召唤。通过冥想,可以了解你内心的真实想法。

第五,注意潜意识传递的信息。关注躯体、过往的经历,以及冥想外,我们还可以通过记录梦和解析梦来理解内在的自己。

第六,找到一个类似镜子的人,如良师益友。父母通常是我们的镜子,但是有的父母的好镜子,有的父母不是。因此我们需要结交良师益友,在跟人的接触、互相投射和映照中,我们逐渐认识自己,完成整合。

在我看来,要完成自我整合,要以审视的眼光看待自己、周遭的人和环境,关注自己的内心和过往的经历。知道自己是谁,是怎样的经历早就了现在的自己,自己又将走向哪里,这些是否符合自己内心的想法和要求,如何才能让自己的人生方向和意义符合自己内心的想法。

萧红说:“我不能决定怎么生,怎么死,但我能决定怎么爱,怎么活。”

我相信萧红在说这句话的时候并不后悔她的人生选择。

许多人的成长都带着伤,但是拥抱和疗愈自己那个长不大的内在小孩,活出一个强大、自信、内在安稳的自己,是每个带着伤的人都需要学会的事。你可以在施琪嘉的《疗愈你的内在小孩》这本书里,开启一场向内疗愈的旅程。

你可能感兴趣的:(疗愈内在小孩,活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