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踽踽独行的守望者

365天匆匆而逝,指尖滑落的声音无法捕捉,但一页页日历的撕下,似“唯有长江水,不语永不息”。 回望过往,清点得失,“人生天地间,得失寸心知”。

躲进一个人的城堡,寻觅一种消解闲余时间的方式。没有喧嚣与聒噪,也没有更多诱惑的叨扰,仅存的只有安然与静谧。正是在这种自我封闭的环境中,什么事可以不做,什么问题都不需要想,生活在近乎清空的状态中,也就少去了尘世俗务的纷纷扰扰。

生于卑微,但不卑贱。活出生活的本然状态是永不放弃的追求。身为普通的社会角色,平凡地以自己的方式调适着生活,不艳羡于光怪陆离的物质生活,谨记先人“粗茶淡饭保平安”的遗训,不为一日三餐绞尽脑汁,不为如何均衡营养耗费心思。简简单单,解决基本的物质需求,没有了饥饿之苦。因为对物质生活投注太多的时间和精力,也就少去了很多麻烦,也就没有了“减肥、抗衰老”的烦恼。“不为生活所累。”鲁迅先生的谆谆告诫时刻在耳畔回响,让自己面对富庶繁华的物质世界时,没有了觊觎,更多是以一种淡然从容的心态相对。“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看似带有阿Q似的戏谑,但置身滚滚红尘中时,如果不经意间卷入“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洪流之中,就没有了太多属于自己的时空——失去自我的生活对人生来说不能不是一种悲哀。

在恋物癖泛滥的时代,传统的成功学的价值标准已经失去了框定力。普罗大众判定成功与否的标准不再是走向成功时你真实的付出,及其你为之精耕细作的过程,而是以“白猫黑猫,捉住耗子才是好猫”的结果衡量。由此引发的就是,不论是通过什么样的手段和方式,只要是成功者,你就要资格和权利享受鲜花和掌声,就当之无愧地站在最高祭坛上接受聚光灯的照射。如果你是被上帝抛弃之人,即使你如何殚精竭虑,怎样焚膏继晷、兀兀穷年,也不会博得别人的认同与赞扬——成者为王,败者为寇。正是深味“穷居闹市无远亲,富在深山有远亲”的况味,为了尽可能避免给旁观者留下茶余饭后谈资的由头,“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在自己围筑的王国中经营自己的一方菜畦成为摆渡人生的程式。四季更迭,世殊时异,不变的是“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劳作。过自己的生活,打发自己的时光,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虽达不到“人生充满劳绩,也需要诗意地栖息”的境界,但对简洁而不将就人生状态的追求,尽可能用自己的方式在喧嚣尘世中寻觅一爿安放灵魂的精神栖息地:“开卷有益”,独居书斋,读自己喜欢的书,古今中外,在书的世界了“思接千载,视通八级”。因为没有专业的加持,随性自适地展卷。这种“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自由挥洒,不仅认识了无穷曼妙的世界,通过与大师圣贤的对话,打开以一扇通往更为广阔世界的窗子。个体生命的生存时空是有限的,而文字世界的浩瀚无穷让生命的高度和宽度得到无限的延伸。与高贵的灵魂对话,会发现自己的渺小;与善良为伴,才意识到自己体内的隐藏的渺小。不论是书籍的书写者,还是书中的人物,当与他们进行无声的交流时,才会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收获。

在书的世界了徜徉,为认识社会,体验世情打开了一扇门。没有高深的修为,不需要刻意的追求,用平常、平和的心态泰然处之,也就有了“无意插柳柳成荫”的惊喜。展读的过程,是与站在文字背后之人进行对话的过程,更是汲取营养,陶冶情性的“润物细无声”的过程。有了源头活水的滋养,再放缓匆匆疾行的步履,也就有了自我检省的时空。“我思故我在”,是圣哲对自己的警醒。活在当下,置身繁华,争取不迷失自我。即使被扣上特立独行的桂冠,只要不失本心,也就无意于是是非非的言说。抛开外在的加持,清空内心的尘杂,一支笔书写自己的春秋,一方键盘敲击自己的大千世界。因为是率性而为的书写,是言为心声的独抒性灵,就无须在意条条框框的约束。文字的堆砌,情感的宣泄,即使不成文章,只是文字,在一个用文字垒筑的城堡中,外在的我与内在的我的对话与交流,孤独与寂寞因文字的缀连也就没有了啃啮身体和灵魂的机会。无门无派的草根,自由闲散的挥洒,在文字流淌的过程中,紧闭的心门渐渐打开,敞亮的世界呈现在眼前。渺小的生命个体,短暂的人生历程,普普通通的存在,自然很难干出惊天地,泣鬼神的伟业,也就不可能“留得生前身后名”。 认清现实,对自己进行准确地定位,就不至于患好高骛远的疾病。人生需要仰望星空的畅想,生活更要脚踏实地的耕耘。用纤细的文字缀连起一篇篇稍显稚拙的文章,不需要刻意追求体式和规矩,也无须在意文章的命运。自己的言说方式,自己的话语体系,即使有的不合时宜,只要不违背常理,不颠倒三观,大方吟啸又何妨。写作是一个人自言自语的表达对生活、社会和人生理解和态度的过程,话语体系带有鲜明的个体性,更烙上深刻的个体生命的印记。不需要取悦于世俗,更不要在意外在的指指点点,我书写,我快乐,文字的留存,只是生命历程的刻录,至于文归何处,只能交给时间。

生为凡尘人,应做红尘事。体制加身,职业捆绑,两大枷锁的禁锢,自然要循规蹈矩地做着分内之事。当然,守规矩,并非以奴性之卑唯唯诺诺地臣服。坚守自己的阵地,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无愧身份和职业的称谓,“尽吾力而无悔”。社会的人,尽到自己的责任,做到无愧我心足矣。“我是我自己的,谁也干涉不了我。”从业的过程中应该心怀这份勇毅和自信。皮笑肉不笑的笑脸相迎,兴许能够博得别人的好感或赞美,但笑比哭难看,纵使得到自己最想要的奖掖,这种失去自我的苟且偷生,从某种程度上说真的生不如死。身体的残疾不可怕,因灵魂的残缺而变成半个人就可悲了。——奴在身者,其人可怜;奴在心者,其人可鄙。作为群体性的社会生物,人离不开群体,但是如果得了软骨病而一味地依附群体,还不如躲进原始森林了却残生。当然,“打铁尚需自身硬”。要保持一份独立,要展现出“任你风吹雨打,我自岿然不动”的定力,不是靠三寸不烂之舌的自吹自擂,当有“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本领。摇尾乞怜的腰缠万贯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穷困潦倒,诠释的是两种生命的状态。当乞讨者被地主狠狠骂了句“给我滚”之后,得到了地主的施舍,乞丐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而另一个乞讨者被饿的奄奄一息,富人出于怜悯给他端来食物,在乞丐伸出手拿食物时,富人的一句“嗟,来食”吆喝,乞丐似触电般缩回双手,活活饿死在香喷喷的米饭和雪白的馒头面前。虽然是故事,但放眼现实,又有多少饥饿者放弃米饭和馒头,决然赴死的呢!

人海茫茫,数不清的是人;大千世界,最难猜的是人。人心看不穿,真心难遇见,谁对谁好,谁把谁算,不经历不清楚,不受伤不知道。新年将至,看到这样的文字,顿有心有戚戚焉之感。置身茫茫沙漠,即使有明确的方向,但没有终点的跋涉,会身心俱疲。既然选择了远方,即使孤独也当前行。行走的过程,纵使漆黑一片,只要心中的启明星不坠落,就不会迷失方向。千年前的靖节先生留下的“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的箴言,对每一个没有失去自我的生命存在都有启迪心智的意义。2020年,“惜我者,我惜之; 冷我者,我弃之”!

(安徽省皖西经济技术学校 陈士同)

你可能感兴趣的:(做一个踽踽独行的守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