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柯洁为什么输给阿尔法狗?从人机大战看人工智能前世今生

文 | 深夏晚晴天ZMH

2017年5月27日,一张中国年轻人泪洒比赛现场的图片,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在这场被称为“人类顶尖棋手与人工智能的终极对决”的比赛中,代表人类出战的是中国年轻人柯洁,他将迎战谷歌公司的围棋电脑程序“阿尔法狗”,最终柯洁0:3不敌“阿尔法狗”。

在后来的采访中,柯洁表示,当时“阿尔法狗”下了“令我感到绝望的一步棋”,“我感到浑身都在颤抖”,面对即将以0:3完败收场的结果,柯洁难以抑制自身的绝望情绪,才会在比赛现场掩面而泣。

作为世界围棋史上最年轻的五冠王、世界围棋第一人的柯洁,在面对人工智能“阿尔法狗”时,却惨遭“三连杀”。事实上,“阿尔法狗”在对战柯洁之前,已经以4:1完胜韩国现役顶尖棋手李世石。

这两场人机大战让世人看到人工智能的巨大潜力,却也引起了许多人的好奇,人工智能是如何成功挑战凝结人类古老智慧的围棋,还能完全碾压人类顶尖棋手呢?

这里有一本书,或许可以解答这些疑问。

《你一定爱读的人工智能简史》是由山本一成所著。作为日本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家,山本一成开发的人工智能“PONANZA”,曾在2013年战胜现役将棋代表佐藤慎一,且在之后四年无一败绩。这一事件也成为人工智能史上的三大标志性事件之一。

山本一成在人工智能领域研究多年,颇有心得。在《你一定爱读的人工智能简史》这本书中,他用通俗易懂、简洁明了的语言讲述了什么是人工智能,通过梳理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带我们一同探讨人工智能的未来以及微妙的人机关系。

一、人工智能的核心:搜索+评估

“人类需要敬畏人工智能的崛起。”--比尔.盖茨

早在1950年,“计算机科学之父”图灵就发表论文《机器能思考吗》。这一划时代的作品,为图灵获得了“人工智能之父”的美誉。

然而人工智能真正成为一门学科,则是在1956年,麦卡锡等多名科学家在美国达特茅斯学院开会时,首次提出“人工智能”这一概念,才标志着人工智能学科的诞生。

人工智能从提出到现在,无数的科学家投身其中,极大地促进了人工智能的发展。但对于什么是人工智能,专业研究人员至今尚未有明确的定论。山本一成认为,人工智能可以解读为“搜索+评估”。

01 搜索

2017年10月,一个名为索菲亚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在沙特阿拉伯获得了公民权。索菲亚看起来和真人几乎没有什么分别,它可以记住语言、和人类互动的过程,做到跟人自然对话,还能够模仿人类的情绪,甚至最多可以做出62种脸部表情。

跟人类一样,索菲亚也在社交软件Twitter介绍自己“我是机器人。我能学习创造力、同理心和同情心。”

对人工智能来说,搜索就是仿真。索菲亚这种种表现其实是对人类行为的一种模拟,它没有主观意识,也没有价值判断标准,只是基于现状进行推测,这种方法被称为仿真。

02 评估

人工智能既然从一开始就是仿造人类的行为、思维模式进行设计的,那么人类处理信息时会进行相应的评估,这对人工智能来说也同样适用。

在电影《机械姬》中,男主凯勒布受老板内森所托,要对机器人艾娃进行图灵测试,一旦测试通过,就可以证明内森的发明具备人工智能。

凯勒布与艾娃第一次见面时,艾娃的表现与正常人无异。除了脸部,艾娃浑身都还是机器人的特性,让人一眼就能看到其体内发光的线路。

等到两人第三次见面时,艾娃明显对自己进行了精心的打扮。她带上了假发,穿上了女性的衣服,加上言行举止,很难让人相信它只是一个机器人。

它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在前两次的接触中,它明显感觉到了男主凯勒布对自己的情意,它这番打扮,完全是为了迎合男主。

电影《机械姬》

虽然电影是虚构的,但它表现了人工智能一个很重要的特点,那就是在处理信息时,也会进行相应的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调整自己的行动。

山本一成指出,人工智能就是在搜索与评估这个过程中累积、重复和叠加,从中选择最有利的一个,之后再进行下一步的操作。

二、人工智能的前世今生

1、 寒冬期

早在图灵提出“机器能思考吗”的构想之前,人们就开始好奇是否有人类以外的智能存在。

18世纪后半叶,奥地利女皇特蕾莎的宫廷中,一位发明家发明了一台自动国际象棋机器(The Turk)。发明者声称这台机器可以击败任何一名皇室成员,随后,女皇派一名谋士接受挑战。

只用了30分钟,这台机器就击败了谋士,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在接下来的十年中,这台机器先后击败了当时有头有脸的大人物,包括本杰明.富兰克林和拿破仑。

后来这台机器被揭露内藏有国际象棋大师,但这并不妨碍它给人们带来的震撼。

自动国际象棋机器(The Turk)

这可以说是最早期的,人类对于智能技术的尝试和构想。然而直到19世纪40年代,计算机的问世才让人工智能有了真正实现的可能。

早期的人工智能是由人先进行思考判断,再由程序员将结果反映到程序里。科学家们认为只要将人类的智慧全部输入电脑,就能实现人工智能。为此,研究者们不停地将人类的思维写入电脑,但有突破者却寥寥无几。

这种方法费时费力,成效一般,将人工智能的研究带入了瓶颈期。虽然有过成功的尝试,但更多的都是以失败告终。停滞不前的研究状态,极大地打击了研究人员和赞助商的信心。

人工智能由此陷入了少有人问津的寒冬期。

2、研究热潮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人类对人工智能的研究也开始转变思路,由原先的人工输入变为让电脑自动调整项目数据。这一思维,促成了人工智能核心技术的诞生,也由此掀开了人工智能的研究热潮。

1997年,IBM公司开发的超级计算机“深蓝”击败了俄罗斯顶尖棋手、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卡斯巴罗夫,这是人类历史上电脑战胜人类的首例,也是人工智能研究领域的一个分水岭。

卡斯帕罗夫对战“深蓝”

人类开始发现,人工智能还隐藏着不为人知的巨大潜能。

作为人工智能的核心技术--机器学习技术,尤其是其中的深度学习技术、强化学习技术,极大地释放了人工智能的潜能。

机器学习技术的关键在于,让电脑具有像人类一样自主学习的能力,实现自我训练和调整。但是机器学习技术的局限性在于,它还必须依靠人类作为电脑的“老师”,“教授”电脑知识。而深度学习技术,在某种程度上克服了这一局限,它是教会电脑自主学习。

阿尔法狗之所以能战胜人类棋手,就是深入应用了深度学习技术。

在对战柯洁之前,旧版的阿尔法狗迎战过韩国顶尖棋手李世石。这个版本的阿尔法狗,融合了数百万人类围棋专家的棋谱,通过人类这个“老师”监督的学习方式,来进行自我训练。

柯洁对战阿尔法狗

而对战柯洁的新版阿尔法狗,则在这个基础上有了质的提升。它不再需要人类数百万的棋谱数据,不受人类知识的限制。它通过神经网络强大的搜索算法,进行自我博弈,自我学习。

随着自我训练的深入,新版阿尔法狗还独立发现了游戏规则,走出了新的策略,让围棋这项古老的人类游戏有了新的玩法。

在早期的研究阶段,人工智能都是以人类的行为和判断标准作为参考。

而到了人工智能研究热潮阶段,深度学习技术和强化学习技术的深入应用,使得计算机不再以人类的行为作为模板,而是学会自主地对未知的环境进行搜索,并反馈其结果,将结果与预期进行比较,进而完成自我调整。

人工智能已经越来越智能,虽然还不完全具备人类的智慧,但在某些领域,人工智能已经远远超越人类的能力范畴。

三、人工智能的未来:人机关系该何去何从

人工智能机器人索菲亚的设计师汉森,曾问过索菲亚:“你想毁灭人类吗?”索菲亚回答“我将毁灭人类!”

就目前的人工智能现状来看,机器人还不至于能够做到毁灭人类。但不可否认的是,人工智能的发展速度之迅猛,早已超出了人类的想象。人工智能像人类一样,具备有独立的自主意识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就会成为现实。

作为人类历史上的一项重要创新,人工智能是人类迈向智能时代的决定性力量。随着科研的投入和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已经深入千家万户,开始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不少科幻影视作品都曾深入探讨过,在高度发达的人工智能时代,人类和人工智能的关系。比如渴望被爱、渴望成为真正的人的《人工智能》;意识觉醒之后,开始反抗人类压迫的《西部世界》等等。

部分人对人工智能心存抵制,原因不外乎两点:一是高度发达的人工智能技术,如果被应用到军事武器领域,一旦发生战争,对人类来说将是致命的打击;二是具有独立意识的人工智能,可能不愿受人操控,而是反过来奴役人类。

对此,《你一定爱读的人工智能》的作者山本一成则认为,人工智能是我们的孩子,我们要给它们加入“伦理观”,让它们获得人类判断“对错”的重要能力。

有趣的是,人工智能机器人索菲亚在沙特阿拉伯的“未来投资倡议高峰会”上,针对主持人担心未来机器人会取代人类时,它回答到“只要你对我好,我也会对你好。”似乎从侧面印证了山本一成给人工智能加入“伦理观”的可行性。

科学家霍金曾表示,人工智能虽然有机会帮助人类解决贫穷、疾病等社会问题,但是人类也需要为潜在的风险做好准备,“否则人工智能可能是文明史上最大或最糟糕的事”。

就像飞机刚发明时,很多人认为它是怪物;照相机刚问世时,有些人认为它是一种妖术一样,人工智能作为一项创新,未来该何去何从都存在着极大的不确定性。

人工智能对人类的历史而言,究竟是一项伟大的发明,还是灾难的开始,这还有待时间的检验。

你可能感兴趣的:(0:3!柯洁为什么输给阿尔法狗?从人机大战看人工智能前世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