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口头表达的刻意练习

我是个喜欢思考,但不擅于口头表达的人,尤其是在很重要的场合,就算先前准备了怎么说,临场还是有时候会大脑空白,或是词不达意。过了以后又会因为没有表达清楚感到遗憾。我很羡慕那些演讲的时候思维缜密,口若悬河的人,但自认没有那个天赋。曾经在一次课上,我为了激励大家主动上台做演讲,于是告诉大家演讲是需要设计和反复锻炼的,一位学生当场提出反驳意见,说她就很擅长演讲,而且每次都不带稿子,她认为好的演讲应该是情之所至,发自肺腑的,而不是蓄意为之的,我更尴尬了。所以,更多的时候我愿意用文字去输出,其实是一种逃避。

后来随着关于演讲和口才类的书籍和视频多了之后,我才发现,其实除了那些天赋异禀的演讲者之外,绝大多数好的口头表达都是背后刻意练习和设计的结果。所以,如果我们的成长和发展避不开口头交流和表达,那么最应该做的不是对标那些本就有演讲天赋的人,非得让自己假装潇洒,更应做的是更加深入细致的去设计,更加认真刻苦的去练习。除了我们耳熟能详的《国王的演讲》的例子,吴军老师还在得到课程里讲过几个自己身边勤奋演讲者的故事。

第一个例子是吴军老师的导师库旦普教授。库旦普教授是一个表达能力极强的人,即便如此,他准备报告也极为认真,无论是15分钟的,还是1小时的,都是这样。即使是一个15分钟的报告,他恐怕也要准备一两天,不仅PPT要反复修改,而且每一张PPT结束的时候,该停一秒钟、两秒钟,还是不停,都是事先设计好的。有些PPT,他会觉得听众可能听完后要想一下,这时在讲完以后,他就会停两秒钟不说话。有些时候,他需要讲一句俏皮话做过渡,这也是设计好的。

第二个例子,是吴军老师在谷歌的老板辛格博士。他是谷歌负责搜索和人工智能等最重要部门的高级副总裁,是美国工程院的院士。辛格博士因为有口音,过去怕说话,于是在与任何人谈话之前,都会把要谈的内容写下来,包括和同事之间5分钟的谈话。久而久之,他就能讲了。但是即便如此,他做报告之前,都要请我们事先听一听,提一提意见。因此任何人做报告的时候,即使不能把内容背得滚瓜烂熟,讲什么至少要写到纸上,最不济,也可以拿出来念。科技圈的人很多时候会问,为什么硅谷的印度人在公司里职位做得比华人高?很多人觉得是因为印度人能讲。不过,这个能讲其实并不是天生的。很多人只看到现象,而没有看到所谓“能讲”的人,在背后准备时花的时间。

第三个讲话前准备充沛的例子是吴军老师的一个朋友。每次开派对,四五个小时就听他一个人说,而且听完,大家收获还很大。过去他和女朋友在一起,从早上到深夜,能说十几个小时,还能让对方感觉意犹未尽。后来才知道,这位朋友哪怕是在派对上,准备讲什么笑话,讲什么严肃的内容,从哪里切入,都写到了纸上。有想不起来的时候,就会找个借口去洗手间看看。和女朋友在一起,也是这么做的。正是因为他做足了准备,所以在别人面前才显得轻松自如。

我自己也有同样的经历,记得第一次做头马的英文破冰演讲的时候,反正觉得自己本就不擅长,所以也不怕丢脸,就到处找人讲给他们听,先是我的妻儿,然后学生,然后同事,简单十五分钟的演讲,讲了一遍有一遍,可是上台的时候依然有点懵圈,但基本上还是流畅的完成了,但是内心其实并没有很镇定。这就能解释为什么乔布斯每次发布会之前都要把演讲词预演100遍的传闻了。一个真正重要的演讲,再滚瓜烂熟也不过分。

所以,任何人,多准备、多练习,口头表达的能力就可以提高。但是这里说的准备是真正的充分的准备,而不仅仅是自己觉得准备好了。对于如何充分地准备,有三个简单的改进步骤,大家可以遵照着来。

第一,把要讲的东西写出来,框架要特别清晰,通常忘词都是在无直接关联的大条目之间,这时候你完全可以自然的拿出框架看一眼。

第二,在自认为很熟悉稿子的基础上,事先给同事和朋友们做几次预演。

第三,最好能找到和演讲目标人群重合的人提前听听你的演讲,并收集一下反馈,这可以避免你一厢情愿设计的包袱达不到预期效果。比如如果你是要进行竞职演讲,那你的平级同事可能不是好的预演对象。而如果你要给一群大学生演讲,那就得讲那些他们听得懂的理论和笑话。

第四,备稿上台,实在想不起来就念稿子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效果可能差一些,但总好过于挂在台上等掌声鼓励或者胡说八道要好得多。

你可能感兴趣的:(关于口头表达的刻意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