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朋友圈是我最后的温柔

观点如潮水逆流 唯独心声不息

文 | Peppy

烦,又在朋友圈刷到了微商;

哇,她又发图片了,修得真好看;

咦,他今天的文字好像很郁闷;

哈,这个人又在吐槽了

……


在假期期间,我随便选取一天来数,发现我一天刷了五次朋友圈,但是却没有点赞或者评论任何一条。然后我回看了我的朋友圈,发现我学会了隐藏自己,记得那是在我被我的朋友屏蔽我去观看他的朋友圈之后,那时的我才清醒,去细看每个好友的朋友圈,却遭到了更多接连不断的打击,因为我发现在我的朋友列表中,有一半的人选择在朋友圈门口搭上“仅三天可见”的牌子,又有一部分人选择闭门不出。我那时才知道原来朋友圈还可以这么玩。


我接触微信比较迟,才大约三年时间,第一年,我加了许多好友,大多是朋友或者家人。再过一年,学业增多,微信里面加多了许多课堂上根本不认识的人,或者是因为社团而加的萍水相逢的伙伴,一下子,我的微信好友数量暴增,多了一些彼此之间根本不认识的人,根本没有达到朋友的地步。到了第三年,我的朋友列表变得更加商业化了,也就是这一年,我逐渐开始学会在朋友圈里面隐藏自己,加多了屏蔽名单,而名单上面就是列着非朋友的“陌生人”。


微信之父张小龙认为的朋友圈是一个表现自己的地方,“通过点赞评论还是会参与到社交里面,就像完成了一个社交任务。”他对朋友圈的设置引以为豪,他透露一个数据,直到今年,每天有7.5亿人进入朋友圈,平均每个人看十几次,所以每天的朋友圈阅读总量就可以达到100亿次。另外,又有超过1亿的人把这个社交的开关设置了仅三天可见。在他对微信的这些一大串报告中,我很赞同他用“广场”来形容朋友圈,用“社交任务”来形容刷朋友圈的行为。


我们可以想象这个虚拟的社交广场是怎样的。我们添加一个个朋友,不管到底有多么熟悉,他们都有属于自己的店门,他们有时开张,有时关门,而我则是在空余时间去把自己的“完美产品”放在物架上,把产品完善到极致,以供别人观看。偶尔抓一个时间空隙,或是觉得列表中的小红点过于碍眼,便瞬间又进入了好友的店铺中,琳琅满目,却又像是在串门,打个招呼点个赞,寒暄几句评论下,引起一下好友的注意,刷一下自己的存在感。


但是就这样,我在这个虚拟的广场里逛了几年,我才想起蔡康永说的那句“看一下我们的朋友圈,就知道我们为了要营造那个给别人看的橱窗,压抑了多少自己。”因为现在的我被磨成了光滑的石头,在设置我的橱窗时,我变得很谨慎,按发送之前,我在想着我的朋友圈里,有多少个陌生人,要不要屏蔽别人,会想着我的文字到底优不优美,我的图片到底精不精致……每次这么一想,渐渐地,我把一半的朋友圈变成了仅自己可见的日记,把它冷藏了起来,或者把一些不够完美的产品拉下架,把自己店铺打造成了自己希望别人眼中的自己的模样。


就在前不久,一位朋友恰好谈起朋友圈,她觉得我的朋友圈很“高深”,是一股清流。那时,我真不知道自己是该高兴,还是惨笑。“我们生存于与他人的联系中,如果我们选择孤独,便等于选择了死亡。”不可否认,我很喜欢在朋友圈里面,看到自己展示的橱窗有很多回应,那是因为,我知道了好朋友的存在感,也知道了我在他们心中的存在感。


耗费苦心打造的朋友圈人设,再加上屏蔽圈,最后的最后,累了,还是老实回去写日记吧。

- END -

■ 编辑排版|Jamie,喜欢赖床,拿你没辙。

■ 图片|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后台联系。

独立思考的人自会懂

你可能感兴趣的:(关闭朋友圈是我最后的温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