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到世界,从文学到社会,余华10年首部杂文集

我们都是病人,因为我们一直生活在两种极端里,与其说我是在讲故事,不如说我是在寻求治疗,因为我是一个病人。

余华,是出身于牙医的作家。记得他曾在《朗读者》与董卿谈论自己的过去,那次谈话很有趣,所以我记忆犹新。

他说,他的父母都是医生,童年是在医院里度过的,长大后自己也做了医生,是牙医。但因为自己不喜欢每天看着别人张开的嘴巴,所以在给人拔了五年牙后,实在不想拔了,便写起了小说。

他说,后来的评论家都赞扬他的语言简洁,那是因为自己认识的汉字少。说自己先拿了本《人民文学》看了两页,知道哪里用逗号、哪里用句号、哪里用引号,便说“行了,差不多了,开始写吧。”董卿还调侃道“起点还挺高”。

就是这样一个幽默地将自己的写作之路定格在“偶然性”、“随意性”上的作家,却是写出了那么多令读者喜爱的作品。像《活着》、《兄弟》、《第七天》、《许三观卖血记》等等,无不惊世骇人,闻名中外。

我们很庆幸,余华会在给人拔了一万多颗牙后果断改行,他的写作之路对他自己而言是机遇,对于读者而言就是幸运了。《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是余华凝聚10年精力写就的首部杂文集,从中国到世界,从文学到社会,他以犀利的眼光、戏谑的文笔,展现给我们一方不同的天地。

1、余华的写作:我只要写作,就是回家

这就是我的写作,从中国人的日常出发,经过政治、历史、经济、社会、体育、文化、情感、欲望、隐私等等,然后再回到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之中。

余华说他在北京生活了三十多年,远超过生养他的南方小镇,但唯有在不写作的时候,他才能意识到自己身在北京。而他的作品也几乎全都围绕着故乡和童年而存在。

在这本书的第一篇文章《一个记忆回来了》当中,余华写到了自己的写作与转型。他在这里解释了那个血腥暴力的余华为何失踪了,去哪了。

余华说,一个人成长的经历决定其一生的方向。他初期作品中的血腥和暴力,源自他的童年经历,医院的经历、文化大革命的经历;而这个写作阶段的终结则是因着一次漫长的噩梦唤回的一个记忆,从而也使他自己从精神崩溃的边缘挣脱。

不过,虽说后来余华的作品减少了血腥和暴力的成分,但他的写作仍然围绕着他儿时生活过的地方。

《在细雨中呼喊》、《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这三部引发了他转型的讨论的长篇小说,一直没离开他幼时成长的南方小镇。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人们的情感、欲望、隐私等等,在余华的作品当中都有展现。

正所谓“书中故事源自生活”,余华就是这样一个从人们的日常生活出发,再回到人们日常生活当中来的写作者。他把写作当作回家,我个人以为,这其中除了因为他在写作中会回到过去外,还有一层意义,那便是通过写作回到生活。

同时,他对文学评论的见解也很独到。他说,文学阅读和批评的价值并不是指出作者写作时想到的,而是指出了作者写作时所没有想到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中国到世界,从文学到社会,余华10年首部杂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