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六讲》读后感(一)

上个礼拜收拾书桌的时候,这本书又被翻出来了,放在外面一直没收拾,今天正好休息,准备重新精读一下。这本书是本科的时候参与了学院副院长组织的一场读书比赛给的参与奖,前前后后大概看了两三次了。其实每次看完都有点感觉,但是总是懒,只读不写,结果最后也就是被遗忘了。刚刚看完了第一讲,也算有了点感触。

人文危机是什么?作者人文危机源于“现代性”。当传统宗教的世界,被“工具理性”所摧毁之后,生活变得更加世俗化,越发强调“活在当下”,使“快”成为一种时代潮流,使“艺术品被商品所取代,我们的日常生活变得更商品化和物质化”,甚至将人逐渐物化,最终使得以享乐主义为代表的文化商品化现象愈发盛行于世,极大的冲击了人文精神。那么,人文又是什么?人文就是以人为本的文化,它产生于“世俗化”运动中,最为突出人的价值和人的主体性。人文的基本涵义就是相信“人可以从自身得到足以过着美好生活的资源,不需要宗教。”也就是说人有着自我充实和自我繁荣的能力。但是在当今这样一种冲击下,一般人已经不知道如何去努力做人了,更遑论去“自我繁荣”了。作者认为“自我繁荣”来源于修炼,而不能靠金钱去购买,那有应该如何修炼呢?作者给出了几个简单的方法。

首先是聆听自己的生活,或者说是冥想。利用一个空闲时间让自己安静下来,思考自己的生活,让自己的日子可以有点自觉,不至于赶着商品化的潮流和时间而随波逐流。第二是生活要过得有快有慢,快慢结合。日常工作时要学会快,让自己的效率不断提高,然后再工作结束后,学会找个时间让自己学会慢下来,留下足够的时间去回忆和思考,学会合理分配时间。第三是能读能写。作者认为能读能写是“人之异于禽兽”的基本标准,也是文化的表现。而人文教育实际上就是训练一个人的思辨和判断能力。要学会通过阅读来训练明辨和分析的能力,通过书写来整理自己的思想。最后一点是要能将什么都可以变成文本。学会用批判的方式来解读甚至用文学作品的方式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所有用文字、影像和符号组成的东西”,看其中是否有值得一读的东西。

这一章读的时候还蛮快的,可能半个小时不到就读的差不多了,结果最后做结构梳理用了一个来小时,书里的很多东西乍一看很简单,也很好理解,但是真正想用自己的话来阐释的时候,就完全无话可说了,总是会担心自己说的不清楚,会误解作者的意思。说起来,最近在尝试的一些事情和作者最后给出的方法还是有些类似的。上班两年多了,经常会感觉自己浑浑噩噩的过了一天,有点不明白为什么要继续坚持下去,心态也是经常崩坏,难以保持良好的心情。今年看了《自控力》,虽然没能坚持看完,不过把开始的关于冥想的部分看完了,就尝试着坚持冥想。开始一个礼拜,选择睡前作冥想,然后就经常一睡不醒,冥想什么的完全被睡梦所取代了。后来把冥想改在了早上起床,给自己一个光明正大的赖床机会。躺在床上先不睁开眼,先想一想,我昨天做了什么,哪里做的不够好,今天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地方。感觉这样做还是很有用的,唯一的问题就是我妈经常会来催我,不停告诉我要迟到了,要迟到了!

最近这一个多月开始写读书笔记了,一方面是想多少留下一些痕迹,让自己记得自己读过什么,有过什么想法,不要总是读完就忘,另一方面也是认识到自己的写作能力实在不行,虽然在别人面前总说自己能写,但实际上每写一篇,就要先百度一堆相关的材料,看看人家都是怎么写的,然后再照猫画虎,有时候根本没有自己的一些东西。为了锻炼自己也就开始从写读书笔记开始了。虽然知道自己写的不怎么样,但是还是想继续坚持一下,以后有空的时候回顾一下笔记,说不定还会有一些新的观点和看法迸发出来,能过推动自己的进步。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文六讲》读后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