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与闲,全在人的内心

      这几天,大家都在家“窝居”,为防治疫情做贡献,朋友圈中已有人在高喊,想上班了,不然会闲出病来了。

      今天我也“闲”一把,试着来对《菜根谈》中“闲时吃紧,忙时悠闲”的观点写点粗浅的体会。

《菜根谈》中说:“天地寂然不动,而气机无息少停,日月昼夜奔驰,而贞明万古不易。故君子闲时要有吃紧的心思,忙处要有悠闲的趣味”

      意思是说:天地看起来好像寂静不动,其实充盈在里面的阴阳之气无时不在活动,日月虽然日以继夜的运转,但它的光明自古不变,所以君子闲散时要有应变急救的准备,繁忙时要有怡然悠闲的情趣

      古人的智慧,总是能使人警醒。 动与静,忙与闲既是辩证统一法则,也应该是古人留给我们的生活理念。

      现实生活中,心中有从容闲暇时,才见涵养,若忙时是报怨,闲时是空虚,才最让人心累。

      古人说的“闲时吃紧",应该就是在悠闲时居安思危,对未来的事要先做准备,临时才会不乱;"忙里偷闲”,就是在紧张时做到忙里偷闲,有张有弛,不能急于求成,不然欲速则不达。

      春节前,我也发了一则小文,是关于忙碌的,那时正处于岁未年初,每个人都是那么的忙碌,有来自于生活方面的,也有来自于工作方面的,很多人都在慨叹:“天哪!为什么每天的工作排得那么密密麻麻,都快痛苦得疯掉了!”

      今天再回过头去看,那时的忙,也真是没处理好忙与闲的关系,没做到闲时吃紧,所以忙时就不得闲,如果在闲时把各项工作往前赶,早做准备,那么忙时肯定能从容应对,不慌不忙。

      认真体味古训,又觉得:忙与闲,全在于心。我们有时确实很忙,处理不同的事,承担不同的角色,但是如果内心在很静定,就能忙而不乱,就能用悠闲的内心秩序来支配外在的忙碌表象。也有一些人,表面很悠闲,每天没什么具体的事可做,吃饭、睡觉、打麻将、看电视、送孩子上学,打游戏等就是一天的过活。闲得反而生出了很多情绪、烦恼,焦躁不安来。外在看得很悠闲,但内在却处于混乱、没有节奏、没有秩序当中,心也无法安静下来,他的心也是忙的,更显得焦躁和烦累,心忙得更够消耗人的能量。

        也有人说,“忙”这个字拆成两半,左边是心,右边是“亡”,忙就代表着心的死亡。外表再忙只要心不死,对这个世界有着一份深刻的觉知、觉察、能够时常觉醒、觉悟自己的生命,人生就永远不会忙,永远就会像长青树一样。

        我们今天生活在这个快节奏的环境中,忙中偷闲的去陪孩子长大,更是一种为人父母的智慧。为人父母再忙你的心也要静,再闲你的心也不能懒。无法安静的你,心已死亡的你,会破坏孩子的安静和幸福。

        我们今天在“真闲”时,更应该去多陪伴孩子,把自己的闲安排更充实;更应去多思考应该忙的事,把今天的“闲"支配和弥补到未来的“忙”中去。

        忙与闲,全在人的内心,在每个人的精神世界里时刻同在。

你可能感兴趣的:(忙与闲,全在人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