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卿说过一句话“一个女人最好的状态应该是这样的:眼睛里写满了故事,脸上却不见风霜。每天化个淡妆,穿上最喜欢的衣服,不嘲笑谁,也不嫉妒谁,也不依赖谁,只是悄悄地努力,吞下了委屈,喂大了格局,努力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这部《撒哈拉的故事》记录的是三毛和荷西在撒哈拉沙漠点点滴滴的生活故事,既让我们看到了沙漠的风土人情,又给我们许多向往,女人该活成怎么的自己?
怎么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呢?
做个有才情的女子
什么是才情?它是才华和内在一直升华。
有才华的女子是最难得的,而有思想的女子更鲜有。
才华是女子的内质,外加才情才是女人的灵魂。
才华横溢源自于日积月累的读书
三毛说: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为过眼云烟,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里。
三毛喜欢读书,读书让她成为有才华的人。她一生出版过很多作品,她的作品也在全球的华人社会广为流传,在大陆也有广大的读者,生平著作和译作十分丰富。共有二十四种之多。
苏轼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只有饱读诗书的人,气质才华自然横溢,高雅光彩。
林徽因,张爱玲都是酷爱读书之人,才华更不必说。她们也写出了很多家喻户晓的好作品,成就也是有目共睹的。
才情是才华和情商的结合体
多数的作家都是有才华的,但是并不一定有才情。
才女多见,但是有才情的女子不常见。
越是有才情的女子,越能经历岁月的磨砺,越能散发出迷人的芳香。
而三毛是才情女子的代表者之一。
三毛是个有才华的女子。但是情商也极其高,表现在她在任何地方都能和人相处融洽,不管文化地域的差别。即使时面对封闭落后的撒哈拉威人。
撒哈拉威人喜欢借东西,还特别喜欢找三毛借。
除了借药,几乎什么都借。
每当家门一开,妇女和小孩就涌进去,
“我哥哥说,要借一只灯泡。”
“我妈妈说,要一只洋葱”
“我跟爸爸要一瓶汽油。”
“我们要棉花”
“给我吹风机。”
“你的熨斗借我。”
“我要一些钉子,还要一点点电线。”
其他来要的东西千奇百怪,可恨地偏偏我们家全都有这些东西,不给他们心里过意不去,给了他们,当然是不会还的。
这是和邻居的相处模式,三毛和当地很多人成为了朋友,她送药,用自己积累的经验和中药去救人,也收获了当地人的信赖。
古今中外,有才华的女子多见,但才情却难觅。有才的华人必定清高,不屑于与常人为伍。
三毛是个有才情的女子,既有才华,又不失大度和隐忍。
做个热爱生活的人
当三毛和荷西去当地法院问手续时,秘书说出了一大串手续资料时,三毛已经崩溃。等待了三个月,等资料齐全,公告结束,所有的等待就是为了拥有幸福。秘书宣布他们可以结婚了。婚礼订在第二天下午六点。
三毛给父亲发电报告诉他,她要结婚了。她知道当父母收到电报时有多么的开心和安慰。
儿女的幸福始终是父母藏在心里的最美好的梦。自己如果没有当父母,就感受不到父母的无谓的紧张和唠叨,都是爱的体现。
晚上他们跑去看了一场电影,以此来庆祝他们的单身生活。
生活需要仪式感,简单又有趣
即使生活再难,都要有仪式感。这是一种生活态度,是对自己每个阶段的生活敬礼,也是感恩我们走过的路。
第二天下午五点半,荷西兴致勃勃拿了一盒子送给三毛,当作送给三毛的结婚礼物。当三毛兴奋地打开盒子,发现是骆驼的头骨,让三毛高兴得不能自持。
快乐也是简单的,只要心中有爱,再轻的礼物也能俘获爱人的心。
看看他们结婚有多简单。
“他穿了一件深蓝的衬衫,大胡子也修剪了一下。我找了一件淡蓝细麻布的长衣服。虽然不是新的,但是它自有一直朴实优雅的风味。鞋子仍是一双凉鞋,头发放下来,戴了一顶草编的阔边帽子,没有花,去厨房拿了一把香菜别在帽子上。”
现在很多年轻人结婚,都要求排场,除了礼金,房子,车子。结婚酒席也不能含糊。不仅要场面大,而且酒席的档次也要高。
我曾经去参加过一场婚礼。据说找婚车就花了几万,还有婚礼司仪,再加上酒席80桌,就花了30几万。
很多人追求面子,一定要比别人的婚礼豪华。攀比之风盛起。
过日子是两个人的,何必要“打肿脸充胖子”。
只要夫妻有爱,何必拘泥形式呢?就像三毛和荷西,虽然他们的婚礼简单,却挡不住他们的幸福。幸福不要炫耀,同样婚礼只是简单的一道程序,它代表的只是法律上的一道形式而已。不需要为了这个形式而把事情弄得太复杂,那样的婚礼既费钱又伤神。
生活除了苟且,还有诗与远方。
生活就是一场旅行,不在乎目的地。
荒山之行,虽然惊险,但是他们笑着面对。就是因为他们把生活当成了一次次的旅行,而三毛就是生活的主角。
就像《囧途》中两位主角在春运经历的迁徙历险,从飞机,火车,大巴,中巴,面包,拖拉机,轮船,甚至步行。不是正象征着人生的各个时期的状态吗?
王宝强扮演的土根这个人物虽然是个傻帽,但是浑身透着喜感,更难得的是人生一地鸡毛,却能笑着面对。
三毛喜欢旅行,在旅行中体会人生百态。把生活当成一次旅行,在失意中积极向前,在得意中不骄不躁。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说的就是对待人生的一种态度。
做一个快乐的人
在生活中,三毛是个生病不喜欢看病的人,却时常以帮助别人为快乐。
撒哈拉的人也不喜欢去医院看病,所以三毛就成了他们眼中的医生。
她乐此不彼,她时常给邻居们分药,看到药到病除,她竟然还出诊,
有一次十岁的姑娘大腿内长了一个疖子,女孩痛的藏在地上呻吟。三毛不忍她受病痛的折磨。三毛试着用消炎药和药膏一起用,但是收效甚微。后来决定用“中国方子”去治疗。她用黄豆糊涂在疖子的地方。没想到竟然好了。
三毛还在家里开了一家免费的女子学校,教此地的妇女数数目字和钱币。
常言道“不以善小而不为,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丛飞,是深圳男歌手,1994年起,他就开始资助贫困山区的孩子。受她资助的孩子有178人之多,累积捐款额也达到了300多万元。
他无私的奉献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活得快乐。而他也是最快乐的。
但他和癌症抗争的时候,他是快乐的。当他看到很多孩子得到他的资助上了学,他是快乐的。
《撒哈拉的故事》,让我们喜欢上了三毛,喜欢上了撒哈拉沙漠。
但在很多人的眼里,三毛是个很有争议的人。对她的批评也一针见血。
李敖就曾经评价三毛是个矫情的人,她的看似“无私”的行为只是在作秀。
我们对他们的评价不做任何评论。我们眼中的三毛就是我们看到的真实的三毛,是女人最想活成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