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名日本学生10连休后自杀:面对霸凌,孩子能躲多远?

前几天,看到一则来自日本的新闻,让我这个刚把孩子送进学校的老母亲心惊胆寒,惊出一身冷汗。

事情是这样的,五一期间日本新天皇即位,日本给上班族和学生放了10天长假。这本来是好事,家长可以带着孩子好好玩几天。令人没想到的是,10天假期还未结束,噩耗已传来……

5月6日晚上,东京一名中学生跳楼自杀;

5月7日凌晨,琦玉一名中学生卧轨自杀。

两个年轻的生命先后自杀,令日本舆论一片哗然,而后来爆出孩子们自杀的原因,更令人震惊:

这些孩子自杀是因为害怕同一件事:重回学校后被霸凌。

同样在五一假期前后,我国湘西保靖县雅丽中学13岁少女小田,在被同学小邓殴打后,因颅内出血手术无效于4号宣告死亡。

校园霸凌,在每个国家都真实存在!

有网友曾做过一次小规模的校园调查,结果显示:


32.5%的小学生偶尔被欺负;

6.1%的孩子说经常被高年级同学欺负。

  

可能有些家长觉得,“只要我的孩子不被欺负,也不去欺负别人,霸凌就跟我没关系。”

这种想法其实大错特错了。因为一旦孩子所在的学校有霸凌现象,那孩子就一定会在其中扮演着某种角色,逃也逃不掉。

角色一:被霸凌的孩子

最近一档节目《与陌生人说话》在网上刷屏,节目采访了一位承受校园暴力10年之久的女孩王晶晶。

王晶晶之所以被霸凌10年的最初原因,简单到可笑:一个杯子。

你可能会诧异,至于吗?

但校园里的霸凌事件,往往都是从某一件小事开始的。

当时王晶晶摆在桌上的杯子被班里打闹的男同学不小心碰碎,同桌开玩笑的说:“王晶晶这个茶杯要三百万,你们惨了”

谁能想到一句玩笑却被心怀不轨的同学利用,学校贴吧忽然流出一条谣言:

王晶晶炫富,一个茶杯值300万!

霸凌这件事一旦开始,就像一层层不断推波助澜的潮水,造谣,孤立,凌辱接踵而来:

“他们说我整容、炫富,男友无数。”

“骗走我的私密照片,在贴吧里疯传……”

“班上同学拿我做生意,看我一次收费10元!”

“他们说我做小姐,是个荡妇。

有人半夜给我打电话,问我一次多少钱……”

在学校,所有认识的、不认识的,都拿她当软柿子,撒气包。

有个素未谋面的学姐,问她你是王晶晶吗?

她刚回答是的,就被学姐一顿暴打,她下意识抓住学姐的手,却遭到学姐的反诬:王晶晶打人啦!

她不敢继续拉扯,结果刚放下手,又被狠揍。

这样的事情后来常态,同学校友跟风似的的去嘲讽她、污蔑她。没有尊重,没有尊严,王晶身上、心理上全都是伤。哪怕毕业多年她已结婚生子,那些施暴者依然不依不饶!

于是她将带头欺负她的那个同学告上了法庭!

结果,那些人却开始调转风向,觉得她小题大做!事情不早都过去了吗?

过去?怎么过去啊!

在每一个被霸凌过的孩子心里,这些,永,远,都,过,不,去!

(图片来源影片:《悲伤逆流成河》)

如今,青少年犯罪已被国际社会列为世界第三大公害。数据显示,14岁以内儿童的犯罪比例逐年递增,2014年占未成年人犯罪的20.11%,2016年占68.08%。

因此,从小培养孩子的法律意识,是每个家庭的必修课。千万不要等到发生什么事后再后悔!

角色二:霸凌别人的小孩

曾经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家长发现自家孩子在学校被人欺负,遂找到学校老师与对方家长,想理论清楚。

没想到,换来的却是来自霸凌孩子家长的嫌弃与指责:“他怎么不打别人,就打你?

有专家总结,孩子会去霸凌别人的核心原因在于两点:

心理问题:他们需要通过霸凌来让自己感觉更强大,更重要,或者通过这种方式来获得认可、尊重和注意;

家庭的负面影响:如果家长本身就是有暴力倾向,或者爸妈经常吵架,甚至有家暴历史,孩子也很可能会变成霸凌者。

所以,并不是长得高大的孩子才会去霸凌别人,霸凌的“优势感”可能会来自多个方面:身体力量、学习成绩、社交优越感等等。

根据美国教育部、健康人力部、司法部等多部门共同建立的阻止校园霸凌网站(stopbullying.gov)的统计说明,有以下这些特征的的孩子更容易成为霸凌者:

1、处于社交的两个极端:

在小圈子中关系良好,有号召力,并且被过度关注,喜欢主宰或控制他人;

或无法容入社群,容易抑郁或焦虑,过度自卑,不参与学校活动,没有被社群认同的感受。

2、容易过度激动或容易沮丧

3、有家庭问题,家长在成长中陪同过少;

4、对他人和社会有较强的负面认知;

5、不遵守规则;

6、喜欢暴力;

7、朋友中有人会霸凌他人。

所以,家长不能只担心自己的孩子被霸凌,而忽略他们可能去霸凌别人的事实。

霸凌他人的孩子,长大后往往无法很好地融入社会,也会面临更多的人生失败和挫折。

角色三:“旁观者”

每一场校园霸凌,除了受害者与施暴者,还有一个庞大的受害群体。

他们主要分为四类:协助者、附和者、保护者和局外人,有一种说法把他们统称为“旁观者”!

同寝室的大学同学,曾经聊起过校园霸凌。初中的时候,她的同桌家境不太好,所以有些自卑,没想到竟然成了班里同学霸凌的对象。

有一次,几个同学莫名其妙要揍她的同桌,一个同学凶巴巴的对她喊:“走开!不走,连你一起打!”

当时她也非常害怕!虽然内心很纠结,但还是离开了位置。

对于一个本来就缺乏判断力、也缺乏自我保护能力的孩子来说,她该怎么选择?能怎么选择?

很多时候,孩子们只能像电影《悲伤逆流成河》中演绎的那样:意志被人裹挟,成为施暴者而不自知!

(图片来源:影片《悲伤逆流成河》)

一旦受害者奋起反击,就会像法国电影《失控的校园》、美国电影《大象》中演绎的那样,每一个旁观者都逃脱不了“制裁”!

记住,每场校园霸凌,没有一个孩子会是“幸存者”!

那么,校园霸凌能被制止吗?

国外的研究报告也指出:一旦有人为受害人站出来,不出意外的话,霸凌行为就会立刻停止

停止霸凌最有效的方法不是受害者暴起,也不是施暴者良心发现,而是旁观者介入!

我们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帮助孩子远离校园霸凌的伤害。

(1)帮孩子塑造正确价值观

调查发现,小学升初中,也就是5,6,7,8年级,是霸凌现象发生的重灾区。这个年龄段,也恰恰是孩子人格塑造、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

家长应该及时给孩子建立规则意识,小到用完东西放回原处,大到遵守交通规则,让孩子意识到有一些行为是不能做的

同时,让孩子从正确积极的方面获得成就感,多给与肯定,多制造机会让孩子“赢”,鼓励孩子迎接挑战,而不是欺凌弱小

(9岁女孩Milla Bizzotto,完成海豹突击队魔鬼挑战,以实际行动反抗校园霸凌)


(2)教孩子做一个不好惹的人

校园霸凌成立的条件:绝大部分是身体力量、或人数上的不对等!

从小重视孩子的体育锻炼,塑造人格自信、增强身体力量,让孩子被同伴接纳,都是防止校园霸凌的有效手段!

当然,对于“纸老虎”型的霸凌者,有时候“打回去”也是一种有效的手段!

不卑不怂,才是让孩子避免成为“弱者”的成长心态!

(3)学会使用正确的方法,帮助别人

很多校园霸凌,都会被受害者悄然掩饰、不易发现;但只要你细心观察,还是会收到他们的“求救信号”:不想去上学,多次抱怨不喜欢某某同学,身上时不时出现伤痕、突然变得沉默寡言等等……

如果亲人、老师、同学之间都能多一些关心,自然就会少一些伤害!

另外,作为旁观者,有技巧地帮助被欺凌的同学,也是必要的

比如同学A把同学B的书扔到地上踩踏,只要有人站出来大声说出:请不要这样做,这一点也不好笑!同学A有90%以上可能会停止侵害!

当然,严重的霸凌事件,还是需要求助!告诉家长、老师、甚至直接报警,都很有可能避免悲剧的发生。

ahaschool相信,只要人人都能重视校园霸凌,不做“事不关己”的旁观者,受到校园欺凌的孩子一定会越来越少!

写在最后:

相信在每一个家长的心里,没有什么比孩子的安全更重要。

想知道孩子各年龄段要注意哪些安全常识,想知道怎样帮助孩子提高安全意识吗?请关注ahaschool的公众号“中小学生安全课堂”,里面有更多、更专业、更全面的安全常识:

《杀伤力最大的十句话,你对孩子说过几句?》

《1招帮你防孩子沉迷手机》

《孩子被烫伤了怎么办?别再拿冰敷啦!》

你可能感兴趣的:(两名日本学生10连休后自杀:面对霸凌,孩子能躲多远?)